美國大學挺巴浪潮堆疊 拜登選情告急

馬瑞 2024年05月19日 07:00:00
大規模學生抗議可能影響拜登的總統選舉選情,「民主黨需要非常高的年輕選民投票率才能贏得選舉」,否則形勢將對共和黨有利。(美聯社)

大規模學生抗議可能影響拜登的總統選舉選情,「民主黨需要非常高的年輕選民投票率才能贏得選舉」,否則形勢將對共和黨有利。(美聯社)

近段時間,美國著名高校已成為對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行動導致大量平民傷亡表示憤怒的中心。抗議活動在美國批准對以色列的新援助計劃以及美國眾議院批准了《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的背景下愈演愈烈。美國聯邦眾議院於5月1日通過《反猶太主義意識法案》(Antisemitism Awareness Act),以打擊大學校園的反猶太主義行為。若此法案成為法律,將擴大對反猶太主義的法律定義,一些批評者對於這項法案表示擔憂,認為這可能對校園言論自由產生寒蟬效應。在11月總統大選之前,這些抗議越來越成為拜登的一個政治難題,甚至危及其連任希望。

 

一方面,拜登在美國國內面臨著很大的壓力,美國高校方與地方軍警合作強硬遏制校園抗議活動,加深了年輕群體以及阿拉伯裔選民對拜登質疑。哈佛大學上個月民調顯示,年輕選民對拜登支援率,只多於川普8個百分點,遠低於2020年的23個百分點。政治分析師戴維·舒爾茨認為,大規模學生抗議可能影響拜登的總統選舉選情,「民主黨需要非常高的年輕選民投票率才能贏得選舉」,否則形勢將對共和黨有利。

 

在國際上,拜登盲目支援以色列濫殺巴勒斯坦人,面臨國外盟友割席,聯合國大會上周五召開會議,以143票支援、9票反對、25票棄權,大比數通過決議,提升巴勒斯坦在聯合國地位,美國的西方盟友對議案紛紛投下棄權票甚至投票支援巴勒斯坦。更令拜登心寒的是,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對拜登拆臺,無視拜登要求以色列停止濫殺平民、人道對待巴勒斯坦人等要求,蔑視美國的反對強行進攻拉法。內塔尼亞胡或許斷定拜登連任無望,取代他成為美國新任總統的會是與他更為友好的川普。

 

另一方面,共和黨對此大作文章,川普試圖佔據反對反猶太主義的道德制高點之際,利用大學校園的騷亂作為拜登和民主黨軟弱的表現。與此同時,川普的競選團隊還在以色列大屠殺紀念日發佈了一段視訊,旨在對比 2024 年總統候選人對反猶太主義的反應,該視訊展示了川普訪問以色列的畫面以及他發表的演講,承諾與猶太人站在一起並對抗反猶太主義。川普的這些努力,無疑是趁亂拉攏猶太選民。猶太選民對美國大選結果的影響不可忽視,2020年僅有約四分之一的猶太選民投票給川普,這也是川普最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校示威浪潮將令拜登流失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援,美國在加沙戰事越陷越深,拜登的選情可能將越艱難。(美聯社)

 

雖然川普的戰略顧問班農曾為幫助川普贏得2016年美國大選時傷害了猶太選民。班農為了幫助川普牢牢鎖住被全球化拋棄的底層白人和城市中產階級中的種族主義右翼群體選票,推崇白人至上主義,並高喊「猶太人不會取代我們」。但2017年夏洛特維爾爆發白人至上主義者騷亂事件後班農遭到拋棄。為淡化了夏洛茨維爾的影響,安撫猶太選民情緒,川普稱與正在進行的親巴勒斯坦校園抗議活動相比,這場致命的集會「算不了什麽」 。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上一波由於川普任期請來香港大學醫學院前研究員閆麗夢,在新冠病毒起源問題上制造虛假研究結論鼓吹陰謀論,將公眾註意力轉向中國,再通過對華強硬態度贏得民眾支援。導致從川普時代滋生的仇亞犯罪事件延續至今形成仇亞風潮,由於拜登應對不力,直接導致亞裔對民主黨的支援籌碼鬆動。

 

這一波隨著本輪高校示威浪潮將令拜登流失大量年輕選民的支援,美國在加沙戰事越陷越深,拜登的選情可能將越艱難。拜登現時選情落後川普,他若無法挽留各族裔和年輕人選民選票,可能成為壓斷其連任希望的最後一根稻草。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