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法國視角:川普背叛庫德族 再次葬送美國利益

李維(Bernard-Henri Lévy ) 2017年11月26日 12:00:00

 

 

李維 

●法國哲學家

●新哲學運動領袖人物

 

 

部分生命科學專家認為,人們不可能從任何傷害或疾病中痊癒,因為即使是身體的完整性受到極輕微的攻擊,我們的細胞仍會銘記這些痕跡與記憶。美國也是如此。

 

川普背叛庫德族盟友

 

終有一天,美國將翻過裡頭有川普(Donald Trump)的那一頁。但美國永遠無法從其擔任總統時的卑劣、顢頇,以及面對中國的全球野心打擊美國的文化與國際地位時,他令人費解的消極態度中痊癒。川普是一個症狀,抑或是絕症?

 

士氣低落與挫敗還未蔓延到民主黨,我最近在紐約與赴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政治研究所主持研討會時發現了這一點。在伊朗裔美國人莫伊尼安(Nazee Moinian)他那令人聯想起「阿岡昆圓桌會議」(Algonquin Round Table)成員的貴族居所的家中,齊聚一堂的精英們有了共識。川普不支持庫德族人(the Kurds)脫離伊拉克獨立,不僅犯下道德錯誤,更是無可挽回的政治失誤。他背叛了他的庫德族盟友,也讓他的伊朗對手更加強大

 

德國的法律與政治理論學家施密特(Carl Schmitt)也許會說,川普分不清朋友與敵人,結果用對待後者的方式對待前者。令人費解的是,川普(再一次地)葬送了美國關鍵的國家利益,這次是放棄了美國在中東地區唯一能安全、高度仰賴的勢力(除了以色列之外)。

 

馬卡洪立場更適合阻止兩伊

 

我們如何面對這樣的局面?憑藉什麼面對?真的沒有辦法對付拒絕討論庫德族主權問題的壞鄰居了嗎?

 

部分民主黨人放下他們的民族自豪感,說最近被《時代》雜誌(Time)封為「歐洲國王」(king of Europe)的法國年輕總統馬卡洪(Emmanuel Macron),其立場更適合介入、阻止伊拉克與伊朗。老一輩的民主黨人毫無保留地表示要使用美國在冷戰時期的實力。但如今,當輪到他們發聲(也只能發聲!)時,他們軟弱無力、手無寸鐵地反對陰險的4個小丑(伊朗、伊拉克、土耳其與敘利亞)阻撓庫德族獨立。

 

我最近在第五大道(Fifth Avenue)上的以馬內利會堂(Temple Emanu-El)——紐約最美輪美奐的猶太會堂,也是全球最大的猶太會堂之一——接受《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編輯保羅(Pamela Paul)專訪,我們再次談及馬卡洪。

 

我試著解釋,他的招牌用語「en même temps」(與此同時)聽上去像是美國式實用主義的表達,但實際上堪稱是其在思想上接近法國新教哲學家利科(Paul Ricœur)的最佳寫照。在面對模稜兩可的選擇時,「與此同時」反映的不是深思熟慮,而是一個在無解的可怕難題面前畏而卻步的人的信條。這個難題就是飽受折磨的基督的肉身的雙重性之謎——肉身與精神、凡人與神祇。

 

表面支持以色列 私底下反猶太

 

接著,我們談及美國的反猶太主義問題。一方面,維吉尼亞州夏綠蒂鎮(Charlottesville)8月聚集了眾多本土主義者、白人至上主義者與新聯盟派(neo-confederate),恨不得扭斷黑人與猶太人的脖子。另一方面,美國校園中的許多左派分子熱衷BDS(抵制、撤資、制裁),其是一場針對以色列產品的全球性運動,但也越來越難以區分,它是否是一場僅僅是為了抵制以色列產品與企業的半公開運動?

 

從這個角度而言,我們如今身處川普的「美好時代」(époque)嗎?在這個時代裡,川普復興了美國納粹分子在1930年代高舉的、鼓動偏隘的「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口號。儘管川普的官方立場是支持以色列,但有沒有可能他本人私底下其實是反猶太分子?

 

事實是,有關川普的問題——有關他本身乃至他名字的謎團——佔據了過多的公共辯論空間。事實是,當我們花時間困惑川普究竟是瘋了,還是活像個油膩又猥瑣的哈姆雷特(Hamlet)一般裝瘋賣傻迷惑對手時,我們落入了自戀的陷阱。在美國,這是虛無主義的新面孔。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Profiles in Discouragement,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