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誠專欄:圖窮匕見還是世界革命?普丁訪中給世界帶來的警惕

宋國誠 2024年05月20日 07:00:00
所謂「中俄協作」就是合力推翻西方體制,在自由與專制的陣營對抗中,意圖謀取最終勝利。(美聯社)

所謂「中俄協作」就是合力推翻西方體制,在自由與專制的陣營對抗中,意圖謀取最終勝利。(美聯社)

俄羅斯總統普丁結束了兩天(5/15-16)的訪中之行,期間雙方簽署了「全面性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洋洋灑灑萬言書,充滿相互吹捧與囈語狂言。這份「聯合聲明」,究竟是中俄「獨裁者野心」的總暴露?還是互抱冬日寒夜最後一絲暖意?兩人抱團取暖的結果,不僅影響中俄兩國的命脈,也牽動世界未來的格局。

 

普丁訪中:耀武揚威乎?求救保命乎?

 

儘管俄羅斯正在發動針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哈爾科夫的強勢攻擊,看起來聲勢逼人、戰果明顯,但這究竟是俄羅斯即將取得勝利的「絕地反攻」?還是垂死之前的最後掙扎?實際上,烏克蘭能夠力抗俄羅斯超過兩年,本就證明俄羅斯早已「實質戰敗」,長期消耗下來,烏克蘭雖兵糧不足,俄羅斯不也彈盡援絕?在這場戰爭中,俄羅斯「內傷」已成,「外傷」則持續加劇。此刻,中國這一「怒海中的浮木」開始浮現,普丁當然緊抓不放。普丁訪中,即使規格再高,也難掩其虛弱求助的本質。換言之,普丁訪中,無武威可耀揚,求救而已。

 

《中俄聯合聲明》:一份圖窮匕現的革命宣言

 

《中俄聯合聲明》是至今為止雙方最完整的戰略合作框架。習近平宣稱,中俄關係已成為「新型國際關係和相鄰大國關係的典範」。這裡的關鍵詞是:新型典範,意在宣誓一場顛覆舊型國際關係的世界革命。換言之,所謂「中俄協作」就是合力推翻西方體制,在自由與專制的陣營對抗中,意圖謀取最終勝利。

                                 

《聲明》中包含五大要項:

 

1,在軍事合作上,雙方將深化軍事互信與協作,擴大聯合演訓規模,定期組織海上、空中聯合巡航,加強雙邊及多邊框架下協調與合作,提高雙方共同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和水平。換言之,虛偽的面具已經取下,本質不再遮掩,中俄將對西方採取強勢對抗,在規模和深度上,中俄軍事同盟關係至少已經初具雛型。

 

習近平採取借力使力的「槓桿戰略」,以俄羅斯為戰略支點,利用俄羅斯的軍力來添補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美聯社)

 

2,在金融方面,雙方致力於完善金融基礎設施,暢通兩國之間經營主體結算管道,加強銀行業保險業監管合作,互設銀行和保險機構和雙向投資等等。換言之,圖窮匕現,俄羅斯在尋求中國的金融支撐,藉以鞏固俄羅斯瀕臨衰竭的戰爭經濟,中國則趁機操作「槓桿策略」,利用俄羅斯建立以「人民幣-盧布」為交易機制的「貨幣金融區」,藉以逃脫美國的經濟制裁,對抗美元霸權體系。

 

3,在能源戰略上,雙方約定互保能源安全,開展石油、天然氣、液化天然氣、煤炭、電力等領域的合作,確保跨境基礎設施穩定運營,確保能源運輸暢通無阻等等。換言之,狼狽為奸,中國繼續對俄羅斯採取「能源低購政策」,俄羅斯則保證對中共的能源輸出供給無虞,雙方甚至為「共同作戰」做出準備。

 

4,在俄烏戰爭問題上,雙方依然堅持固有立場,認為解決烏克蘭危機,必須消除危機根源,恪守安全不可分割原則,兼顧各國安全的合理利益與和關切等等。這裡的關鍵詞是:安全不可分割-必須同時關切俄烏兩國的安全。換言之,再俄烏戰爭上,中俄持續與西方尖峰相對、毫不妥協。

 

5,嚴詞批評美國與北約,反對美國通過擴大軍事力量和拼湊軍事集團改變東北亞地區的力量平衡,指責美國「印太戰略」以及北約圖謀在亞太地區採取破壞性動向等等。具體來說,雙方提出了「三個反對」:反對任何阻撓兩國關係正常發展,反對干涉兩國內部事務,反對限制兩國經濟、技術、國際空間的企圖。

 

這項聲明,無一不是寄託於中國對俄羅斯伸出援手,無一不是俄羅斯搶搭中國順風車,無一不是依賴中國的賜恩與拉拔。換言之,普丁甘居吳下阿蒙,俄羅斯自承附庸國家,無不是寄望中國雪中送炭,救亡圖存。

 

一場世界革命的狂想曲

 

綜合以上五個要點,可以得出幾個結論,儘管這些結論都是「畫大餅」,一首世界革命的狂想曲。

 

1,中俄雙方似乎都認為,俄羅斯將打贏俄烏戰爭,所以在「後俄烏戰爭時代」,「行有餘力,則以學武」(不是「學文」),未來,中國將引誘俄羅斯的軍力轉向遠東,可能也與北韓結盟,形成「邪惡三國」,對美國進行陣營式的軍事對抗。

 

2,中俄意圖建立一個可以規避和逃脫美元制裁的「區域貨幣區」,也就是「大國/鄰國的獨立經濟整合區」,在地緣經濟上與美元體系分道揚鑣。實際上,推翻美元霸權正是習近平的「戰略訛詐」,是21世紀最大的幻想!

 

3,習近平採取借力使力的「槓桿戰略」,以俄羅斯為戰略支點,利用俄羅斯的軍力來添補中國在印太地區的影響力,包括反遏制、反圍堵、反制裁;換言之,習近平完全無懼於美國的威脅,他已備足氣力,準備蠻牛撞牆、末路狂奔!

 

西方不能再綏靖和貪圖享樂

 

對於中俄戰略協作,西方必須驚醒和警惕。不能再以警告、憂心等等口頭勸阻替代有效的反擊,不能再以「去風險」自欺欺人,不能怕死又要當世界警察!換言之,制敵必須取勝,只有「脫鉤」才能「去風險」;美國不能陷入「設置護欄、管控分歧、避免衝突」的「惰性路徑依賴」之中。因為,設置護欄的結果是敵人挖地道穿越;管控分歧結果是敵人給你製造更多分歧,越管越分歧;避免衝突的結果是敵人天天準備與你大幹一場。

 

中俄關係數百年來始終處於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的狀態。(美聯社)

 

過去,我多次提出「戰略工具箱/戰略決斷力」互為辯證的概念。美國和西方國家雖然擁有豐富的戰略工具箱,具有充足的博弈籌碼,但是「戰略決斷力」明顯不足,長此下去,必將使民主陣營陷入危險境地。

 

歷史凝視著當代

 

中俄的協作能否在全球化「依賴性生存」的結構中,另立獨立王國?如果可能,這是一種「自絕」?還是「重建新秩序」?一方面,俄羅斯基本上是一個「半歐洲國家」,數百年來依賴歐洲的經濟與文化的交融與互補,如今因為一場俄烏戰爭使俄羅斯與歐洲恩斷情絕,俄歐關係已成不歸路;另一方面,中俄關係數百年來始終處於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的狀態,不說清代以來俄國侵奪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在1969年「珍寶島事件」中,俄羅斯甚至意圖以核武消滅中國!如今俄羅斯「脫歐入中」,捨老友(歐洲)而親宿敵(中國),這種關係究竟是普丁深富遠見?還是在玩命走鋼索?

 

歷史的玩笑往往開得很滑稽,當代的荒誕往往替未來的歷史留下血跡斑印。歷來,舊秩序的改寫或新秩序的重建,往往以一場世界大戰為代價。人類的災難無不都是獨裁者所造成。只有對獨裁者進行極限遏制、絕對完封,世界才有和平與安定可期!

 

※本文作者為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資深研究員,中國問題與國際戰略學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