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報人物】歷史由贏家詮釋 姚謙:從藝術品看歷史更客觀

陳怡杰 2017年05月07日 14:20:00
姚謙監製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資訊量大,為向外界解說,長居北京的他停留台灣近月。(攝影:李昆翰)

姚謙監製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資訊量大,為向外界解說,長居北京的他停留台灣近月。(攝影:李昆翰)

「藝術收藏」是條漫長非常的路,但姚謙不打算掉頭回去。

 

台灣第一部藝術典藏紀錄片

 

「幸好只有4個人離席。」姚謙在台灣首部以「藝術典藏」為題紀錄片《一個人的收藏》特映場後接受《上報》專訪,最先提及懸在心中許久的疙瘩,「題材冷、資訊量吃重,一開始擔心試映都一票人看不下。」

 

《一個人的收藏》7個月(2015年秋天至2016年春天兩大拍賣季之間)走訪台中、東京、倫敦、香港、台北、托斯卡納、首爾、新加坡、北京、西安、上海11座城市,記錄楊斌、喬志兵、施俊兆、宮津大輔、Pino Calabresi、姚謙6位藏家與陳文驥、張培力、季大純、馬軻等藝術家訪談

 

這部衍生他2015年書籍《一個人的收藏》而出的片子,由他注資200萬人民幣(約新台幣870萬)發行,掛名監製退居第二線,接受新銳導演徐浩軒為「藝術典藏」詮釋新視角,恍若姚謙身上套著追了20年的川久保玲、2017春季新作明晃晃寫著「The King Is Naked」,審視藝術觀點是透明、看不見,收藏本就是很私人的事,一如「國王的新衣」所示,也許各執己見,但人人有理。

 

「比起商業片,定量資金能支持更多紀錄片新導演。」在金馬獎、台北電影節皆當過評審的姚謙(右),2014年為《他們在島嶼寫作》具名推薦,熟識該系列紀錄片副導演徐浩軒(左),邀他執導《一個人的收藏》。(攝影:李昆翰)

 

夏卡爾的哀傷

 

「我喜歡藝術、服裝設計與唱片公司經歷有關,做藝人跟造型師討論汲取不少知識。」2005年幫江美琪操刀〈我愛夏卡爾〉(Marc Chagall, 俄羅斯超現實主義畫家,畢卡索曾盛讚「20世紀最懂色彩的人」),詞寫著他當年數次無法追價買入夏卡爾作品的哀傷,那時姚謙早入藝海多年,起點是一場意料之外的書店行。

 

1996年姚謙是索尼音樂總經理,一日與朋友相約敦南金融大樓談事,友人被公事絆著要他到樓下誠品打發時間,「當年蘇富比拍賣預售展辦在誠品,裡頭提到劉其偉作品《斑馬》,不知怎的,我隔天就去下這張作品,那是第一次跨入拍賣,也是首次把藝術品買回家。」21年過去,姚謙已入手藝術品500件。

 

延伸閱讀:【上報人物】輝煌之後 姚謙第二人生

 

姚謙(左)自宅收藏從地下室延伸至客廳、樓梯間,宛如住在畫廊裡。(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劉其偉奇遇記​

 

「在那之前,我只從書看藝術品,就跟外界一樣,以為藝術是非賣品,不能買賣只跟美術館相關,要看就到美術館欣賞。那年蘇富比改變我很大。」2003年開始兩岸跑的姚謙,移居北京時再次審視收藏觀念確認方向,也是在那之前,他把收了5年多的劉其偉《斑馬》賣了。

 

倫敦佳士得拍賣會場。(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藝海無垠,姚謙只得取一瓢飲,「所謂『定收藏方向』是希望買收藏品不是只拍回家中掛著,而是給藝術內化進你生活。對我而言,對味預算能承受的座標,是『20世紀受西方影響的亞洲藝術作品』。」

 

收藏座標

 

他稱19世紀透過殖民、教育等方式,西方繪畫藝術開始進入亞洲,「法國殖民越南、荷蘭殖民印尼、日本殖民台灣,每一國都師承有自,譬如日本1854年結束鎖國,大量留學生出國學成輾轉抵台任教,讓台灣印象派雖師承日本,但其實是源自西方的二手印象派。」

 

「中國當時也出現一批留學歐洲的畫家,畫風中西兼融,代表人是林風眠徐悲鴻劉海粟吳作人,當然還有常玉」,姚謙家就擺了數幅徐悲鴻、常玉作品。

 

台中收藏家施俊兆(左)與姚謙。施俊兆(Leo Shi)是全球重要常玉收藏家,曾被知名藝術媒體「cobo social」選為「亞洲百大收藏家」(Asia's Top 100 collector you must know),台灣另有陳泰銘曾文泉入選。(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姚謙認為從藝術品看歷史更客觀,「文字歷史多數是贏家歷史。」

 

補課再補課

 

「劉其偉奇遇記」那年找到第二人生重心,姚謙開始此後「不務正業」的21年,幸好他喜歡閱讀,對藝術見聞瘋狂補課,「常跑台北市立美術館圖書室,有大量陳舊藝術雜誌,非常有趣,不過那時一翻,常被台灣老藝術家作品頂級高價嚇到。」

 

「我又沒談戀愛,也不迷車不炒股,就往這些書冊知識鑽進去看。」什麼時候覺得自己有套藝術知識了?「20多年了,現在也不敢講懂藝術啊。」

 

「藝術是無垠之界,很多內容得學。」(攝影:李昆翰)

 

台灣藝力驚人

 

談起亞洲藝壇觀察,他稱台灣角色奇妙,「日本新一輩很少買藝術品,只剩台灣還在買,促使日本藝術圈與台灣關係維持良好;另一方面,也許因為民族情結,中國自我保護色彩重,於是折衝權衡,『台灣』很巧妙在藝術收藏領域成為日本、中國的公約數。」

 

北京王光樂是中國70後最具代表性藝術家,以2002年「水磨石」、2006年「壽漆」(王光樂福建老家鄉野習俗,人在生前為自己準備棺木,年年刷覆新漆避免棺木風化或蟲蛀)系列作品聲名大噪。(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姚謙另稱台灣後輩「藝力驚人」。

 

「比如台灣藝術家涂維政擅長製造假文明遺跡當創作,你以為在看文物展,但其實是創作展。他的創作套路被叱吒當代藝壇20年的英國藝術家赫思特(Damien Hirst)抄襲,部分台灣藏家還堅稱赫思特才是原創」神情慧黠多智的姚謙難得露出慨歎神情,「可惜國際藝壇畏於赫思特背後藝術經紀勢力,未多重視此事。」

 

姚謙自宅另面收藏。(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共鳴定奪收藏

 

現在能讓姚謙決定「收藏這件作品」,「真美我要買下它」的原因已經越來越少,更多時候是直覺性共鳴。他談起最近日本向他借了梅原龍三郎(曾受教法國印象派大師雷諾瓦)作品出展,「日本老一輩拿出來賣,年輕人也不收藏,最後被我一個台灣人買走。」當時讓姚謙出手的原因,主是考量梅原龍三郎曾是台灣畫壇耆老陳澄波郭柏川老師。

 

姚謙鎖定「20世紀受西方影響的亞洲藝術家」方向收藏藝品多年。(攝影:李昆翰)

 

「梅原當時在台灣帶出幾位畫壇後進,也到過中國當美術評審,歷程流轉跟我有點相像。」在台北家裡,姚謙就把梅原跟陳澄波擺在一塊兒。

 

《一個人的收藏II》?

 

藝術觀點、品味頃刻在變,正如《一個人的收藏》導演徐浩軒所說「若現在重剪,應該又是全新一部。」其實3月在「2017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Art Basel HK)全球首映該片頗受藝壇好評,中國媒體甚至追問姚謙「電影有否第二部計畫?」,對此,姚謙再次笑答「目前沒有這筆預算啦。」

 

2016年香港巴塞爾藝術展街頭宣傳。(牽猴子整合行銷提供)

 

《一個人的收藏》5月12日上映

 

沒有接觸「藝術收藏」場域前,姚謙泰半時間耗在閱讀、看大量電影,他覺得接觸藝術沒什麼不好,「看展覽花不了多少時間,最多一天。」近日,他正瘋狂研讀文藝復興後期「古典大師」(Old Master)西方美術史。

 

新目標:Old Master Painting

 

「古典大師」(Old Master Painting)泛指15世紀文藝復興時期至19世紀中葉畫作,正是全球最受矚目拍賣類別之一,也許他日未久,我們將可聽見跨越時差的某處,姚謙透過「電話競投」(Telephone Bidding)呼噪嚷叫「我買到哩。」

 

撰文:陳怡杰 攝影:李昆翰

 

「樂於嘗試,外界總常以為我很年輕」姚謙坦率笑答。(攝影:李昆翰)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