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奈與族人夜宿凱道抗爭超過120天。(吸菸有害健康。攝影:葉信菉)
「機會有兩種:一種是偶然碰上、一種是自己創造。無比艱難之時,我們必須創造自己的機會」(西鄉隆盛)~《菊花與劍》
「我們3個人決定來台北抗爭時,就沒想過退場。」歌手巴奈.庫穗(Panai Kusui)、那布(Nabu Husungan Istanda)與前原民台台長馬躍.比吼(Mayaw Biho)不滿原住民族委員會2月18日公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將傳統領域範圍排除私有土地,2月23日開始於凱道夜宿抗爭,活動百日當天(6月2日)遭警方趁大雨滂沱強行拆除,轉至公園路、常德街口夜宿繼續訴求。
抗爭逾120日
「街頭生活4個月,上廁所去捷運站使用,盥洗趁中正運動中心營業時去洗,有時太熱,我和那布有買一條水管,會去二二八和平公園公廁,把水接進殘障廁所洗冷水澡。」每天大約7點起床,巴奈等人把帳篷寢具收好,騰出捷運出口人潮所需走道,開始與警方對視而立的1天,這樣的日子,已持續120天。
睡前巴奈與那布、馬躍等夥伴會開小組會議,凌晨1點捷運站燈光熄燈,只剩台北街頭路燈亮著,不過維持在旁看守的6名員警,一直24小時輪班持續。
彷彿沒有盡頭的等待,轉至捷運出口處駐紮,人潮來往很多,但似乎不太注意這群人在做什麼,「目前什麼成果都沒,唯一有進展的,就抗爭天數一天天增加」巴奈說。
凱道上的Panai
4月10日,巴奈在凱道發表睽違9年的EP《凱道上的稻穗》(稻穗,阿美族語Panai的意思),從錄音到拍攝封面,破天荒都在凱道完成,當中特殊的與何欣穗重唱一首她22年前寫下的〈更好的理由〉。
「1995年寫這首歌時,我27歲還寄居台北,不斷給自己喊話,即便住在都市裡,只要手牽手唱歌,還是可以勇敢,自己要有勇氣面對困難」,「跟現在有點像,凱道抗爭時想著要唱什麼歌,那時也不知道會待凱道多久,就想給自己喊話『勇敢吶』」。
「駐紮時沒想過會超過120天,不過去想也無意義,蔡英文執政了不起3年、最多7年嘛」。
「我不管了」
對政府對口態度,巴奈抑鬱不平「姚人多(總統府副秘書長)已經毫無誠信,5月2日在凱道第1次被驅離,有共同朋友開始牽線聯繫,最慢在5月30日端午連假前(本文受訪時間為6月16日),都仍和府方保持聯繫,共同朋友要現場這邊趕快討論共識,決定要不要進總統府談,姚人多也知道我們正在討論,沒想到連假後第3天(6月2日)突然派員警把我們清了,姚人多另叫朋友轉述『我不管了』」。
巴奈認為,權利要先被主張、主張完成才能定義,定義完後再交立法議決,「現在卻以沒有法源,否認『傳統領域』定義,這是錯誤命題」,她強調「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下稱原轉會)3月20日早做結論,「原住民傳統領域生活空間是完整的,不分公、私有地,但這樣一個組織做了決議,組織本身卻不像『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原轉會沒法源、沒預算、沒調查權,根本動彈不得」,「人是一直生活在土地上,統治政權才是不斷更迭替換,歷史軸拉長,部落聲音才聽得見」。
我的傳統領域記憶
對「傳統領域」劃設正義的追求,巴奈以她與夫婿那布的故事為例。
「那布是布農族(Bunun),母親原本住內本鹿部落(Laipunuk,台東、高雄、屏東三縣交界),1941年時因日治時期強制實施移住政策,被迫轉往現居的巴喜告部落(Pasikau,卑南族語『竹林』意思,又稱桃源部落),但那反而是我部落的原居地,就是我們原來的生活空間,我們的傳統領域」,「至今部落裡80歲耆老仍可清楚指出,年輕時都在巴喜告何處採集,又在哪邊舉行祈雨祭」。
「若不是我後來嫁給那布,回到巴喜告,我與自己部落母體文化,根本連結不起來」,「這是我們堅持原因,先做好傳統領域定義,部落與部落間才可重新協調,如何重塑原居空間,不是被行政區整個劃開,斷裂部落長年母體文化」。
巴奈質疑,外界都知道原民會2002年至2007年所做「傳統領域調查成果」,公布原住民傳統領域面積約180萬公頃,「遠高於2月《傳統領域劃設辦法》提出的80萬公頃,到底為何排除私有地?100萬公頃去哪?原民會為何自我限縮?」「若一開始『傳統領域』定義就錯,命題誤植,答案怎會正確?」
部落內壓力
但一切努力,巴奈並未獲得多少部落奧援。
「動員部落?族人習性很不喜歡抗議,就算有經費租遊覽車北上,族人也不喜歡」,她描述起仍很傳統的權力運作觀,「部落權力仍是傳統的『上對下』,高位交辦事情給底下人做,像這樣在街頭抗爭,直接由下往上對抗國家權力(原民會主委、總統),其實部落不喜歡,覺得姿態很醜」。
「官員來部落,族人習慣要端最好的給他們,因為他們是上面的」,在凱道這幾個月,即使沒有族人白目的叫他們撤離,「但我們很明白他們想法」。
他們是上面的
「可是我們這一代是受民主教育,對『權力』認識已經不一樣。」巴奈觀察,部落因為導入「選舉」制度,傳統權力早形同虛設(指以前部落內部傳統選舉,與國家體制無關的那種),只是對「民主」觀念真的還在初步學習,「部落觀念還是很封建,在投票制度下,有時不因為你對事情理解而票投給你,而是因為你是親戚,有時就買票啊,類似漢人鄉下一樣」。
「但相對於漢人,我們原住民又太保守,部落跟大城市是不一樣的,僅僅9年前我們在台東推廢核、反核運動時,我們在部落談核廢料,都小心翼翼『談得很溫柔』,怕族人一不想聽,馬上走人」。
回顧巴奈歷年,從台東美麗灣飯店開發案、反核廢料、聲援阿美族刺桐部落傳統領域、支持樂生等,「所以像你們3人這樣比較『覺醒』的仍算少數?」巴奈像相準一顆好球揮棒一樣得快速回應,「我們就是很黑啊,在部落早就黑掉了」。
沒有人聲援,我們還是對的
她向《上報》記者秀了LINE上的族人群組,大部分人不對公共事務發言,如上月同婚釋憲(大法官釋字748號)通過,群組內挺同人士不發言,反是「台灣要毀了」這樣訊息在群組竄。
「群組也不討論傳統領域?」
「對啊」
「那妳不是很灰心?」
「我本來就知道了,這沒關係」
「我們不是有部落強力後盾,比如部落決議『OK,你們3人出來代表喊聲』,而是獨自努力」,「從以前到現在,國家持續犧牲原住民,但族人好像看不見」,巴奈理解,個體明確意識自己權益受侵害一定需要時間,但權利不可能從天而降,一定得早先爭取,「不能因為聲援人少就不爭取,除非那是錯的」。
邏輯一統,巴奈還是那句,「我不會因為人少,就不做該做的事,沒有人聲援,我們還是對的,如果理念是對的,我為什麼要擔心我的行為是錯的呢?」
咫尺天涯
晚間十點,南陽街下課的學生魚貫穿過二二八和平公園,走下抗爭現場旁捷運入口準備返家,比起白日車馬如龍、熙熙攘攘的嘈雜,夜裡人往車流消逝,都市氣味減低大半,遠遠看著巴奈、馬躍帶著朋友古調傳唱才顯現的放鬆笑容,那在抗爭現場的身影,怎霎時有種在山林部落的誤覺,「這是首都捷運站的夜晚?他們是為何而來?」
凌晨離開現場,偶然抬頭,街口一張路標牌清楚寫了「向前,距總統府400公尺」,僅僅400公尺,目前還是關山迢遞、咫尺天涯。
撰文:陳怡杰 攝影:葉信菉、李昆翰、李隆揆、陳品佑 影音:楊哲維
【熱門影片推薦】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