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基督教會裡的「鰻魚媽」

伊達政宗 2017年04月14日 07:00:00
作者認為,基督教會已經離棄了起初的愛心,成為情感勒索的恐怖鰻魚媽。(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作者認為,基督教會已經離棄了起初的愛心,成為情感勒索的恐怖鰻魚媽。(資料照片/陳品佑攝)

這兩天,筆者的臉書除了孟姜女千里救夫外,盡是殺鰻魚。事件起源於一名暱稱鰻魚的女童,在鏡頭前上演「子瑜認罪」,哭哭啼啼的說自己要當「家人」,而非「住在家裡的客人」。這事件最終若不是驚動社會局,鰻魚媽也不會認錯,承諾在「不影響鰻魚的情況」下,會反省自己的所做所為是否得當。

 

無獨有偶,這樣的鎂光燈事件,也出現在兩岸三地一家親的香港。前些日子臺北市長柯文哲論及香港,脫口而出說「香港是個沒有靈魂、很無聊,是個連選舉都沒有的地方。」當筆者見識了比起臺灣鰻魚媽更厲害的陳女士(香港鰻魚媽)後,筆者突然發現柯市長或許是對的。

 

2015年6月,香港鰻魚媽陳女士登上了新聞版面,新聞表揚了這位母親的「愛心」;她為了能讓自己6歲兒子進入名校小學,每星期為他報名11種課外活動,包括跆拳道、畫畫、游水、劍擊、鋼琴等。這位笑容滿面的兒子還在鏡頭前直呼:「好開心。」而臺灣鰻魚媽不僅讓她孩子有哭哭啼啼上鏡頭的自由,也保障了她選擇當「家人」、又或「客人」的所有權利;只因為4歲的小鰻魚忘了收拾地上的雜物。

 

然而這場景深深刺痛了筆者,勾起了筆者過去在基督教會中的種種不快回憶。筆者身為雙性戀同志,在基督教會經歷三十餘年後,最終棄教而去;這過程則與基督教會長年所見所聞的扭曲文化,有相當大的關聯。基督教會已經離棄了起初的愛心,成為情感勒索的恐怖鰻魚媽。

 

由於社會對於弱勢不友善,所以很多邊緣人最後進入教會,在裡面受到保護跟造就(教會用語,即自我提升、培力),其中也包含同志族群(特指LGB朋友)。然而性傾向的弱勢不似種族、性別(及跨性別),是比較不明顯的,又基於社會長期壓迫霸凌,導致同志朋友在教會內出櫃成為了一項更加艱難的任務。

 

即便在教會這個或許能讓同志感受到被接納包容的地方,同志朋友卻更加恐懼、更不敢出櫃,因為更怕失落。當近年同婚議題爆發、引發挺反同論戰,撕裂社會後,筆者發覺這些紛紛擾擾所撕裂的,更是同志信徒的心。

 

此時同志信徒就面臨了捍衛自己,或者斷去教會所有連結的兩難。但教會生活,可能已是他們的全部,由於同志的特殊屬性,為了融入人群而必需培養各類才藝以利生存,於是服事被排滿也極為常見。即便此時財力上未必依靠教會,但是情感上則理不斷,糾纏不清。

 

反觀在教會傻傻已出櫃的同志,則完全不同。他們會「自發」出來反同的,或者做各種前同志、或後同志的見證,原因同樣是害怕被當「客人」,甚至遺棄。

 

鰻魚媽的「教養勵志故事」,在筆者眼中一直都不值得大驚小怪。有人認為太恐怖,但其實很多臺灣小孩的日常就是這樣。「媽媽只是想為你好。」「你要好好表現才不會被社會局抓去賣掉。」「你只是垃圾桶撿來的,我們隨時可以把你退貨。」然而更多臺灣大人也是被如此殖民著,被中華民國流亡政府勒索著。

 

身為醫師,筆者非常「驕傲」的說,以行為改變技術而言,要教養出一個只喜歡被鞭打,不喜歡被稱讚的小孩也非難事。兒童適不適合,跟他本人到底喜不喜歡這樣被管教,還是應該回歸專業的教育才是。兒童的自主意志,除了自願,更可能是被家長操作制約的結果。

 

眼光回到基督教會。待過「華人地區」基督教會的人,都會知道這些雙親一二是多麼喜愛把子女「順服即蒙福」的事蹟紀錄在網路上,以表彰「自己」是多麼成熟的家長,好讓別的家長推崇自己。然後表演一套「都是上帝恩典」「我謙卑交託給神」十八相送的老梗劇碼。

 

不信的話,可以打開任何一個認識的基督徒的臉書來驗證。特別國語教會的信徒更是如此。而如今這些基督徒家長大張旗鼓,反對性別教育,說要自己教導時,請容筆者做個預言:那只是災難的開始。而這些人甚至明日(4/13)還要夜宿凱道來捍衛自己的「特權」。

 

然而,教會比全聯誠實多了。基督徒往往選擇大膽承認「我愛你,但我希望你乖乖聽話或去死」;而全聯卻擺明要你的錢,卻告訴你「要省錢」。

 

歡迎來到真實世界。

 

※作者為醫師、基督徒、自由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