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論壇》工業國視角:G7峰會「沒路用」 只是讓公務員們忙而已

歐尼爾(Jim O’Neill) 2018年06月15日 07:00:00

 

歐尼爾

● 高盛資產管理前董事長

● 英國前財政大臣

●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榮譽經濟學教授
 

 


雖然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在7大工業國(G7)高峰會上不受歡迎,但他對G7的質疑態度我是感同身受的。我一直覺得每年把加拿大、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英國和美國的領導人聚在一起開個會沒啥用處。

 

早在2001年,當我首創BRIC(金磚四國)這個稱謂時,我預測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四大經濟權重的不斷增加,將引發全球經濟治理模式發生重大變革。據觀察,各大全球主要國家組織即使不涵蓋全部金磚四國,至少也該納入中國。

 

質疑加拿大、英國被列為重要經濟體

 

與此同時,我認為既然法國、德國、義大利(至少在原則上)共用同一種貨幣,加上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在同一框架下,沒必要成為單獨代表國。同時,我也質疑加拿大、英國是否依然應該被列為全球最重要的經濟體。

 


如今17年過去了,G7除讓成員國的公務員們忙碌一番之外依然無甚建樹。沒錯,它仍然包含7個經濟規模最大的西方民主國家,但也僅限於此。在這一點上,加拿大的經濟規模並不比澳洲大多少,義大利的規模也略大於西班牙。

 


G7是過去時代的產物。在1970年代,當G5擴大到涵蓋加拿大、義大利時,這個新組合確實主宰了世界經濟。日本正在蓬勃發展,許多人預計它會趕上美國;義大利增速良好,沒有人會覺得中國可有什麼發展。

 

G20可發揮世界經濟體論壇作用

 

但2018年中國經濟規模預計將超過整個歐元區。照目前的成長速度,這將不到2年的時間內創造出相當於一個義大利的新經濟體量。此外,印度的經濟規模也已超過義大利,就連深陷危機的巴西也呈趕超之勢。

 

換句話說,如今G7可以宣揚的唯一全球合法性是它代表了一些主要民主國家。但自2010年以來,全球85%的經濟成長(以美元計)來自美國和中國,近50%來自中國。另有6%來自印度,而日本和歐盟經濟體的美元總值實際上已經下降。

 

在這些現實狀況下,如果加拿大、法國,德國和義大利被中國,印度以及一個歐元區代表團所取代,那麼G7將更具實際意義。當然目前也已經有一個囊括了G7國家和金磚四國的組織——成立於1999年的二十國集團(G20)。

 

自從2008年召開第一次正式峰會以來,G20集團發揮了作為世界主要經濟體論壇的明確作用。如果要成立其他規模更小的國家集團,必須首先具備與G20相等的合法性。代表1970年代經濟規模最大的民主國家早就不夠了。畢竟印度和巴西也是民主國家,而且估計很快會比法國、英國更加繁榮。

 

川普上周要求G7重新接納俄羅斯——俄羅斯總統普京在2014年吞併了克里米亞後,俄羅斯就被踢出G8——卻遭到了聲討。但值得質疑的是,除狹隘的經濟問題外,這個G7究竟能解決哪些全球性挑戰。

 

G7無法解決恐怖主義、核擴散等問題

 

沒有非G7國家的幫助,從恐怖主義、核擴散、氣候變化等諸多問題幾乎都無從解決。儘管西方媒體將川普描繪成高峰會的不受歡迎者,但義大利現任政府也支持與俄羅斯達成和解啊。

 

最近G7給外界印象是西方領導人根本無力掌控一些最為緊迫的世界性問題。全球金融市場很顯然對上週末發生在加拿大的混亂局面一笑置之。但撇開其他因素,這可能僅僅反映了G7不再重要的事實。

 

展望未來,很顯然G20提供一個了比當前狀態下的G7更好的全球治理論壇。雖然更多的參與者增加了達成可行共識的難度,但它也更具代表性。最重要的是G20涵蓋了那些解決當前和未來全球問題的不可或缺的國家。

 

也就是說,一個規模較小也具備代表性的國家集團在未來依然可以扮演一個與G20共同存在並運作的角色,但必須得到合理的構建。為此全球領先的智庫機構應該開始提供關於全球未來治理走向的具體構想。

 

就我本人而言,當我在7月就任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主席時,就會領導開展這項工作。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Why the G7 Is a Zero 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標籤: G7 美國 川普 G20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