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論壇》能源視角:不以追逐金錢為目的 能源轉型要有善念

薩克斯(Jeffrey D. Sachs) 2018年06月25日 07:00:00

 

薩克斯

 

• 1954出生

• 以經濟「休克療法」著稱

• 聯合國千禧年計劃的總負責人(2002~2006年)

• 現職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永續發展與衛生政策教授、聯合國永續發展小組負責人

• 著有《終結貧窮》、《建立美國新經濟》等

 

我們目前所面臨的氣候危機其實是一項更廣泛危機的反映:對手段和目的全球性的混淆。我們持續使用石化燃料,是因為我們可以這麼做(手段),而不是因為石化燃料對我們有益(目的)。

 

這一混淆也是天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和東正教君士坦丁堡牧首巴爾多祿茂(Ecumenical Patriarch Bartholomew)要求我們深入思考,什麼才是對人類真正有益者、以及如何獲得它的原因。本月稍早,教宗與牧首個別在羅馬和雅典召集商界、科學界和學術界領袖,敦促從石化燃料轉型至安全、可再生能源。

 

如今在世界大部分地區,政治、經濟和科技的目標都被貶低了。政治被視為無所不用其極的權力鬥爭,經濟是無情地掠奪財富,科技則是提升經濟成長的魔法配方。事實上,方濟各和巴薩羅繆指出,我們需要政治、經濟和科技為遠比權力、財富或經濟成長更偉大的目標服務。我們需要它們提升今日人類和後代的福祉。

 

美國經濟「失控地追求財富」

 

美國也許是最為混淆的國家。今天的美國的富裕程度超乎想像,家庭收入中位數和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都接近6萬美元(約新台幣183萬元)。美國原可擁有一切。但她擁有的卻是越趨惡化的收入落差、預期壽命下降、自殺率上升、肥胖蔓延及藥物濫用、校園槍擊、抑鬱症和其他疾病。2017年,美國因氣候相關災難所造成的損失高達3000億美元(約新台幣9.1兆元),包括三場大規模颶風——拜石化燃料所賜,颶風的頻率和風級都有所上升。美國擁有龐大的實力、財富和成長,但福祉卻在減少。

 

美國經濟和政治掌握在企業遊說團體手中,包括石油巨頭們。資源被持續不斷地用於開發更多石油和天然氣,並非因為石油和天然氣對美國或世界有益,而是因為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雪佛龍(Chevron)、康菲(Conoco Philipps)和其他石油巨頭的股東和管理層的要求。川普(Donald Trump)及其爪牙每天都在破壞已經生效、能夠加快從石化燃料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的全球協定和國內法規。

 

是的,我們可以生產更多石油、煤炭和天然氣。但為了什麼?不是為了我們的安全,全球暖化的風險早已伴隨在我們左右;不是因為我們沒有替代選擇,美國有充足的風能、太陽能和水能等其他不會造成全球暖化的初級能源資源。唉,美國經濟是一個失控的巨人,追逐石油財富而危及我們自身的生存。

 

當然,美國並不是唯一追求財富甚於福祉者。同樣混淆手段與目的的「迅速致富論」,讓將在今年下半年主辦G-20峰會的阿根廷追求將帶來氣候和環境風險的「水力壓裂」天然氣開採,而不去利用風能、太陽能和水能發電的巨大潛力。同樣的目的混淆導致加拿大政府保證完成新的管道建設,以便將高污染又昂貴的油砂油出口到亞洲,而不去充分投資加拿大豐富的可再生能源資源。

 

尊重人道及自然是文明的指標

 

在與主要石油和天然氣公司執行長們的會面中,方濟各告訴他們,「我們確保眾人擁有能源的渴望,絕不能導致全球氣溫災難性升高後的極端氣候變遷、環境惡化、貧困增加這負面影響。」他指出,石油公司仍在「不斷地尋找新化石燃料儲備,儘管巴黎協定明確敦促將大部分化石燃料留在地下。」他提醒執行長們,「文明需要能源,但能源的使用必然不能摧毀文明!」

 

方濟各強調了這個問題的道德層面:

 

「向易得、清潔的能源轉型是我們應對全世界數百萬兄弟姐妹、貧窮國家與後代子孫負起的一項責任。要在這條路上取得決定性進展,必須認知道我們都是同一人類家族的一份子,透過友愛和團結聯繫在一起。唯有在思考和行動過程中始終不忘這戰勝一切差異的團結關係,唯有培養跨世代的普世團結,我們才能真正在前路上邁出紮實的步伐。」

 

上周方濟各在羅馬會見執行長們時,巴爾多祿茂也召集了科學機構、聯合國機構和雅典和伯羅奔尼撒的主要宗教人士,共同勾勒環境安全之路。巴爾多祿茂也強調了基本道德關懷。「每個社會的認同和每種文化的度量不是以科技發展、經濟成長或公共基礎設施為標準,」他說,「我們的公民生活和文明是由我們對人道尊嚴和自然的尊重來定義與判斷。」

 

普世牧首所領導的3億東正教徒生活的家園正面臨全球暖化所導致的極端危險:嚴重熱浪、海平面上升以及日益嚴重的乾旱。地中海地區已承受著環境壓力和來自衝突地區的難民壓力。不受節制的氣候變遷——它們是衝突的肇因之一——將給該地區帶來災難。

 

政治應追求「最大的善」

 

巴爾多祿茂的會議在古雅典的核心衛城召開。2300年前,亞里斯多德在衛城這裡將倫理學和政治學定義為對福祉的追求。政治界,亞里斯多德寫道,應該以「最大的善」為目標,並通過培養公民美德實現這一目標。

 

亞里斯多德知名地將兩類知識做了比照:技藝(techne)和實踐性智慧(phronesis)。科學家和工程師給了我們科技性知識,能夠迅速從石化燃料轉向零碳能源。方濟各和巴爾多祿茂敦促我們尋求實踐智慧,讓我們的政治和經濟重新回到公益的軌道。


 

 

© Project Syndicate

 

(原標題為Energy for the Common Good文章未經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喜歡這篇文章,請幫我們按個讚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