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美國的衰退不該怪罪全球化

徐子軒 2017年08月09日 07:00:00
美國經濟並非不佳,而是分配不均,可說是資本主義造就的惡果,卻荒謬的要民主與全球化來承擔。(湯森路透)

美國經濟並非不佳,而是分配不均,可說是資本主義造就的惡果,卻荒謬的要民主與全球化來承擔。(湯森路透)

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教授吳國光近來出版了新書,書名為對抗民主的全球化(Globalization against Democracy),副標為資本主義勝利後的政治經濟學(A Political Economy of Capitalism after its Global Triumph)。眾所皆知,吳國光曾為中國人民日報編輯,後參與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工作,也曾撰寫部分中共13大報告,被視為是趙紫陽文膽。六四之後出走海外,落腳並執教於加拿大。他的觀點代表部分中式自由主義,值得一探究竟。

 

對起於美國的全球化,吳國光主張中國是最大受益者。因為資本主義不一定非民主不可,中國的崛起顯示權威主義更能提供資本追逐利潤的環境。申言之,資本喜愛權威的有效管制,即是將國家的手伸入市場,把成本壓到最低。如此產生了國家資本主義的混合市場,逐漸取代自由主義的市場。

 

美國由於必須對選民負責,受制於資本,深陷全球化的「弊病」。而中國則以國家力量干預市場,反倒避免這種弊病。但這種情形發展下去,必將損害現有的國際制度與民主。

 

總體來說,吳國光的論述大致合乎邏輯與常識,不過還有需要商榷之處。首先是,全球化之所以走到民主的對立面,不完全是資本主義所致,還包括複雜的文化與社會因素。對世界各國,以及美國政經菁英來說,全球化是一種美國化的權力分配過程和結果。像是二戰後,由美、英主導世界復興,在海洋法系的原則上建構了各種的貨幣、貿易等秩序安排,也被稱為是盎格魯薩克遜化(anglobaliztion)。

 

隨著冷戰格局確立,往昔的德、日等敵國都已納入西方民主陣營,以美國為首的基督教世界主義文化,不斷將民主自由思想與制度向各地推進,故被稱為是全球拉丁化(globalatinization)。

 

這些顯然都不是強調亞洲價值、中國特色,或伊斯蘭聖戰等國家與族群所能欣然接受的思維。於是先有日本第一,後有北京共識,乃至於不定時的炸彈槍擊等挑戰,但均難以構成全球(美)化的致命傷。

 

因為中國早開始強調儒教民本與社會主義結合的民主,戰後的阿富汗、伊拉克等地也已開始選舉,不自由的民主制度仍然會向前行。真正問題在於美國自身的缺位,也就是放棄擔任全球規則守門人的職務。或基於經濟衰退,美國民眾再度選擇以孤立看待世界、敵視他國,其實美國經濟並非不佳,而是分配不均,可說是資本主義造就的惡果,卻荒謬的要民主與全球化來承擔。

 

更有甚者,要知道規則和霸權相輔相成,霸權擬定並維持規則,規則回過頭來掩護並穩定霸權。美國雖然刻意放棄規則守門人的身份,但卻對於一體兩面的霸權身份念茲在茲,這就會讓全球化經濟綁安全的共識受到挑戰。目前正值中國向美國發起挑戰,意圖充當全球領袖,但迄今中國不能也不願提出令人信服的新願景。當體系失去主導者、規則傾頹、民主精神喪失,國家行使霸權的依據便是資本的損益考量,世界將加速無序與不安。

 

※作者為 LUCIO策略總監

 

【小編推薦】

●不可不知的華人第一 Battle MC:歐陽靖

葡萄牙同志影集告訴你什麼是熊族

 

【熱門影片推薦】

●到花蓮三棧溪跳水消暑吧!

●俄羅斯51克拉巨鑽首度網路競標

●阿富汗國安問題持續升溫

關鍵字: 全球化 美國 中國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