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美軍進駐黎凡特地區背後意義

歐瑋群 2023年11月09日 00:00:00
美國派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航母打擊群前往鄰近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展現對以色列的支持。(美聯社)

美國派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航母打擊群前往鄰近以色列的東地中海,展現對以色列的支持。(美聯社)

從文化上來看,伊斯蘭世界事實上是分裂的區塊。過去的鄂圖曼帝國一塊,波斯一塊,中亞一塊、東南亞一塊。而現在的阿拉伯世界則是在鄂圖曼解體後從帝國獨立出來,光這一點,泛阿拉伯與波斯就是不同的系統,所以無法一概而論。

 

以阿拉伯世界而言,去看阿拉伯諸國從鄂圖曼裂解後各自獨立的過程,來自漢志與內志的領導階層是懂西方甚至親西方那一套的,又因為盛產石油,西方的工業更將阿拉伯帶向資本主義與世俗化,革命前的伊拉克,現在的沙烏地、阿聯、約旦、巴林、卡達都是。這情形甚至在伊朗、阿富汗革命前都是同樣情形。而同樣是伊斯蘭世界的東南亞、土耳其當然就更世俗化。

 

因此,去看伊斯蘭世界的衝突,首先要判斷的反倒不是教派與種族。而是應該先區別各陣營世俗化的程度如何?世俗化的程度能決定資本主義該走到什麼深度?自然也能得出對西方的態度。而泛伊斯蘭世界中最大的爭執點,自然就是圍繞在世俗化程度與否這核心議題上,而這也是各國建立政權最關鍵的基礎。以土耳其為例,建國之初,凱末爾就確立了世俗化國家的基本國策,而東南亞的印尼、馬來西亞,更不用說,自殖民母國獨立後就是走資本主義的世俗化路線。

 

但因為中東泛伊斯蘭社會教育不普及,所以給了野心家機會去搞恐怖運動,甚至奪取政權以消滅這種世俗化的現象,從革命之前的伊拉克、伊朗、阿富汗到現在葉門、敘利亞、黎巴嫩都是,而巴勒斯坦就是這種現象集結種族與信仰衝突後的總合,因此將以巴間衝突光簡化成民族、宗教間問題仍不足以解決巴勒斯坦的基本國策選擇現實,所以才會有哈瑪斯驅逐同是伊斯蘭信仰的法塔赫政權事件。

 

問題再拉到更遠的馬來西亞的示威運動,成因當然是更複雜,那有他們國內政治鬥爭的操作,伊斯蘭信仰向來是馬來西亞政治動員的工具,真要他們放棄資本主義,走向伊朗的神權政治,恐怕也沒人會附和。

 

所以以巴衝突背後絕對不是種族與信仰衝突如此簡單,而是對世俗價值選擇取向的判斷,而這也給了強權意識形態在此權力運作的場合。從此點來看美軍以航母戰鬥群及陸戰隊進駐黎凡特地區;埃及、沙烏地分別採用美式武器陳兵邊界與協防領空。就能理解美國此舉表面上是協助以色列,事實上則是幫卡達、沙烏地阿拉伯、埃及、約旦、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這些非神權國家對抗極端恐怖份子,以避免國家政權遭到顛覆。事實上哈瑪斯除了在離凡特北邊的敘利亞,黎巴嫩惡搞外,也對這些國家蠢蠢欲動,而這背後主導者就是伊朗,長期而言,伊朗才是阿拉伯世界大家共同敵人。當然伊朗背後也有中俄的影子,美軍此舉更是幫美國震攝這些國家,讓他們不敢在俄烏戰爭後更輕舉妄動。

 

※作者為民間企業法務專員

關鍵字: 黎凡特 世俗化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