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永添專欄:台灣是否應該部署薩德

紀永添 2017年03月17日 00:01:00
如果南韓部署薩德,將使中國這十幾年來苦心建立的「反介入」戰略失去一定的效果。(湯森路透)

如果南韓部署薩德,將使中國這十幾年來苦心建立的「反介入」戰略失去一定的效果。(湯森路透)

近來南韓因為部署薩德的問題,而與中國陷入緊張關係。薩德是「終端高空防禦飛彈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THAAD)」的簡稱,其最主要功能在於攔截來襲的敵方地對地彈道飛彈,南韓政府聲稱部署薩德完全是為了反制北韓的威脅,但仍然引起中國的強力反彈,不止在之前就已嚴詞要求南韓政府不得部署薩德,甚至連樂天集團,只因為與政府達成協議,以交換土地的方式,提供高爾夫球場做為薩德部署基地,都遭到中國公開點名警告。但南韓政府在這樣的壓力下仍然決定部署薩德,並預定在2017年的年底前完成,這讓中國政府不止祭出了「限韓令」限制南韓的娛樂節目在中國播出,還開始緊縮到南韓旅遊的中國遊客數量,而基層政府單位與社會大眾也在中國官方的默許下,對樂天集團展開報復,如以安全檢查之名關閉樂天在中國的商場並發動消費者抵制。

 

中國為何反應激烈

 

南韓部署薩德以防範北韓,為什麼會讓中國的反應如此激烈,這就要從薩德的發展與特性說起了。遠在1990年代時,美國就開始構思如何反制地對地彈道飛彈的威脅,當時的計畫分為兩個重要的子項目,一個是「國家飛彈防禦系統 (National Missile Defense),NMD」,而另一個就是「戰區飛彈防禦系統(Theatre Missile Defense System,TMD」,前者用來保護美國本土,而後者用來保護在戰場上的美軍、海外美軍基地與同盟國。「戰區飛彈防禦系統」主要又分為海基與陸基兩個計畫,也因為在戰區要保護的目標可能不固定,因此不論是海基或陸基的系統都搭載在可移動的平台上,海基系統使用神盾艦,陸基系統則使用可快速轉移陣地的車隊。而陸基系統又再分為低空反飛彈攔截系統,也就是台灣耳熟能詳的愛國者三型飛彈,與高空反飛彈攔截系統,就是這次事件的主角薩德。

 

薩德的射程與攔截高度都遠勝愛國者三型飛彈,兩者可搭配形成高空與低空的多層攔截網。但也因為薩德可在大氣層邊緣攔截敵方的地對地彈道飛彈,所以配備了偵測範圍更遠,解析度更高的X波段相位陣列雷達,這款AN/TPY-2雷達的偵測範圍超過一千五百公里,若部署在南韓,則中國華北地區的渤海灣政經中樞盡在薩德的監控下。由遼東半島與山東半島拱衛的渤海灣,不止有首都北京與天津兩個直轄市,更是中國空軍與海軍許多重要基地的所在地,這也是中國會如此反對的關鍵原因之一。

 

薩德的射程與攔截高度都遠勝愛國者三型飛彈,兩者可搭配形成高空與低空的多層攔截網。(湯森路透)

 

中國失去「反介入」效果

 

雖然南韓向中國解釋,薩德的雷達有兩種工作模式,在早期預警模式時才會有這麼遠的偵測距離,但南韓部署薩德是要防範北韓的威脅,所以會使用終端攔截模式,在這個模式下,薩德的偵測距離將大幅縮小,只覆蓋北韓全境。但中國認為這兩種模式的切換只需要數個小時,南韓的說法意義不大。

 

而另一個中國說不出口的原因,在於部署於南韓的薩德,除了可以攔截北韓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外,也同時可以攔截中國部署於東北與華北部份地區的中、短程地對地彈道飛彈,保護美軍在日本與南韓的基地。這代表薩德將大幅抵消中國地對地彈道飛彈部隊的嚇阻力,而由這些飛彈部隊所成立的新軍種「火箭軍」,正是中國「反介入」戰略的一個重要構成部份。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力部署主要集中在日本、南韓與關島,若未來在東海、南海或台海等地區出現緊張情勢,美軍要如九六年台海飛彈危機時一樣,調動戰機或軍艦介入,則中國在東北與華北地區的地對地彈道飛彈將可牽制日本與南韓的美軍基地,使美軍在介入前必需要考量萬一出現大規模衝突,這些海外基地的安全性。但是如果南韓部署薩德,將使中國這十幾年來苦心建立的「反介入」戰略失去一定的效果。

 

薩德系統代價千億

 

再從政治上來看,南韓不顧中國如此激烈的反對,仍然要部署薩德,也代表過去中國利用中國龐大內需市場與中韓FTA來拉攏南韓的策略,並不如中國所想的那麼成功,美韓同盟依然堅固有效。同時在南韓確定同意部署薩德後,日本也傳出正在考慮跟進,這將使美國、日本、南韓形成一個更緊密的同盟,觀察家們甚至認為這是一個新型態的小北約正在成形,於是這也引出一個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重要問題,那就是台灣要不要部署薩德。

 

其實台灣目前與日本、南韓一樣,都已擁有愛國者三型低空反彈道飛彈系統,只是愛國者三型的攔截高度較低,雷達偵測能力也比不上薩德,當然攔截成功率就不如由薩德與愛國者三型所組成的高低空多層攔截網。不過如果台灣部署薩德,最重要的價值在台灣距離中國很近,若系統連線,將可提供已部署在關島的薩德更精確的資訊,增加攔截成功率。

 

所以從軍事上來說,國防部長馮世寬的反對意見是有其道理的,因為台灣部署薩德對美軍來說更為有利,而且台灣與美國並無正式外交關係,也沒有任何軍事協防條約,不可能如南韓一樣,採取美軍提供軟硬體裝備,南韓提供土地,雙方分攤費用的方式部署,若台灣決定要引進薩德,勢必要採取軍購的方式,這將要負擔上千億的龐大費用,勢必嚴重排擠其它的國防投資項目,雖然薩德也能增加台灣攔截中國地對地彈道飛彈的成功率,但這代價實在太高昂了。

 

同時,由台灣自行研發、正在量產服役的天弓三型飛彈,也與愛國者三型一樣,擁有低空反彈道飛彈能力,因此實在沒有必要再重複投資高空反彈道飛彈系統。再加上台灣現有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已能監控中國整個華中、華南地區的軍事動態,所以也沒有必要再藉引進薩德的AN/TPY-2雷達來取得長程預警能力。

 

台灣自行研發、正在量產服役的天弓三型飛彈,也與愛國者三型一樣,擁有低空反彈道飛彈能力。(中科院提供)

 

軍事上引進薩德弊大於利

 

另外還有一點,就是薩德的攔截高度極高,遠遠高於多數戰機的飛行高度,因此薩德並不像愛國者三型飛彈或天弓三型飛彈一樣,可以同時做為一般的防空飛彈使用。換句話說,花費巨資所引進的薩德,對於台灣的空中防禦並不會有多大的幫助,最多就是提供更進一步的早期預警資料而已。對於地對地彈道飛彈這種武器來說,防禦方本來就處於很不利的位子,因為效益很低,如果地對地彈道飛彈不配備核彈頭,只使用傳統彈頭,則其破壞力有限,還不如一架敵方重型戰鬥轟炸機所能造成的傷害,但防禦方卻要花費數十倍的金錢與心力來進行反彈道飛彈的部署。美國建立國家級與戰區級的多層反彈道飛彈系統,是因為美國做為全世界的霸主,的確有遭到核彈攻擊的潛在風險,但台灣的情況並不一樣,所以若單純以軍事上的考量來評估,台灣引進薩德恐怕是弊大於利的。

 

不過在軍事考量外,若美、日、韓因為薩德而形成更緊密的軍事同盟,那就值得台灣謹慎評估,是不是要爭取加入這個同盟,進一步加強與這些國家的軍事合作關係,以制衡中國越來越大的軍事威脅。但台灣也要小心的是,若因這個政治目的而部署薩德,那百分之百是針對中國,恐怕也將引發中國的激烈反彈,雖然說台灣的國防建設不能、也不用取決於中國的態度,但兩岸關係一定會因此而雪上加霜,讓中國對台灣採取更進一步的報復手段。除此之外,過去台灣在採購愛國者三型飛彈時,就已引發過社會內部的激烈對立,反對方以「凱子軍購」形容這項昂貴的軍購案,並質疑愛國者三型飛彈的攔截率不佳等問題,使這項軍購案延宕紛擾許久。若台灣未來想要爭取部署薩德,一定也會出現類似狀況,內外的壓力將會非常大,政府不止要能抗壓,更要有能力說服國人同意。

 

必須以地緣政治思考薩德

 

目前因為美方還沒有就台灣是否應該部署薩德,公開發表過任何意見,所以美國是否會像施壓南韓一樣,也強力要求台灣政府採購薩德,或是被動地看台灣自己的意向,還是擔心進一步觸怒中國或機密外洩而拒絕向台灣出售薩德,現在沒有人知道。國防部長馮世寬是在立法委員的質詢中被動回答這個問題的,雖然國防部長的反對意見有其考量,也不能算有錯,但台灣是否要部署薩德的問題,很明顯已超越軍事的層次,有更多國際政治與地緣戰略上的考量因素,不是國防部長可以單獨決策的。國安單位應該未雨綢繆,針對這個問題儘早展開研究,並進行各種情況的沙盤推演,評估台灣部署薩德的整體利弊,若未來美國也施壓台灣要求採購薩德,台灣要如何處理,若台灣認為的確需要部署薩德以加強與美日韓的軍事合作,那又要如何爭取到最好的條件。

 

因為隨著南韓總統朴槿惠被彈劾解職下台,南韓將提早改選新總統,但目前民調領先的候選人中,對薩德的部署都採較反對的態度,雖然說競選時的政見不一定等於當選就職後的政策,但萬一新任南韓總統決心與中國重修舊好,推翻部署薩德的決定,或以部署後不啟用的方式來安撫中國,那美國會不會尋求新的部署地點以平衡中國的影響力,就非常值得觀察。畢竟國際情勢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即使目前衝突的導火線是在朝鮮半島上,但影響的將是整個西太平洋地區的局勢。台灣雖然不像日本、南韓兩國直接面對北韓的威脅,但朝鮮半島問題與台海問題常常被相提並論,因為中國很有可能以朝鮮半島的危機為籌碼,從中換取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利益,所以台灣萬萬不可認為自己置身事外,單純以軍事考量來看待這個議題,而應進一步從國家安全的宏觀角度來審慎思考才對。

 

※作者為軍事研究者

關鍵字: 薩德 台灣 地緣政治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