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學習古文不是要「領航」中華文化

主筆室 2017年09月01日 09:10:00
馬英九説,減少文言文的比例,是在開時代倒車。(圖片取自Tvbs)

馬英九説,減少文言文的比例,是在開時代倒車。(圖片取自Tvbs)

馬英九在臉書回憶當年他與母親秦厚修研讀古文的過往,他說,小時候他媽媽每晚教他讀古文,從春秋的「鄭伯克段於鄢」,到「桃花源記」、「滕王閣序」,總是先朗讀、背誦再抄寫。三年前他母親生病時,兩人回憶起這段過往,於是在醫院裡比賽背誦「桃花源記」,也寬慰了病榻上的母親。回憶這段「桃花源」後,馬英九接著說,台灣在國際社會要做「中華文化的領航者」,減少文言文的比例,是在開時代的倒車。

 

馬英九的這段故事,寫得詞真意切、相當感人。不過,如何把小時候向媽媽學習古文的過程,直接連結到「作為中華文化的領航者」、「不該減少文言文比例」,這顯然有邏輯上的斷裂。姑且不談「台灣是否要做中華文化領航者」這個大命題,為何高中生的國文課本多習一些文言文,就能夠「領航中華文化」?也是讓人一頭霧水。

 

從課綱爭議、中國文學與台灣文學的分野,到教科書裡文言文與白話文的比例,台灣社會每次討論就每次上火,關鍵在於沒有回到教育的本質看教育。所謂的課綱爭議與文白之爭,到底是要文以載「道統」,討論台灣的教育是否要膺續中華文化的傳承?還是要貼近老師與學生,誠懇地面對教學現場的問題?

 

馬英九說,當年他母親教他背誦古文的過程是「中華民族家庭教育的重要傳承,也讓我一生受用不盡。」馬英九的確在這教育過程中受惠了,所以他一路從建中、台大、出國留學,到甫回國即進入總統府服務,一路平步青雲甚而當上總統。不過,馬英九能夠受用,不代表其他人也可以受用。在馬英九小時成長的四、五十年代,有多少台灣家庭有這樣的家學淵源學古文?更何況,在網路速食文章隨手可得的現在,如果還要硬塞大量的文言文給學生,那肯定更快地將年輕人推離教學現場。

 

教育之道無他,就是站在學生的視角,盡可能融入他們的生命經驗,開啟他們未來的可能性。國語文教育不只是文學教育,不是要教會每個學生當小說家文學家,更不是要每個孩子都懂得鑑賞古詩詞,而是要讓他們具備聽說讀寫的能力,懂得如何使用以及與人溝通。

 

調整文言文比例也不是要從教材裡消滅文言文;事實上,調整後的文言文比例仍至少有三成以上,有興趣者儘可藉此窺其堂奧。重要的是,騰出的比例可以用來加強現代台灣學生的讀寫溝通與思辨能力。

 

這只是個把「義務教育」跟「高等教育」區分開來,以免扼殺孩子學習興趣的概念,但扯上道統、統獨,甚至國仇家恨,總是沒完沒了。其實,教育從來不是要學生強記些什麼,而是要讓學生打開眼界,試著多嘗試些什麼;把自己的生命與學習經驗硬套在小你幾個世代的孩子身上,那不僅是孩子的悲劇,也是文言文教育的悲劇。

 

好幾個世代的台灣學生都必讀必背這課「桃花源記」,馬英九從中想到的是與母親相處的美好,過程點滴令人動容。但多少人還記得「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的文本?多少人讀懂作者陶潛用「避秦」來表達對當時社會不滿,以古寓今的深意?又或者,多數人什麼都不記得,只記得求學時背不出課文吃老師藤條的記憶。

 

同一座桃花源,又豈是每個人的桃花源?如果只是硬逼著所有人一起囫圇吞棗,用以傳承「中華道統」的文言文教育,那又豈是教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