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SO、二創是言論自由 只有威權國家才禁止

戴瑜慧 2024年01月08日 07:00:00
民進黨原預計公佈的「國民黨架空台灣」和「包租公真侯康」2支電視廣告,遭控違反著作權法,並喊話媒體若上架播出,將提起刑事告發並請求損害賠償與遞狀控告。(圖片截至民進黨網站)

民進黨原預計公佈的「國民黨架空台灣」和「包租公真侯康」2支電視廣告,遭控違反著作權法,並喊話媒體若上架播出,將提起刑事告發並請求損害賠償與遞狀控告。(圖片截至民進黨網站)

總統大選進入最激烈的倒數階段,各黨每天推出競選廣告進行宣傳戰。但除了廣告效果的競爭外,也出現阻止對手廣告露出的競爭手法。民進黨原預計公佈的「國民黨架空台灣」和「包租公真侯康」2支電視廣告,由於廣告擷取使用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和趙少康「民主要制衡、政黨要輪替」影片片段的4秒內容,以此進行二創反諷。遭到侯競辦搶先聲明影片違反著作權法,並喊話媒體若上架播出,將提起刑事告發並請求損害賠償與遞狀控告。

 

民進黨則斥責侯友宜威脅媒體、要求下架的手段如同過往威權時代箝制言論自由的警總。受委託的律師黃帝穎則主張該支影片符合《著作權法》65條的合理使用範圍。其目的是「詼諧仿作」,與原作不同,不會產生替換性效果。片段來自對電視機翻拍,也是很多媒體的引用習慣。

 

 

雙方陣營並都拿鄭南榕借題發揮指責對手才是箝制言論自由的人,民進黨藉此再次強調侯友宜是當初帶隊抓鄭南榕的人;國民黨則反擊「你們應該去跟鄭南榕下跪道歉,請求原諒」。但此議題的核心焦點,即二次創作、KUSO、惡搞,卻在雙方互罵中消聲了。

 

在網路時代,由於人人都可以是prosumer,即同時是媒體的使用者和創作者,因此出現眾多運用大量媒體素材,進行意見表達的各種文化行動行為。例如2020年知名的奶茶聯盟就大量運用謎因梗圖(meme),例如蝙蝠俠的符號就被配上標題「這代表晚餐時間到了」,在新冠疫情期間搏君一笑成為經典。這類文化創作類型手法眾多,例如模仿原作進行「戲仿」(parody),達到好玩效果。或是「評論時事」(commenting on current events),例如美國知名政治諷刺評論節目如Saturday Night Live(週末夜現場)或The Daily Show,就會運用大量的時事影片,當批評主流媒體針對某項主題的報導形式時,就必然會引用CNN或FOX的某些片段,然後由主持人以此進行討論。或是「諷刺」(satire),改動原作,進行諷刺;或是運用更多的媒材與媒體科技進行「拼貼」,例如動畫製作政治人物的演講或唱歌,如小布希唱出代表和平寓意的約翰藍儂的名曲Imagine。

 

由於這些二創或惡搞的重點常常在於創意性的表現諷刺,成功者也往往引發病毒式的傳播。

 

但也因此引起被諷刺的對象或採用的文本的不悅,想要禁止之。例如中國著名紅色歌曲《黃河大合唱》,因其作為一般人民耳熟能詳的文本,因此常被作為二創的作品。例如在新年晚會上,員工們改寫歌詞,描寫社畜生活的不易,再融合文革時期的跳唱,因充滿幽默意味與引發社會共鳴而使影片流傳甚廣。但卻也遭來原作曲者冼星海的女兒冼妮娜的討伐,並且扣上侮辱中華之魂的大帽。不僅諸多二創作品被下架消失,並訂定諸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中共也在2021年6月1日進一步嚴修《著作權法》,要求短視頻製作必須「先授權後使用」以達到產業「淨化、優化」,但現實世界是個別網友鮮少可能獲得一對一授權。中國政府自2007年後,每5年製作一首針對香港的宣傳歌曲,如《始終有你》;也往往引來惡搞版本。但此現象自2020年國安法通過後引發寒蟬效應,人民不敢針對2022年宣傳歌曲《前》進行惡搞。但是否真的意味香港社會向前進呢?此噤聲現象更說明了實際現象。

 

        

大選之前政黨競爭白熱化自是當然,但在競爭手段上,應清楚所主張的論述,是否符合現實社會發展。把二創、惡搞視為侵害並欲加以禁止,在國際上實只有威權國家才傾向此作法。故政黨在競爭時,亦應審慎思考所言所主張。

 

※作者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系副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