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並非蓋在沙漠中 最新研究:5000年前其實位在尼羅河支流岸邊

洪毅 2024年05月17日 21:31:00
現在的金字塔周遭一片乾旱的沙漠及城鎮,但在5000年前可能是沃野千里。(美聯社)

現在的金字塔周遭一片乾旱的沙漠及城鎮,但在5000年前可能是沃野千里。(美聯社)

埃及吉薩金字塔群始終籠罩在神秘面紗中,許多人好奇5000年前的古埃及人,如何移動重達數公噸的石塊幾百公里,卻找不到輪子之類的遺物,以及金字塔為何會蓋在貧瘠的沙漠中,最新的研究可能可以解釋這些謎團,當時這些金字塔群其實是蓋在尼羅河邊的。

 

國家廣播公司(NBC)報導,期刊「通訊-地球與環境」(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16日刊登的最新研究指出,包括吉薩大金字塔群在內,該地綿延超過60公里的數十座金字塔,剛好都坐落在1條曾經存在的尼羅河支流的岸邊。

 

研究團隊透過衛星發射的雷達回波,研究金字塔一帶地表下方的地貌特徵,以及該地的沉積物,1911年的古地圖等材料,得到上述結論。研究主要作者、北卡羅萊納大學威明頓分校地球與海洋科學教授吉內姆(Eman Ghoneim)表示,古埃及的水路運輸可能比學界原先認為的要龐大得多。

 

建造金字塔所需的石塊,每塊都可能達到數噸重,而且是在好幾百公里外的採石場才有辦法採集,卻又找不到大量輪子存在過的考古證據,如何搬運這些石塊一直是金字塔最大的謎團。

 

現今的吉薩大金字塔群距離尼羅河甚遠
現今的吉薩大金字塔群距離尼羅河甚遠。(取自Google地圖)

 

 

 

未參與該研究的哈佛大學埃及學教授曼紐里安(Peter Der Manuelian)表示,以水路運送石塊的假說,早已縈繞在學界的腦海中幾十年,現在隨著考古學更為科學化,以雷達、衛星等輔助,精進古埃及地圖的繪製後,這份最新研究表明,金字塔與尼羅河的距離,比學界原先推測的要近得多。

 

研究認為,數千年前的埃及,氣候比現在濕潤得多,尼羅河的水量也大得多,因此有很多條支流,隨著氣候轉趨乾燥以及地震活動影響,導致河流枯竭或改道,曾經在金字塔群旁邊的支流逐漸東移,最終消失不見。

 

最新研究奠基於2022年的一份研究,當時該報告指出,團隊在金字塔群一帶發現一種理應只出現在沼地的花粉種類,表明此地在古代曾有水流通過。當時的論文作者之一、挪威卑爾根博物館(University Museum of Bergen)自然史副教授謝莎(Hader Sheisha)就說,起造金字塔時,周遭環境與現在大不相同。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