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郝明義先生 台北當初就是這樣走過來的

吳唯塵 2017年06月18日 00:00:00
重大建設會帶動人口和經濟發展,台北當初是這樣走過來的,不論是看眼前還是未來效益,也總該輪到建設其他區域了吧?(攝影:葉信菉)

重大建設會帶動人口和經濟發展,台北當初是這樣走過來的,不論是看眼前還是未來效益,也總該輪到建設其他區域了吧?(攝影:葉信菉)

針對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各界已有諸多的討論,日前郝明義先生與一批新創業者發起〈為什麼需要全面檢視前瞻計畫〉記者會,針對前瞻計畫提出諸多批評,但是我們必須攤開檢視,郝明義先生等人的訴求,有沒有足夠之正當性,抑或只是以公民參與、審議民主為大旗,形成另一種專家的威權主義。

 

郝明義先生說,前瞻計畫沒有經過行政院院會通過,但在行政院網站上很明顯寫出,前瞻計畫經行政院第3541次院會決議後通過,不知道這些專家和業者,是不小心看錯、漏字,還是不懂政府的決議程序?

 

再者,《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只是確立一個原則,核定計劃書則是確立大致上要推動的建設方向,但不代表最終的定案,對於各縣市想要具體實行的項目,仍保留很大的彈性和討論空間。草案中規範不論是中央還是地方,編列預算都須經由國會或議會審議,何來「預算編列草率之說」?

 

關於決策倉促的質疑,郝明義先生說:「桃園台鐵968億的計畫不到300字,相當於每個字值2、3億」,但事實上依據交通部公開的報告書,桃園鐵路地下化的報告書高達750頁,各項政策也都經過長期的發想和討論,不知道這些「新創界人士」、「社會賢達」,總是標榜新創和開放,但是卻連資料查證的基本能力都沒有?

 

這些專家說,前瞻計畫只著重軌道建設,他們舉台北為例,指出「台北的人口數不是其他地方的人口所能比擬,各地不該複製台北的模式。」這些專家依然是以天龍人思維在看台灣,因為台北人口多,所以才需要捷運,其他人少的中南部縣市就不需要,但殊不知今天台北捷運會有這麼大的運量,也是靠軌道建設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1988年淡水線動工的時候,淡水人口不到8萬人,今天已是當年的兩倍;1990年大台中人口約160萬,現在已超過277萬,加上鄰近的彰化將近400萬;高雄市人口也有277萬,均超過台北市的260多萬,請問這個人口數會「不是台北可以比擬的」嗎?重大建設會帶動人口和經濟發展,台北當初是這樣走過來的,不論是看眼前還是未來效益,也總該輪到建設其他區域了吧?

 

目前世界先進國家正積極以公共投資來帶動國內經濟成長,南韓新任總統文在寅宣示,將再追加預算11.2兆韓元預算,以兌現優先提升就業和所得的承諾;日本在2016年8月通過28兆日圓的「經濟對策」,加速興建磁浮中央等新幹線及強化震災等計畫;美國總統川普公布,未來10年將投入2000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以改善美國停滯、落後已久的基礎設施。

 

美、日、韓都是先進國家,本身的基礎設施已經很完備,但他們仍積極投入基礎設施的再造與更新,那許多地區更為落後的台灣,更該要加速去「趕進度」。提升中南東部、離島的交通建設,以公共支出帶動數位、綠能產業轉型,同時做好預防極端氣候的準備,這都是台灣當下刻不容緩的議題,期盼外界不要繼續在「前瞻」名詞上糾結,讓公共政策回歸實質內容討論,而不是刻意拼裝資訊,用各種修辭來混淆視聽,以凸顯自己身為專家的天龍姿態,這對台灣下一代的發展必沒有任何幫助。

 

【延伸閱讀】

●王健壯專欄:蔡英文當之無愧「拗女士」

●郝明義、魏揚發動「全面檢視前瞻計畫」 不到一天連署破1500人

內幕/民視、三立罵翻前瞻

小英便當會再提「前瞻」

●投書:郝明義先生,年輕人並不全部反對前瞻

 

【熱門影片推薦】

●電視版「蝙蝠俠」主角辭世 探照燈致敬

●日本頒新反恐法 侵人權激惹民怨

●法國高科技音響快閃來台 音頻振動超療癒!

 

※作者為智庫研究人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