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目擊者Who Killed Cock Robin 知更鳥的悲鳴

Kristin 2017年04月19日 15:20:00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曾經數度對於台灣電影的現況感到失望,有些過於為賦新詞,有些過於晦澀憂鬱,有些又過於消費青春,令人百般無奈的更是由如背稿念台詞的極度不自然對話內容,雖然像《海角七號》、《KANO》等偶有佳作,但無法持續維持一定的水平也相當容易失去信心。總是很想支持台灣電影,但心底往往有個聲音時不時的提醒著自己,不能為了所謂的支持而盲目支持,假使希望能看到更多好的本土作品,勢必得推薦真正優秀的成品,在國際舞台上也能脫穎而出的亮眼佳作。

 

終於又等到一部,程偉豪導演的驚悚新片《目擊者 Who Killed Cock Robin》,雖然個人對恐怖片的通常是敬謝不敏,光是《控制》的駭人程度大概就能陰魂不散的纏繞三天三夜,所以也遲遲不敢觀賞他備受肯定的《紅衣小女孩》,也無從比較其作品的差異和慣性。

 

但此部在抽絲剝繭的鋪陳與非線性敘事的手法上,彷彿讓觀眾也置身疑雲之中,一步一步隨著電影緊湊的節奏揭開整起事件的來龍去脈,層層轉折有條不紊,越挖掘越黑暗,越細看越不堪,這個世界永遠都是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尤其最後的精華鏗鏘有力,力道十足,非常過癮。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其實從預告很難看出來《目擊者》的驚悚程度,故事發展其實就像導演意圖從情節告訴觀眾的,我們很難藉由自己所得知的片面真相就足以斷言或勾勒出一件事情的真面目,特別是每個當事人動機和理由。

 

在導演的鏡頭之下,從一個深夜大雨的車禍現場展開,當時還是公司實習生的小齊因為汽車拋錨,意外成為整起事件的目擊者,乍看之下再普通不過的車禍,隨著時間流逝也讓許多疑團漸漸被世人淡忘。沒想到,在九年之後,一場車禍也陰錯陽差降臨在小齊身上,但此時他的身分也今非昔比,成為一位意氣風發的記者,透過一路打下的人脈關係,他查出自己購入才一年多的二手車,竟然是九年前那場車禍中受害車輛重新拼裝的還魂車。

 

如此不寒而慄的巧合,似乎一切都是繞著他打轉,再度勾起小齊記憶裡當時在事發現場所撞見那兩張滿臉是血的慘白容顏,隱隱約約的不安促使他重新翻開塵封已久的模糊照片,甚至設法拼湊出整起事件的全貌。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但其實小齊所掌握的直接或間接證據相當有限,彷彿像是在河中浮浮沉沉的落水身影,慌亂的雙臂情急之下抓住的木頭就是毫無頭緒的線索,即使是無頭蒼蠅也得理出一個頭緒。

 

在排除許多不可能的假設、掌握幾條微乎其微的線索之後,總算熬至撥雲見日,似乎也看見掩蓋真相的迷霧正在漸漸散開,但不知為何,橫衝直撞執意深究的小齊,雖為目擊者卻也慢慢轉變為當事者的感覺,好像事情的全貌遠在天邊又近在咫尺,總缺少了什麼關鍵的拼圖。

 

隨著峰迴路轉的劇情,雪球也越滾越大,周遭的人一一受到波及,種種關聯千方百計的提醒我們不要相信有所謂的巧合存在,事出必有因,而且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如同沼澤的腐爛與黑暗,真相被塵封起來也許不是因為沒人深究,而是因為光鮮亮麗的表象之下爬滿的全是令人不忍直視的蝨子。

 

 (圖片來源:HubPages、Mama Lisa's World)

 

《目擊者》的英文片名是 Who Killed Cock Robin,也就是「誰殺了知更鳥」或稱作「知更鳥之死」,源自於相當著名的英國民間童謠集,在當地被稱為「兒歌 Nursery Rhyme」,在美國則以《鵝媽媽童謠 Mother Goose》名稱廣為流傳,因其融入時代背景、結合民間傳說與反應現實生活,於全世界都耳熟能詳,童謠涵蓋各種風格,有些童稚,有些可愛,有些殘酷,有些則黑暗,例如〈倫敦鐵橋垮下來〉,還有電影《會計師》裡主角口中念念有詞的〈Solomon Grundy〉。

 

而這首〈Who Killed Cock Robin〉則是透過這首經典童謠背後的寓意,呼應著電影情節的核心,因為知更鳥象徵著良心,卻不幸遭到暴力殺害,其餘的動物則各自代表不同角色,更暗指《目擊者》中每個人心懷鬼胎、各自打著如意算盤,而做出泯滅良心的行為。

 

相當喜歡導演選擇透過這麼一首經典的童謠,融入整起悲劇的情節之中,並穿插知更鳥的意象在電影裡,從一開始就直指故事核心,除了增添神祕詭譎的氛圍,也讓千迴百轉的劇情諷刺人們帶著面具生活,冷漠無情的在社會上行走,殘酷麻木的自掃門前雪,沒有一個人真正為知更鳥的殞落而感到悲傷,就如同這起車禍的發生。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無論劇情走向是否與八點檔有異曲同工之妙的展開,這樣的安排個人相當能夠接受,滿喜歡導演所採用的手法,讓我們能夠跟隨著主角的腳步追尋前因與後果,節奏與鋪陳都精準掌握,一而再再而三的倒帶回到九年前事發當下,卻一次比一次還能窺視更加完整的事實,然而,可惜的是,故事不到最後都不會知道真相有多不堪。

 

有時候如果能讓時間沖淡千瘡百孔的傷疤,最好永遠都讓全貌被塵埃所覆蓋,一個悲劇的發生不會只有一種原因,我們嘴裡總說著從前從前,卻沒有人敢說以後,因為往前進需要勇氣,同時也必須學著遺忘和忽視。看著電影中來來去去的各個角色,不管交情深淺,甚至同床共眠,都依然小心翼翼的戴著面具,沒有誰願意真正將自己毫無保留的攤在陽光之下。

 

這也令人想起了去年所觀賞的義大利電影《完美陌生人》,也許可以說人與人的關係真的過於脆弱,薄如蟬翼,但同時也能解釋成,人永遠都是自私自利。出了車禍,只想到明哲保身,面對職場,最終依然選擇踩著別人的屍體往上爬,看到不義之財,也無法控制自己蠢蠢欲動的貪念,即使人非聖賢足以解釋這些行為,卻依然無法合理化身為人類最醜陋的一面。

 

 (圖片來源:威視電影)

 

最後那令人瞠目結舌的結局,雖然是整部戲最為精華的部分,但那駭人程度已經超越總是不敢看恐怖片的我所能承受的範圍,比《踏血尋梅》還驚悚震撼。

 

許瑋甯的綠葉讓整部作品畫龍點睛,卻更佩服莊凱勛與李淳日益精湛的表現,小齊從社會新鮮人的青澀,到中間力爭上由的執著,與最後昂首闊步的自信,其實整個眼神的轉變是強烈且懾人。身為大導演李安的兒子,在自己父親的有如太陽一般耀眼的光環之下,想必至今的演藝之路是特別艱辛窒礙重重,世人永遠把目光放在父親身上。然而,在這部電影中,李淳所詮釋的阿緯,在看似忠厚老實的外表之下,隱藏的扭曲陰暗人格意外也成為這個故事裡最為令人大吃一驚的轉折,如此徹底完全翻轉的對比,也讓李淳證明了自己的進步和努力是有目共睹。

 

而自始至終,人性總有見不得光的一面,人在江湖總是難以真正出淤泥而不染,所以我們總說聰明是種天賦,但善良,卻是一種選擇。最後那一則意有所指的笑話,與那一抹深不可測的微笑,也許可以說是武裝,也能夠說是一記宣告自己早已脫胎換骨的下馬威,不再是當年受人擺布、涉世未深的年輕小夥子,卻也象徵著知更鳥就此殞落的最後一聲悲鳴。

 

 

上報生活頻道特約作者「Kristin」

東吳中文畢業,英國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國際行銷碩士,喜愛關注時尚、電影、文學、飲酒、運動與旅遊等多元主題。

目前經營部落格【Let Me Sing You A Waltz】,文章以電影與小說的相關心得和知識為主。

關鍵字: 目擊者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