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環境視角:每年因污染而死 是戰爭和暴力致死人數的15倍

 

藍吉岡(Philip J. Landrigan
西奈山醫學院教授

 

富勒(Richard Fuller)

●Pure Earth智庫總裁

 

污染是21世紀的重大生存挑戰之一。它威脅到生態系統的穩定,制約經濟發展,影響數十億人的健康。但這個問題常被各國增加戰略或外交援助預算(如歐盟和美國國際開發署)時所忽視。

 

結果是威脅愈演愈烈。

 

認識汙染

 

要動員必要的資源、領導力和公民參與以儘量減小污染威脅,首先要做的是將對污染的認識提升到應有水準。因此,我們組建了關注污染和健康的「刺胳針委員會(Lancet Commission)」,整理關於污染對健康的影響的全面資料,評估經濟成本,探尋貧困的聯繫,並提出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法建議。

 

2017年10月,我們發佈了一份報告。其中發現,污染每年導致900萬人死亡,相當於全球死亡總數的16%。這個數字為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致死人數總和的3被,所有戰爭、恐怖主義和其他形式暴力致死人數總和的15倍。

 

在汙染影響最嚴重的國家中,污染致死竟占了總死亡人數的1/4強。

 

這些死亡的具體原因各不相同,體現了污染成分的變化。隨著國家進步發展,室內空氣、水污染與嚴重貧困相關的古老污染形式會越來越少。但城市化、全球化、有毒化學、石油物質擴散等這些與經濟發展有關的現象,卻導致了室外空氣、化學、職場和土壤污染日趨嚴重,發展中國家受到的影響尤重。

 

人力成本損傷

 

毫不奇怪,窮人承受了大部分的負擔。

 

近92%的污染相關死亡發生在中低收入國家。在每個收入水準上,污染致死在少數群體、邊緣群體和其他脆弱群體中最為普遍。

 

這是全球規模的環境不公。

 

除了人力成本,污染相關死亡還導致生產率降低,發展中國家GDP每年減少高達2%,消耗了高收入國家醫療支出的1.7%,中低收入國家醫療支出的7%。與污染有關的福利損失每年高達4.6萬億美元,相當於全球經濟產出的6.2%。

 

這其中尚未包括氣候變化產生的巨大成本,包括燃燒高污染的化石燃料對氣候變化。

 

儘管損失巨大,且問題還有可能繼續惡化。如果不進行果斷干預,光是室外空氣污染致死,就有可能在2050年增加50%。化學污染是另一個日益艱巨的挑戰,自1950年以來,人類發明了約14萬種化合物,其中受過安全性或毒性測試的寥寥無幾。嬰兒和幼兒尤其容易受到傷害。

 

不是必要之惡

 

污染並非經濟發展難以擺脫的「必要的惡(necessary evil)」。投入領導力、資源、資料驅動的方針後,污染可以最小化,可行的策略早已制定,並在中高收入國家進行了實地測試,證明有效性。

 

這些策略平衡了法律、政策和技術方案。

 

比如,根據「誰污染,誰買單(polluter pays)」的原則,污染行業的稅收優惠和補貼被取消。這些策略綁定了明確的目標和時間表,根據這些內容隨時進行評估,並強力執行。它們可以被引進到全球各個收入水準的城市和國家。

 

仔細規劃、資源充足的污染控制策略應用能讓發展中國家避免過去因經濟增長所伴隨的糟糕人道和生態災難。在通往繁榮路上,窮國註定要忍受污染和疾病的階段可以壽終正寢了。

 

對抗污染的誘因

 

不管對富國還是窮國,這些策略都會帶來更可持續的GDP增長。無鉛汽油減少了認知缺陷,提高了生產率,從而為全世界帶來數十億美元的經濟回報。在美國,每一美元的空氣品質改善投資都能產生30美元收益,自1970年以來所投入的650億美元共產生1.5萬億美元的總回報。

 

因此,減少污染是刺激經濟增長的巨大機會,同時也更重要的是保護了全世界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刺胳針委員會要求各國和市政政府、國際捐助人、重要基金會、公民社會群體以及衛生界人士將控制污染視為一項更重要的工作。

 

這要求大幅提高投入中低收入國家污染防治的資金,不管是國家預算投入還是捐贈援助資金。在國際層面,這可以透過擴大現有計劃或建立新的專門基金,例如如愛滋病、結核病和瘧疾全球防治基金(Global Fund to Fight AIDS, Tuberculosis, and Malaria)來實現。

 

這些計畫應該對國家撥款形成刺激和補充作用,同時提供技術援助和支援性研究。國際資金還可以用於建立「全球污染觀測台(global pollution observatory)」。

 

建立污染防治觀念

 

有效的污染防控還意味著要在所有未來成長和發展戰略中納入預防戰略,認識只有當社會改變生產、消費和交通模式時,我們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這方面的關鍵措施包括提供無污染能量來源的大轉型激勵,包括取消污染者的補貼和稅收優惠;獎勵回收、再利用和修復;用安全替代品取代危險物質;鼓勵公共和動態交通等。

 

轉向更少污染的系統絕非易事,全世界既得利益一定會嚴重反對。但刺胳針委員會報告指出,低污染轉型對於我們的社會的健康、福利和繁榮至關重要,大家決不能繼續忽視這個全球威脅了。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The Neglected Menace of Pollution,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