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沙皇」康貝爾獲提名出任美國副國務卿 6次訪台、對中國立場強硬

劉孜芹 2023年11月02日 09:10:00
康貝爾(Kurt Campbell)獲提名出任美國副國務卿。(美聯社)

康貝爾(Kurt Campbell)獲提名出任美國副國務卿。(美聯社)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日提名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出任國務院第2號人物、副國務卿。有「印太沙皇」之稱的康貝爾是美國重返亞洲,以因應中國擴張影響力的強硬派,獲得拜登提名,凸顯雖然中東局勢動盪,但美國仍優先考印太事務。

 

路透社報導,根據白宮新聞稿,拜登上任以來在白宮主導亞洲政策的康貝爾,將接替7月退休的雪蔓(Wendy Sherman)擔任副國務卿。這項任命案須要獲得參議院確認,而他所屬的民主黨在參院占有些微弱多數。隨著中國擴張影響力,美國比過去更重視亞洲政策,康貝爾擔任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期間,對中國立場也十分強硬,受到共和黨人歡迎,預計這項任命案不會受到阻撓。

 

 

康貝爾是重啟「四方安全對話」(The Quad)的關鍵人物,開闢美國、日本、澳洲、印度溝通4國的管道。他也在建立「澳英美三方安全夥伴關係」(AUKUS)中扮演要角,與倫敦和坎培拉當局達成具里程碑意義的協議,讓澳洲得以採購搭載美國高度敏感技術的核動力潛艦艦隊。

 

康貝爾也致力加強美國與亞洲、歐洲盟友及夥伴合作,推動日本與南韓對二戰「徵用工」爭端達成和解,並促成日韓領袖8月在美國大衛營(Camp David)與拜登舉行歷史性峰會。知情人士曾表示,康貝爾若出任副國務卿,會優先考慮亞洲政策,對亞洲以外事務也將發揮影響力。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日前報導,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亞洲專家古柏(Zack Cooper)表示,康貝爾是白宮推動許多亞洲政策的「驅動力」。古柏表示,如果康貝爾轉任副國務卿,將讓國務院在機構之間的討論中發揮更大影響力。

 

康貝爾從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轉任副國務卿雖是晉升,但國家安全會議(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在對中國和印太政策制定方面有著較多核心影響力,有些盟友對他離開白宮感到緊張,不過其他人則強調,他將會有一個更大的公開平台,能讓他在政策辯論中保有充分影響力。

 

 

 

康貝爾也曾與吳釗燮與顧立雄等人面對面會談。吳釗燮與顧立雄於2月21日首度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與雪蔓等國務院、國防部與白宮國安會官員舉行閉門會談時,康貝爾就是與會成員之一。

 

康貝爾過去至少6次訪台,與總統蔡英文、前總統馬英九及陳水扁都曾見過面。2013年初,康貝爾卸任亞太助卿一職後,馬英九曾於當年10月在總統府親自頒贈「特種大綬景星勳章」,感謝他為美台關係發展所做的貢獻。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