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溝火花海恢復昔日美景! 強震6年後中國發布遙感監測成果

劉孜芹 2023年06月14日 16:08:00
2017年、2020年以及2022年的火花海水域無人機影像圖。(取自微博)

2017年、2020年以及2022年的火花海水域無人機影像圖。(取自微博)

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空天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自然與文化遺產空間技術中心(HIST),近日發布九寨溝世界遺產地震後的動態變化遙感監測成果,顯示九寨溝區域內的全域植被已逐漸修復,備受關注的火花海也已恢復昔日美景。

 

澎拜新聞報導,2017年8月8日,九寨溝發生規模7.0的強震,遺產地內生態環境品質嚴重受損,為促進九寨溝的恢復和發展,空天院研究員付碧宏帶展開了相關監測專案。在為期3年的研究中,項目研發了九寨溝保護與恢復空間資訊監測系統,建構世界遺產保護與管理國際科技諮詢和培訓平台,為九寨溝的保護管理提供重要科學資料和技術支撐。

 

 

遙感影像分析顯示,九寨溝在2017年、震前的植被覆蓋區占全區總面積的82.11%,震後植被覆蓋區占比降為79.91%。隨著震後恢復重建的開展,2020年以及2022年的植被覆蓋區占比分別升至81.07%以及80.91%,植被覆蓋度接近震前水準。

 

 

火花海是九寨溝遺產地的重要遺產點,也是研究團隊的監測重點。遙感影像顯示,經過災後恢復重建,火花海潰決區鈣化壩已完成修復,其水體也基本恢復,已於2020年10月重新對外開放。

 

付碧宏表示,從2022年7月無人機獲取的影像可見,修復後的火花海壩體穩定,上游來水充足,水體清澈,周邊植被基本恢復,已逐漸恢復昔日美麗。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