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公衛視角:淡菸同樣害慘健康 菸草業者別再騙了

艾德哈諾姆
●衣索匹亞前外交部長

烏茲蓋斯
●烏拉圭總統

 

 

我們都知道菸草有多糟糕,每年有數百萬人因吸菸而死,還有為數更多的人被菸危害。我們也清楚,菸草企業一直不斷就其產品造成的危害扯謊。

 

法巴銀行停止菸草公司融資

 

但現在,全球前五大菸草企業(Big Tobacco)被迫公開承認事實。美國聯邦法院2006年做出裁決,而4家菸草公司歷經一連串上訴失利後,被迫公開多年來欺騙性行銷背後的真相,在全美的報紙與電視上發布包含「更正啟事」的廣告。這些公開聲明坦承,美國菲利普莫里斯公司(Philip Morris USA)、雷諾菸草公司(RJ Reynolds Tobacco)、羅瑞拉德公司(Lorillard)與奧馳亞(Altria)對其產品造成的危害心知肚明,但仍照賣不誤。

 

對菸草公司出手的不只有法院。法國巴黎銀行(法巴銀行,BNP Paribas)最近決定停止對菸草公司(包括生產商、批發商與貿易商)進行融資與投資,而這是大眾健康終於凌駕於商業利益的最新跡象。

 

不過,我們不能受騙上當,相信這些遲來的懺悔象徵著這個產業正經歷利他精神的淨化。這其實是美國司法體系與控管菸草倡議者施壓下的結果,也迫於有關該產業對「淡菸」的誤導型行銷的強而有力的證據。這些懺悔應當被視為一個警訊:這個產業過去不可信,我們也不能寄望它們未來會做正確的事。

 

菸草公司花大錢抵抗菸草管制

 

時至今日,這些菸草公司仍在宣傳他們所謂危害較小的新產品,例如汽化菸草以產生含尼古丁的煙霧質的「加熱式非燃燒」裝置,並金援那些宣稱為「無菸世界」奮鬥的一線組織。世界其他地區的人們也目睹了類似手段,從烏拉圭乃至澳洲,菸草公司為針對它們害命產品的合法監管發動所費不貲的法律大戰。儘管蒙受上述損失,這些公司無疑將繼續尋求抵抗菸草管制的新手段。

 

無可否認的是,法院下令在美國媒體上發布「更正啟事」,代表的是事實的一次勝利。這標誌著美國司法部一項重要的訟案終於終結,其根據《反勒索及受賄組織法》(Racketeer Influenced and Corrupt Organizations Act)在1999年提出,之後一直懸而未決,並在2006年的裁決出爐後經歷上訴與法律角力10年之久,直到2017年10月完結。

 

這些聲明詳述了吸菸與二手菸對健康的致命影響,包括陳述低焦油、與「淡菸」的危害並不亞於一般菸品的這個事實,以及吸菸與尼古丁非常容易致癮,還有香菸被「故意」設計成「最大限度地攝入尼古丁」。

 

每年抽菸致死逾700萬人

 

就連香菸製造商也坦承,他們的產品在美國每天導致1200人死亡。而吸食菸草製品每年導致全球逾700萬人死亡

 

是時候適可而止;在這樣的關鍵時刻,我們絕不能放過這次機會。政府與像我們這樣的健康組織正在與菸草行業交戰,我們會繼續奮鬥,直到打敗大型菸草公司。

 

若國家領導人、衛生部長與財政首長曾躊躇,思考應該控管菸草製品到何種程度,前述大型菸草公司的「認罪」,加上投資者的二次評估,答案顯而易見:該管多少,就管多少。政府在道德與法律領域有義務採取最強而有力的措施,來保護民眾免受菸草所害。

 

其中一個方向是,更多政府採納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菸草控管框架公約」(Framework Convention on Tobacco Control,FCTC)中標舉的規定。WHO的FCTC就菸草稅、公眾意識與教育、包裝警語等主題提供指導方針。這些措施在過去10年拯救了數百萬條性命,也省下數千億美元的健康開支。

 

「消除菸品非法貿易議定書」需要7國支持才能生效

 

但能做的還有很多,我們因此呼籲世界各國政府通過加速推進「MPOWER」菸草控制政策——旨在加強國家階層落實WHO FCTC的措施——來強化落實WHO的FCTC。上述框架彰顯了各國針對菸草業的最強防護措施。

 

此外,各國也應該擁護「消除菸品非法貿易議定書」(Protocol to Eliminate the Illicit Trade in Tobacco Products),其旨在防止走私等非法菸品貿易。儘管有33個國家與歐盟(EU)已簽署了該議定書,其還需要7國政府的支持,才能開始生效。

 

最後,展望聯合國2018年「非傳染性疾病高級峰會」(High-level Meeting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s),各國領導人必須透過支持強力控菸,來展現他們保護民眾免於心肺疾病、癌症與糖尿病的決心。

 

由於不久前的坦承,大型菸草企業被迫暴露其真實本質。無論有多不情願,這些企業已經呼籲我們所有人抵制他們的產品。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接受他們的建議。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Seeing Through Big Tobacco’s Smokescree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香菸 抽菸 菸草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