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黎蝸藤:推倒雕像運動是美國悲劇

黎蝸藤 2017年09月04日 00:00:00
在美國極端的政治風氣下,推倒南軍名將李將軍雕像的運動,已成為一齣美式悲劇。(湯森路透)

在美國極端的政治風氣下,推倒南軍名將李將軍雕像的運動,已成為一齣美式悲劇。(湯森路透)

2017年8月12日,極左派組織Antifa的民眾與另類右派在維吉尼亞夏洛茨維爾市,圍繞是否移除南軍名將羅伯特·李的雕像而引發的「本土恐怖主義」慘案,在極端的政治風氣下,迅速掀起政壇與社會雙重風暴。巴農被炒是政壇最大的地震。不過,對美國來説,社會危機更嚴重。

 

夏市慘案後,各州左派怒不可遏,左派民眾紛紛推倒與破壞邦聯政府標誌物,稍有節制的州則主動加快移除它們。民主黨國會少數派領袖佩洛西甚至建議把國會山上所有與南北戰爭歷史有關的「反面人物」雕像都移走,包括當時首席大法官塔尼(Roger B. Taney)的雕像。

 

右派分子也被激怒。8月19日,另類右翼在波士頓展開「言論自由」大集會,左翼民眾則走上街頭對抗,雙方陷於武鬥邊緣。巴農離開白宮之後能暢所欲言,煽動能力反而更大。他立即重新掌控布萊巴特新聞網,並計劃開啟一個比福克斯電視台立場更右的新聞電視網絡。可以肯定,美國左右翼衝突只會越演越烈。不可否認,美國現正經歷著六十年代民權運動以來最嚴重的社會危機。

 

極左派組織Antifa以反法西斯為名,近來在美國政壇與社會掀起陣陣風暴。(湯森路透)

 

「推倒雕像運動」有文化大革命的影子

 

一些中國媒體把美國社會衝突視為「美國式文革」(文化大革命)。雖然這種說法更多出自嘩眾取寵與幸災樂禍的中國媒體或自媒體,但認真探討其與中國文革的相似仍有意義。

 

自上而下的文革固然與自下而上的推倒雕像不可同日而語,但若真正從「文化」角度切入,又有幾分相似:在文革中的左翼潮流中,很多人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與文物都是「四舊」(舊思想、舊文化、舊風俗、舊習慣),代表的是古舊腐朽的一面,不但消滅「四舊」都是正確的,而且不消滅不足以讓社會進入正確的軌道。「破四舊」不但給中華文化帶來浩劫,還有對與「四舊」相關者以及膽敢維護「四舊」者(包括父母)的「劃清界線」與「無情打擊」,釀成一宗宗人倫悲劇。

 

現在美國的「推倒雕像運動」,也是左派發動的意識形態戰爭。他們也認為「邦聯標誌與命名物」代表一段「白人至上主義壓迫黑人的歷史」,必須打倒而後快。背後的邏輯思維與中國青年盲目「破四舊」一樣:單維、單向、狹窄,繼續激化最終必走向仇恨政治。

 

首先,每一個雕像背後都有複雜的象徵意義。比如李將軍固然是南方政府的大將,似乎站在「歷史的反面」。但在他身上也有忠誠、理性、君子氣質的一面;他是美國的名將,英勇善戰,在美墨戰爭中立下奇功;李將軍私下既反對蓄奴,也反對成立邦聯「分離主義」,只是為軍人的服從天職,忠誠本州,才為南軍作戰;在邦聯政府投降後,有人建議他帶領實力尚存的南軍打遊擊戰,他斷然拒絕,向北軍投降以避免更多傷亡;這些事跡使他成為戰後幫助聯邦政府推動南方重建的重要人物,為維護戰後「國家平穩過渡」出過力。因此,除了他為南軍作戰這個「黑點」之外,他身上的閃光點也很多。把目光只放在「黑點」上,只顧一點,不及其餘,此為單維。

 

其次,有的人認為「但自古以來,歷史就是由贏家所寫」,歷史只能有一種寫法。此話大謬。歷史是複雜的,同一個事件,從各方的立場看都不一樣;從當時的眼光與現在的眼光看也不一樣;加上持某種立場的一方又總會無意地忽略或有意地掩蓋甚至歪曲部分事實。只有從多角度,結合歷史背景反復分析,才能對歷史有全面認識。

 

回到南北戰爭問題上,當時各州的權力很大,United States中的State是「國家」的意思。州是否有退出聯邦的權力?當時法律專家與政客圍繞著憲法上的「退出權」爭論良久,莫衷一是,最後還是「政治問題」,「軍事解決」。後來北方打贏了,美國才確立了各州不能退出聯邦的原則。

 

南方重建後,聯邦一步步縮小州的權力,才發展成現在這個的聯邦体制。換言之,在當時,「統一」還是「分裂」,並沒有正確與否之分,只是成王敗冦的結果。假設南方戰勝了,以後的歷史會不會認爲南方是正義的一方,北方是侵略者呢?只從事後「無所不知」的視覺,只從勝利者的立場看問題,抽離了歷史背景,此為單向。

 

雕像是宣揚「白人至上」嗎

 

單維單向的思考方法當然不值得讚賞。具體到雕像的問題,有人認為,這些雕像不是南北戰爭之後立即起的,起得最多的是上世紀20年代(夏市的李將軍像在1924年豎立)。這說明豎立這些雕像的意義絕非為了「紀念」,而是為了「宣揚白人至上」。

 

邦聯雕塑興起與成立於1890年「邦聯女兒聯合會」(United Daughters of the Confederacy)的推動有密切關係。她們豎立這些雕像的目的,根據其網站的介紹,不是為了「宣揚白人至上」,而是要紀念南方白人的文化傳統。當然,我們不能就此就說這些雕像與白人至上無關,但認爲這些雕像僅爲了白人至上,又過於簡單。

 

南方重建對南方白人的觸動很大。第一,昔日奴隸翻身,社會秩序大變,南方黑人一下子就取得政治權利,在各州議會有大量代表,其中大部分都沒有受過良好教育(可以理解),與原先的政治文明相差甚遠。另一個副產物就是很多黑人獲得自由的同時也一下子失去工作,政府沒有扶持策略,他們只得以搶掠爲生,社會混亂。第二,「極端派共和黨人」(主張激進廢奴者)把持南方各州政權,出現大批從北方南下尋求權力投機的「提包客」(carpetbagger),以及轉而支持極端派共和黨的南方白人(scalawag)。

 

伴隨社會急劇變化而來的是大規模的貪汙(格蘭特時期是美國最腐敗的日子)。在南方白人看來,「高貴美好的時光」一下子變得烏煙瘴氣。出於對現實的不滿,失去權力的南方白人提出敗局命定論(Lost Cause),出現針對黑人與「scalawag」的組織三K黨,這些與激烈的社會變化不無關係。它們固然有「白人至上」的成分,但絕不是唯一原因。

 

到了19世紀90年代,距離南北戰爭已經30年。南方白人重新掌權,但在史觀上南方仍是被壓制的一方。歷史有個規律,每過一個世代都會出現反思的潮流。於是,走出「北方視角」,用「南方視角」重新敘述南北戰爭,就成爲當時南方白人熱衷之事。

 

「邦聯女兒聯合會」應運而生。客觀而言,南北戰爭這樣複雜的事件當然不應只從一個視角解釋,「南方視角」也發掘出被「北方視角」掩蓋的史實。從文化角度看,在全國範圍,「南方視角」也得到很多認同。著名電影「一個國家的誕生」,著名小說「飄」(亂世佳人)及其同名電影,均有「南方視角」的影子,也都是美國文化的瑰寶。歷史反思是一種複雜的情感,不能光用「白人至上」解釋。正如中國數次興起的「毛澤東熱」,簡單地視爲之為中國人民希望回到文革,顯然是錯誤的詮釋。

 

關於李將軍雕像的歷史反思,存在許多複雜的情感,不能光用「白人至上」解釋。(湯森路透)

 

歷史應任人評説 不應任人抹去

 

上世紀20年代發生第二次三K黨高潮。但這時的三K黨已經不是19世紀時的南方三K黨,而主要在北方。其社會背景是,黑人大規模從南方遷往北方(great migration),加上一戰士兵複員(由戰時狀態恢復為平時狀態),但政府沒有具體計劃,令北方各州出現大規模失業,引起北方白人對黑人「搶工作」的憤恨。於是,這次三K黨除帶有「白人至上」的因素,還帶有「種族主義」包裝下的經濟衝突,放在今天就是「本土主義」。

 

邦聯雕塑伴隨著這一系列事件而起,是否有「白人至上」的因素?當然有,但「白人至上」不是單一原因,甚至不是主要原因。正因如此,雖然不能否認這些雕像帶有白人至上色彩,但其内涵也不應被「白人至上」主義所騎劫。

 

很多人出於各種理由喜歡這些標準物:有的因爲喜歡邦聯,有的因爲喜歡南方白人文化,有的欣賞某個人物,有的可能單純爲了記住歷史。無論雕像與標誌物都不是新的,它們中很多已有接近100年的歷史,很多還是城市的地標(比如夏洛茨維爾的李將軍像),已經成為歷史記憶的一部分。對美國這個只有數百年歷史的國家來說,它們的歷史價值不可低估。

 

無論把它們毀壞與移走,都是在消滅歷史。歷史應該任人評説,而不應任人抹去。想想香港人如何對港英時期的雕像與建築戀戀不捨,這是一種對鄉土對歷史的感情,不應該肆意剝奪。雖然我們理解很多黑人不喜歡甚至憎恨邦聯標誌物,但這不能成爲大規模推倒這些標志物的理由。 如果自己不喜歡,就無法容忍,一定要加上「白人至上」的罪名,非要推倒不可,這只能視爲一種狹窄思維。

 

在文革中,革命小將只單純地看到「四舊」中「舊」的一面,與「歷史潮流」不符合的一面,卻看不到「四舊」中另外的寶貴內涵,無法從歷史的背景中了解它們的價值,也無法容忍其他人對它們的喜愛。這種思維不是與現在「推倒」派的思維相似嗎?

 

美國不存在「轉型正義」問題

 

有人強調,南北戰爭後,聯邦沒有徹底清算南方奴隸主,為種族歧視「死灰復燃」奠定基礎。因此,除非把它們推倒,否則無法「轉型正義」。

 

所謂轉型正義,是指民主國家對過去政府實施的違法和不正義行為的彌補,通常具有司法、歷史、行政、憲法、賠償等面向,其根本基礎在還原歷史真相。在獨裁政府終結的時候,經常有推倒雕像之事發生。比如在蘇聯倒台時,推倒列寧史達林雕像。這是對一個時代終結時的撥亂反正。台灣到現在還有人破壞蔣介石雕像,是因為台灣的轉型正義始終沒有完成(台灣地位未明確)。

 

但現在美國還存在對黑人的轉型正義問題嗎?美國對黑人的「轉型正義」早在上世紀60年代的民權活動後已經基本實現。美國有馬丁路德日為全國節日。在教育上,美國哪本中小學教材不教黑奴歷史,不教馬丁路德金?很多小朋友上小學,最早學唱的歌就有「Dr. King, Dr. King」(Dr. King was a civil rights leader)。法律制度上有平權法(AA),字面上是不得「因為膚色、宗教、性別或民族出身」歧視對僱員或就業申請人,實際上是給予黑人等少數族裔優惠性(類似配額)的待遇;政治上已經有黑人做過總統;現在眾議院435人中有49名黑人,占11%,與黑人在全美的人口比例(13.3%)非常接近。在文化方面,有眾多的黑人偶像遍佈體育界與娛樂界。儘管不能認為黑人已經在經濟社會地位上已經與白人平等,但這絕不能簡單歸咎為沒有完成「轉型正義」。

 

有人認為,這些雕像現在成為「白人至上主義者」的煽動武器,所以應該移走。即便這是有根據的,也忽略了這是一系列螺旋式上升的對抗的結果,沒有極左派要求推倒雕像,「白人至上主義者」也不可能得心應手地把它們作為武器。換個角度,倘若「白人至上主義者」把其他標誌作為武器,左派又必須將其推倒,這豈不是被「白人至上主義者」牽著鼻子嗎?即便有人認為這些雕像有負面含義,合適的方法亦應是在雕像前多加上歷史背景的注釋,或者在附近豎立意義與之相反的雕像平衡。

 

狹窄思維很容易倒向偏激的仇恨政治

 

推倒雕像運動是美國走向狹窄的標誌。這種單向單維的狹窄思維很容易被推向極致。要為某人某事貼上標籤很容易,畢竟人無完人,事無萬全。正如川普所說,國父們大部分都是奴隸主,左派也推倒國父像嗎?

 

有人認為,這是「滑坡論證的方式混淆視聽」,原因是這種類比是不恰當的,因為「華盛頓雖然是奴隸主,但奴隸主身份並不是構成他人格與功績的核心元素」,奴隸主身份是「瑕不掩瑜」。而李將軍「只不過是一名主動選擇為奴隸制賣命的叛軍將領,除此之外並無顯赫事蹟可陳」,「歷史局限性的程度及性質也迥然有別」。李將軍固然無法與華盛頓相提並論,但「瑕不掩瑜」這種説法也是相對的。硬要挑華盛頓的「刺」,不是什麼難事。

 

1979年,華盛頓下令攻擊易洛魁部族,並親自下令不論男女老少都要俘虜,摧毀整個部族的市鎮村落,燒掉所有農田莊稼。這次襲擊造成大批印第安人死亡(戰死、俘虜後死、餓死),華盛頓被印第安人稱爲市鎮毀滅者(Conotocarious)。有人認爲這是一次種族滅絕的屠殺

 

華盛頓雖然不是積極奴隸制維護者,但他本人既是奴隸主,作爲美國威望最高的人,也未努力利用影響力推動廢奴。其實廢奴問題在18世紀已經有廣泛爭論,獨立戰爭前夕(1772年),英國判例已經實質性地在本土廢奴

 

獨立戰爭對很多黑奴來説也是解放戰爭,英國人(效忠者)在戰爭中解放了黑奴,(愛國者)卻不願解放黑奴,以致大部分黑人都站在英國一方。英國投降後,華盛頓代表美國接收包括「已經自由的黑奴」在内的英國「財產」,重新把那些已自由的黑人變爲奴隸。英國最後通過贖買才把部分黑人接到英國屬地享有自由。

 

即便說有「歷史局限性」,對比同為奴隸主的另一國父傑佛遜,華盛頓在推動廢奴上也過分沉默。傑佛遜在撰寫獨立宣言時就想把反奴寫入宣言;1787年提出「逐步廢奴」的構想;1807年簽署禁止奴隸貿易法案,為「逐步廢奴」打下基礎。

 

誰沒有「黑點」

 

「黑點」不多的國父華盛頓尚且如此,發現美洲、給印第安人帶來災難的始祖哥倫布的「罪孽」就更大了,美國公眾假期「哥倫布日」是否要被廢除?傑克遜總統強遷印第安人,導致數以千計的卻洛奇族人死於「血淚之路」(Trail of Tears),傑克遜的雕像是不是也要被移除?甚至林肯是一個「漸進廢奴主義者」,是對南方寬容的主要倡導者,林肯像是不是也要打倒?《飄》裡面同情南方貴族,那麼《飄》是不是就不能出版,電影也不能播放?

 

又有人認爲:把國父像移除只是「極少數人中了圈套」,況且「只是零星的提案,在整個陣營中應者寥寥。」其實,所謂的「滑坡論證」絕不是什麼混淆視聽,這不但必然會發生,而且正在實實在在地發生。有人建議炸掉總統山(南達科他);紐約市長白思豪更要把紐約市的哥倫布環島(Columbus Circle)改名並把那裏的哥倫布像移走,因為它是「仇恨的象徵」。孟菲斯的一家電影院也暫停上映《亂世佳人》。可以預見,類似的建議還會陸續提出。其後果令人擔憂:現在傳出移除哥倫布雕像,已經惹來意大利族裔的集會抗議,萬一真要移除,那還得了?

 

其實,反視黑人一方,也有不少「黑人至上主義者」被廣泛塑像。最有名的莫過於主張「黑人優越論」、「黑人民族主義」、「黑人隔離制度」(意思是白人無權與黑人一起生活)與「黑人暴力革命」的馬爾科姆X(Malcolm X)。全國的馬爾科姆X塑像與命名標誌物多不勝數。紐約中央公園旁邊就有一條馬爾科姆X街。如果邦聯標誌物需要被移除,那麼這些馬爾科姆X標誌物是否又應被移除呢?支持推倒雕像的一方,是否能做到不持雙重標準?

 

川普上台後,美國社會愈趨撕裂已是不爭的事實。(湯森路透)

 

結論

 

我一向站在反思歷史的一方,但反思歷史的目的是什麼?是認識歷史,學會反省,放下仇恨?還是抓住歷史上的罪行不放,把歷史與現實混為一談,挑動族群仇恨?這值得深思。如果像後者那樣斤斤計較下去,國家還有什麽文化是可以幸存的?整個國家除了淪入仇恨政治,還會有什麽好結果?

 

美國是一個典型的「非民族國家」,用政治術語來説是一個「帝國」,意味著它包含了很多不同質民族與文化成分。寬容是其最重要的精神文明,只有最大限度地容忍不同的思想,擁抱不同的文化,避免「憎恨政治」,才能讓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民擁有精神上的自由。

 

唯其如此,才能確保帝國的穩定與繁榮,而這也是帝國吸引各方嚮往的魅力所在。無論羅馬帝國、唐帝國、大英帝國,莫不如是,這才是帝國風範。「推倒雕像事件」是美國從寬容走向狹窄的重要標誌,若不能好好應對,也可能是美國走向衰落的關鍵一步。從這個意義上說,社會能否阻止「推倒雕像運動」,關乎美國國運。

 

※作者為旅美學者

 

【編輯推薦】

●世大運各國選手最愛的台灣味 

●【影評】《紅衣小女孩2》:全面升級的「她」回來了

 

【延伸閱讀】

●美國現場:這幾天的美國讓人聽「白」色變

●川普踩中種族議題紅線 連國務卿都說「那是他個人立場」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