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評:台灣外交人員為何而戰

主筆室 2017年06月16日 07:00:00
我駐巴國大使館外交人員最後撤旗儀式。(美聯社)

我駐巴國大使館外交人員最後撤旗儀式。(美聯社)

中華民國和巴拿馬結束長年邦交,對於國與國之間友誼過度擬人化的分手情緒和傷感,在所難免。但此刻最不知如何自處的應該是台灣第一線外交人員。在國家地位長期於國際間模糊不清下,中華民國(台灣)外交官始終是角色相當難拿捏的國家公務員。一如多有外交人員在接連打擊下慨言:現在外交真的很難做,花錢宣傳,請友邦在國際場合幫我們講話,有人罵是亂花錢;邦交斷了,有人罵外交工作辦事不力;發表斷交聲明,有人嫌聲明換湯不換藥;對中國打壓強硬回應,有人說破壞兩岸關係;對中國展現善意,又有人認為是出賣主權。

 

外交是內政的延伸,台灣內部的政治意識,便也伴隨不同的外交人員延展至國外。淺白的區分,此刻外交系統就像所有公家機關一般,比例或有高下,但同樣有著「深藍」、「淺藍」、「淺綠」、「深綠」之別。只是,對任何一位外交人員來說,在國際上面對中共打擊和壓迫的程度、內容、方式,皆無差異。陳水扁時代,乃至馬英九時代,及至蔡英文上台,中國外交戰略上圍堵台灣一直有著高度的一致性,而終極目標就是為實現:「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豈止要中華民國(台灣)「零邦交國」,還要將其「趕出所有國際舞台」。

 

問題就在於,遭遇的打擊是一致的。但起於不同政治意識的外交人員,對打壓的解讀卻會有所不同,從而導致了中華民國的外交應對,經常因地制宜、因人而異,或者因人廢事。視角拉回,一個組織中對「國家利益」和「自我定位」遂出現各種視情況而定的解釋,其腳步節奏焉能不亂。

 

如有外交人員堅信自己是「中華民國外交官」,則他在國際上的表態,自然就是在他國土地上創造「兩個中國」,惟實際情況是,縱然有所謂「九二共識」,即便非關主權身分的國際會議,只要有中國官員在場,我方外交人員一樣難保被請出場的命運,從來不會是中國官員被請出場;又或者捨中華民國於不用,言必稱台灣,在中國「一中原則」的縫隙下尋求展現,則中華民國外交官對外舉措,已然就是台獨,但又不能承認;第三條路就是我們最熟悉的,中華民國、台灣都不提,而以其他名義(稱)在國際場合現身,如此,卻又一步步滿足中國於國際上所打下的「一中」基礎,並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為兩岸唯一代表,實現其台灣沒有存在必要的心願。欲求「中華民國外交官」而不可得,「台灣外交官」亦不存在,夾縫求生,我們多是在妾身不明下緊張兮兮和他國打交道,成果優劣,有時確實有賴運氣。對內怎麼做都會被罵是一回事,對外怎麼做都可能失分,這才是外交難做之所在。

 

和巴拿馬斷交,前駐美代表沈呂巡回應表示,「這證明過去馬政府進行外交休兵是很有道理的事,外交休兵還爭取到許多國際空間以及多國免簽證」。這便是沈呂巡一類外交人員的見解,即把條件交換下的台灣參加WHA(無視需要經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同意),以及把長期性努力的免簽證措施都當作短效外交休兵的政績。

 

然於此同時,台灣駐外代表被拒於多個正式國際會議之外(有時是很粗魯的被中國官方下令主辦單位趕出我方人員),外館人員簽證國籍欄被改行標註成「China」(因為駐在國被中國要求必須遵守一中原則),就連諸多國外飯店旅行社也接續依照ISO3166國碼編組列表,在台灣國名(Country names)部分,將我們列為中國的一省(TAIWAN, PROVINCE OF CHINA)。過往和他國之間,彼此往來上的彈性權宜,其實除了檯面上用以裝飾性兩岸和解的舞台外,其他對台灣同樣具有實質意義的國際交流,從官方到學界再到民間,遭遇已可謂全面緊縮。(這實和中國經濟力量愈強,影響力愈大有關)

 

而另一位資深外交官歐鴻鍊也在斷交事件之後接受訪問表示,「自去年520以來,北京逐步緊縮我對外空間,重點在於『大陸要在國際間落實一個中國原則』。並說「從去年世界衛生大會(WHA)予我方的邀請函加註聯合國2758號決議文,就是提醒台灣一中的重要性,以後在不同國際組織,北京都會凸顯這點,不會留給台灣模糊參與的空間。」其說法無疑真實無欺,但不知是否年紀太大,記憶不清,還是那是屬於「卸任外交官的外交辭令」,因為他的「自去年520以來」之時間序,顯然又昧於事實。

 

果真如此,馬政府時期又何必時不時要各外館回報「兩岸關係和緩下之外交成果」,而又何以當時許多第一線人員需要為此大行作文比賽?陳水扁時期,曾於外交部網頁創立「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輪到馬英九主政,此網頁便空白了8年。這回有人嘲諷游錫堃「中華民國邦交國少時,台灣邦交國就會出現」非常阿Q,馬政府直接槓掉「中國大陸阻撓我國際空間事例」網頁的作法,不也是另一形式的自欺欺人。

 

很顯然,這一類外交人員的「國家利益」,便是在如此的基礎上自我洗腦並對內宣傳。而後,蔡英文上台,有負責國際傳播事務者,逕自要求外交部文件對國家簡稱「華(中華民國)」一詞改為「台(台灣)」,並通令外館爾後外賓來台,再從馬政府時代的「訪華」改為「訪台」。結果該人因非經授權擅自判行公文,違反外交部分層負責規定而遭降職。此行政懲處,另方面則再次顯露了即便有國家主權象徵的外交部,在國家定位上一直以來多有矛盾之處。且對國家利益的著眼,其實並不盡然相同。

 

這「並不盡然相同」,放在其他政府機構或許問題不大,但在外交部之內,就不是簡單以「無涉黨派、行政中立」就可解決。它還牽涉到駐外人員對外的戰略、戰術和立場維護,進,進到甚麼程度,守,守在甚麼位置,退,退到哪條底線。顯然,20個邦交國和上百個駐外館,標準是無法一致的,與駐地關係好和關係差的外館,標準也會有所不同,深藍、淺藍、深綠、淺綠的外館館長,也各有不一樣的捍衛國家利益準則,遑論政權輪替所造成的「內部心態衝突」。

 

歷經陳水扁時期予人膽顫心驚的「烽火外交」、馬英九治下自欺欺人的「外交休兵」,蔡英文所處的台灣外交環境,已然是座滿覆冰層的火山。勢無轉圜,第一線的外交人員,更需想清楚到底為何而戰。

 

【台巴斷交延伸閱讀】

●若川普刻意騰出後院 台灣將面對更大危局

社評:中國用斷交摧折台灣民心

●蔡英文:台灣在威脅下絕不妥協

出訪巴拿馬圖輯

●巴拿馬藉機向台索「無上限空白支票」

●民進黨:​兩岸關係雪上加霜

●陸委會:中共要為破壞台海和平負全責

●蘇嘉全:仍有堅定支持我國的友邦

●王毅:歡迎巴拿馬加入一帶一路

●總統府:將重新評估兩岸情勢

●外交部:今天不撤旗

●即日全面停止援助巴拿馬

●中巴簽署建交公報

●巴拿馬10:35宣布與中國建交

●呂秀蓮曾預言可能會斷交

●中國:理所當然,大勢所趨

●蔡英文、馬英九都吃過悶虧

細數巴拿馬與我多變的外交關係

 

【熱門影片推薦】

●菲律賓求美協助打擊IS? 杜特蒂:沒這回事

●Uber爭議不斷 CEO將被迫休長假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