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友誼無上限還是已觸頂? 普丁訪問成兩國關係試金石

王能斌 2024年05月16日 19:10:00
普丁抵達北京展開國是訪問,接受隆重軍禮迎接,但外界認為此行將是測試俄中關係抗壓性的關鍵發展。(美聯社)

普丁抵達北京展開國是訪問,接受隆重軍禮迎接,但外界認為此行將是測試俄中關係抗壓性的關鍵發展。(美聯社)

俄國總統普丁16日抵達北京,展開為期2天的國是訪問行程,雖然在官方宣傳中,中俄近年持續強化戰略夥伴關係,且雙方曾共同宣稱「友誼無上限」,但實際上在俄烏戰爭、中美晶片戰等事件陸續發生之下,外界咸認北京與莫斯科之間的關係早已觸頂,此次普丁的出訪,更將成為兩國關係的試金石。

 

《南華早報》指出,俄國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進入第3個年頭,隨著國際制裁的持續以及戰場損失的疊加,莫斯科無疑對於北京更加依賴,普丁在順利獲得連任後,隨即選擇出訪中國,展現出地緣政治結盟等深化關係的意圖,但分析人士認為,此行反而將揭露中俄關係的真實程度。

 

對於北京而言,雖然俄國被視為重要盟友,且雙方具有「準同盟」(quasi-alliance)的全面戰略夥伴地位,是攜手對抗華府與西方陣營的好戰友,但一方面仍須考量與西方的關係,避免因為過度傾斜而招致更多的制裁。俄國海參崴遠東聯邦大學(Far Eastern Federal University)副教授盧金(Artyom Lukin)指出,在這樣的情形下,普丁此行具有「形塑俄中可見未來關係發展」的重要意涵。

 

他表示,美國要求限制對俄國出口軍民兩用產品,成為中國聲稱對俄烏戰爭抱持「中立」態度的關鍵考驗,由於包括工具機、卡車、晶片或衛星影像等等,都具有前述特性,因此「若中國接受美方的『最後通牒』,與俄國之間大多數的貿易都將會停擺」。

 

 

 

雖然中俄之間的貿易額從2021年的1450億美元(約4.66兆元新台幣),攀升至2023年的2400億美元(約7.71兆元新台幣),但在美方威脅將對中國銀行業,與其他協助向俄國出口的實體祭出制裁之後,中俄之間的貿易額在今年出現明顯下滑,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關係學院(S. Rajaratnam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副教授李明江指出,來自美、歐等國的制裁壓力,形成了中俄關係的不確定因素,並且使北京當局陷入兩難的境界。

 

但李明江也認為,鑑於對俄關係的重要性,中國不太可能對美國的要求做出重大讓步;盧金則表示,北京當局「將會試圖在維持與俄國戰略夥伴關係,以及避免和華府陷入衝突狀態之間維持某種程度的平衡」。此外,盧金也認為習近平與普丁交情甚篤,因此「只要兩人掌權,俄中聯盟關係就會大致維持完好無缺」。

 

即便如此,上海社會科學院國際問題研究所副研究員李立凡指出,中俄雖然需要彼此協助,抵銷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所構成的壓力,但兩國基於己身利益,在許多議題上存在分歧,因此並沒有進一步強化關係的空間,且「中俄雙方很明顯在短期內並無形成真正軍事聯盟的意圖」。因此,普丁此次訪中,與其說是進一步強化兩國合作關係,在分析人士看來,反而是測試、揭露莫斯科與北京友誼真實程度的試金石。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