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弋丰專欄:血與火的歷史 庫德斯坦的悲願

藍弋丰 2017年10月05日 07:00:00
庫德人靠著堅苦卓絕犧牲奮戰,以鮮血爭取到生存的一席之地,但要獲得真正的完全獨立,終需耐心等待國際情勢轉變的契機。圖為庫德斯坦政黨Gorren movement遭反對派槍擊之痕跡。(攝影:曾原信)

庫德人靠著堅苦卓絕犧牲奮戰,以鮮血爭取到生存的一席之地,但要獲得真正的完全獨立,終需耐心等待國際情勢轉變的契機。圖為庫德斯坦政黨Gorren movement遭反對派槍擊之痕跡。(攝影:曾原信)

9月25日,庫德族自治區政府舉辦獨立公投,以高投票率與壓倒性同意票通過,立即引來伊拉克政府高調反對,並下達國際禁飛令;土耳其也揚言制裁,切斷庫德族自治區通往土耳其的輸油管線,截斷其9成收入;而伊朗更早在公投前就已經對庫德自治區關閉空中交通;美國則立即表達不支持立場,擔心中東伊斯蘭國未滅,又增添新亂局。

 

到底這個庫德族是何來歷,為何能吹動這一池春水,一口氣讓這麼多國家都神經緊繃?其實庫德族分布區域,面積與伊拉克不相上下,但是卻被切分在多個國家,主要包括土耳其的東南部,敘利亞的東北角,伊拉克的東北部,伊朗的西北角,以及一小部分分布於亞美尼亞,分處各國的結果,導致在每一國都成為「少數民族」,而之所以被切分在這麼多國的緣由,也同樣是導致庫德族在近代歷史總是陷入血海與火海悲情的原因。

 

紅色區塊為庫德族分布地,可以看見中東多國境內皆有其族。(維基百科)

 

自古以來,庫德族就是在上述各國交界的廣大山區地帶的遊牧民,許多不同部落散居其間,部分學者認為庫德族的名稱來源,是中古波斯語中「帳居遊牧民」的意思,有庫德人將自身的起源追溯到西元前678年到西元前549年一度稱霸中東、之後遭波斯取代滅亡的米底王國,不過米底王國離歷史文獻記載中最早有庫德族名詞出現的時間,相差了上千年,往前推到米底,只是庫德民族主義者的溢美幻想,庫德族真正揚眉吐氣的年代,是在12世紀,傳奇人物撒拉丁創立阿育碧王朝,他的出生地如今以他為名,成為伊拉克撒拉丁省

 

在撒拉丁的時代,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已經沒落至名存實亡,帝國原先以許多少數民族奴隸建軍,庫德族如撒拉丁如是,突厥等其他部族也是,當帝國衰弱後,奴隸軍事將領反而崛起成為軍閥,撒拉丁與叔父原本屬於突厥軍閥努爾丁麾下,奉命攻下埃及後,以埃及為根據地,在努爾丁死後反客為主,建立自己的王朝,他生平最著名的事蹟,是發動聖戰對抗十字軍,於1187年攻陷耶路撒冷,引起第3次十字軍東征。

 

說好不提他是庫德人

 

撒拉丁和英格蘭獅心王理查的龍爭虎鬥與惺惺相惜,成為後世津津樂道的故事,各國各自「沾光」,埃及認為撒拉丁是埃及歷史英雄,阿拉伯民族主義者視他為與西方對抗的英雄,阿拉伯國家紛紛以各種方式紀念撒拉丁,卻「說好不提」他是庫德人。

 

撒拉丁死後,阿育碧王朝很快走向滅亡,就在阿育碧王朝的末年,日後造成庫德人領域分割悲劇的「罪魁禍首」悄悄崛起,那正是日後成為最後一個橫跨歐亞非大帝國的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16世紀初,庫德族領域原本全境都在波斯薩非王朝統治之下,直到鄂圖曼土耳其進入蘇萊曼大帝的全盛時期,展開對波斯戰爭,從薩非王朝奪取大片土地,這下子庫德族領域一分為二,一部分還在波斯,大部分則成為鄂圖曼土耳其治下。

 

當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選錯邊,事情變得更複雜了,戰敗的鄂圖曼土耳其,面臨英、法為首的戰勝協約國各個磨刀霍霍,1919年巴黎和會上訂下不懷好意的《色佛爾條約》,基本上就是將鄂圖曼土耳其領土大卸八塊,四分五裂,各自瓜分,英法對分阿拉伯地區,希臘、亞美尼亞也都有得分,吃剩的一小角剛好是庫德族領域,就施捨給庫德族作為獨立國家庫德斯坦的領土。

 

《色佛爾條約》將鄂圖曼土耳其領土大卸八塊,他國吃剩的一小角,剛好是庫德族領域,就施捨給庫德族作為獨立國家庫德斯坦的領土。(維基百科)

 

四分五裂的庫德族
 

雖然被英法瓜分剩下的庫德斯坦小得可憐,但這畢竟是庫德族自撒拉丁以來再度有機會當家作主,可惜連這樣的機會都很快成為泡影,《色佛爾條約》引起土耳其人亡國滅種的憂患意識,激發愛國志士挺身而出,凱末爾領導土耳其革命,先後擊退希臘、法國,使得協約國只好重新簽訂《洛桑條約》,新條約中,土耳其雖然同樣割去阿拉伯領域,卻確保了現今土耳其的領土範圍,本來要給庫德族的獨立沒了,庫德斯坦領域連同其他土耳其境內的庫德族領域都成為土耳其領土,庫德族領域一大部分進入現代土耳其。

 

土耳其問題解決了,剩下的就是英法如何分配戰利品,法國拿走了今日的黎巴嫩與敘利亞,英國則大手筆一畫,要從地中海打通到波斯灣,也就是包含現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伊拉克、科威特的地區,兩國劃分界線完全是切蛋糕式的分贓,根本不管當地的族群分布,當兩國分贓完成,殘餘的庫德族領域又被分割到敘利亞、伊拉克兩邊。

 

一戰後的瓜分秩序讓庫德族領域四分五裂,當二次世界大戰開打,庫德族又有一次獨立契機。這來自於伊朗在二戰爆發後雖然宣布中立,卻較為親德,當希特勒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全面入侵蘇聯,使得蘇聯加入盟國,為了援助蘇聯,最佳戰略通道就是經過伊朗,英國與蘇聯為了確保這條援蘇戰略命脈不受德國影響,不顧伊朗中立,雙方南北對進出兵占領伊朗。

 

美、英、蘇保證這只是為了對付德國的暫時措施,戰後一定撤兵,保持伊朗領土完整。但蘇聯心懷鬼胎,在亞塞拜然與庫德族聚居區,各自培植地方獨立勢力,想要趁機插入親蘇勢力,伊朗的庫德區在這個機會下,得以獨立成立馬哈巴德共和國,雖然仍是僅有一小塊微不足道的領土,但庫德族再度有了擁有自己國家的一線曙光。

 

這個契機在二戰結束後的冷戰秩序下立即破滅,美國支持伊朗巴勒維王朝,拒絕蘇聯藉由馬哈巴德共和國獨立瓜分伊朗推進其勢力,在美國壓力下,史達林退讓,《雅爾達密約》中約定蘇聯紅軍撤出伊朗,蘇聯的經濟援助也停止,馬哈巴德共和國即刻夭折。伊朗重新控制庫德區後,立即開始大力壓迫,關閉庫德文報紙、禁止教授庫德語、焚燒庫德文書、處決馬哈巴德共和國領袖,並將大批庫德人遷徙往伊朗東北部呼羅珊地區。

 

兩度建國機會都失敗,庫德族近、現代史上的悲慘命運,在冷戰秩序中每況愈下。

 

被當成恐怖分子

 

大約半數的庫德族在土耳其境內,土耳其在建國抵抗瓜分的過程中,強化了民族主義意識,占土耳其人口18%的庫德族,在國家統合的大旗下成為殘酷壓迫的犧牲者,土耳其政府不承認有庫德族的存在,不允許庫德人自認為庫德人,不可使用庫德姓名,更一度規定講庫德語非法(1991年才解禁),庫德語媒體受到嚴格限制,廣播電台一天最多只能播放60分鐘庫德語節目,一周最多只能播放5小時,更不許學校教授庫德語,想學庫德語只能透過民間私人教育。

 

在這樣的壓迫下,庫德人興起反對運動,組織庫德工人黨(PKK)推動庫德族平權與自治,最終目標想建立獨立的庫德斯坦,庫德工人黨訴諸武裝起義。然而,土耳其在冷戰中,身為歐、美抗衡蘇聯的第一線,戰略地位極為重要,是美國全力扶植的對象,結果美國、歐盟、北約都把庫德工人黨視為恐怖份子。

 

缺乏外援下,揭竿起義只是遭到土耳其正規軍殘酷鎮壓,1984年到1999年,庫德工人黨發起全面抗戰,結果不僅戰場成為焦土,庫德族領域人口大量減少,更引來土耳其政府軍報復性滅村,計畫性的鏟除3000個庫德村莊,造成37.8萬人流離失所。

 

在伊拉克,庫德人占17%人口,其主要居住的大城市吉爾庫克、摩蘇爾、哈那根,剛好都是重要油田區域,懷璧其罪,歷來的伊拉克政府都把油田區庫德族當成眼中釘,二戰前英國託管時代,英軍協助伊拉克政府轟炸庫德族獨立起義,伊拉克庫德獨立起義領袖穆斯塔法‧巴札尼無力抵抗英軍的空優轟炸,只能投降,直到二戰爆發才趁亂重獲自由。

 

當伊朗的馬哈巴德共和國成立,穆斯塔法‧巴札尼率領部族同志前往加入這個庫德族的獨立自由國度,成為國防部長,領導庫德族部隊,夢想卻即刻幻滅。馬哈巴德共和國滅亡後,穆斯塔法‧巴札尼流亡蘇聯,由於與蘇聯亞塞拜然共和國發生爭執,庫德戰士們一度遭到打散勞改,直到穆斯塔法‧巴札尼向史達林寫信求援,才與志士們重新會合,得到蘇聯公民身分,並接受教育及訓練。在穆斯塔法‧巴札尼流亡蘇聯期間,伊拉克庫德人成立庫德民主黨(KDP),並遙選穆斯塔法‧巴札尼為總裁。

 

庫德族遭人口清洗

 

1958年7月,伊拉克發生政變,卡塞姆推翻了英美支持的費薩爾王朝,成立親蘇聯政權,卡塞姆本身具有部分庫德血統,於是邀請穆斯塔法‧巴札尼回國,率領庫德民主黨成為他的助力,但雙方關係很快惡化,卡塞姆政權對庫德自治只有口惠全無實際進行,讓庫德人相當不滿,卡塞姆則因此懷疑庫德人的忠誠,最後演變到雙方反目成仇,1961年起卡塞姆下令鎮壓庫德族,雙方衝突造成兩敗俱傷,軍中對卡塞姆的領導相當失望,1963年卡塞姆在政變中倒台身亡。

 

政變後奪權的復興黨政府一樣看中摩蘇爾的油田,不願讓庫德區獨立,復興黨要求軍方繼續與庫德族作戰,提供總統阿里夫借助軍方支持排除復興黨的契機,阿里夫成功叛離並打壓復興黨之後,與穆斯塔法‧巴札尼停戰,然而雙方的好關係一旦談到庫德區獨立,也馬上變質,阿里夫再度發起大規模軍事行動攻打庫德區。

 

阿里夫墜機身亡後弟弟接任,隨即遭海珊領導的復興黨推翻,歷史再度重演,復興黨政府一開始與庫德人談判同意成立庫德自治區,換取伊拉克部隊可全權控制庫德區,結果當伊拉克政府軍進入後,卻是進行「阿拉伯化」,也就是想辦法塞進阿拉伯人,並把庫德人流放到別處,以進行人口清洗,降低當地庫德人的比例。穆斯塔法‧巴札尼起而抗爭時,海珊的應對是以炸彈暗殺他未遂。

 

冷戰秩序終究沒放過伊拉克庫德人,美國好不容易支持海珊奪權,現在伊朗巴勒維政權、伊拉克海珊政權,都是美國的小弟,美國當然不希望自己人「網內互打」,也不希望親蘇的伊拉克庫德反抗運動擴張蘇聯勢力,於是在美國壓力下,1975年伊朗與伊拉克簽訂《阿爾及爾協定》,雙方全面議定國界,伊朗並同意停止資助庫德反抗軍,這對庫德獨立運動造成最大打擊。

 

過去之所以能一再抵抗政府軍,都是由伊朗邊界運來後勤補給,失去伊朗支持後,穆斯塔法‧巴札尼只能黯然帶著支持者流亡伊朗,而對穆斯塔法‧巴札尼失望的庫德人,則另外成立庫德斯坦愛國聯盟(PUK)流亡敘利亞。

 

兄弟鬩牆

 

這還只是冷戰秩序對伊拉克庫德人殘害的開始,1979年伊朗發生伊斯蘭革命,推翻親美的巴勒維王朝,成立親蘇的伊斯蘭化伊朗。兩伊之間有漫長的領土糾紛歷史,當初兩伊同為美國勢力,才逼迫海珊簽下他認為是不平等條約的《阿爾及爾協定》,如今情勢改變,美國轉而暗中鼓動伊拉克打擊伊朗,於是海珊在1980年廢除《阿爾及爾協議》,並隨後攻入伊朗,兩伊戰爭爆發。

 

兩伊戰爭率先遭殃的是伊朗庫德人,在1979年革命中,伊朗庫德民主黨發現有機可乘,發動起義,一度占領馬哈巴德,新政權正忙著處理包括美國大使館人質危機等革命後引起的國際糾紛,無暇顧及,原本情勢大好,然而,緊接著1980年兩伊戰爭爆發,使得伊朗急於立即剷除位於邊界重要地帶的庫德起義,而伊拉克則想透過支援庫德起義來打擊伊朗,引發庫德族兄弟鬩牆悲劇,親伊朗的伊拉克庫德民主黨勢力,站在伊朗一方,與伊朗軍一同和伊拉克與伊朗庫德同胞作戰,相對的,伊朗庫德民主黨則站在伊拉克一方,但終究不敵伊朗革命衛隊,上萬名庫德人慘遭殺害。

 

伊拉克庫德勢力在兩伊戰爭開打後重獲伊朗支持,一時看似獲利,但風水輪流轉,緊接著輪到伊拉克庫德人倒大楣,1983年,庫德民主黨、庫德斯坦愛國聯盟雙方聯手,趁著兩伊戰爭發動起義,一開始還能與伊拉克部隊僵持,但隨著兩伊戰爭局勢倒向伊拉克,選錯邊的庫德人遭受悲慘的血與火的教訓。

 

海珊手下大將「化學阿里」在1987年的安法爾作戰對庫德區發動大規模化學武器攻擊,摧毀數百庫德村莊,把庫德人關進集中營,1988年發動惡名昭彰的哈拉巴賈化武攻擊,屠殺數千名庫德人,庫德人無法招架這樣的滅族攻擊,反抗頓挫,而在冷戰秩序下,伊拉克的大屠殺行動從未被歐、美追究責任。

 

兩伊戰爭結束後,伊拉克庫德人遭到悲慘的清算迫害,與反抗軍有關者遭整肅殺害,海珊政權系統性的民族清洗,高達30萬人遭逐出家園,趕進集中營,伊拉克庫德族此後再也無法抵抗海珊,直到國際情勢又有新的轉變。

 

被不負責任的美國耍了

 

1985年蘇聯戈巴契夫上台,美蘇關係走向解凍,冷戰秩序開始冰融,國際上的敵我關係又有了一輪大變動,如今美國的第一要務,從對抗蘇聯,改為防止區域強權蠢動,伊拉克從兩伊戰爭中的打擊伊朗抗蘇盟友,變成中東穩定的威脅。海珊卻沒有意識到世局變化,以為美國會如先前默許他屠殺庫德人一樣默許他入侵科威特,結果當他於1990年真的這麼做,美國的反應與他所想完全相反,力挺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發動波灣戰爭

 

這時美國想起了庫德人,鼓動他們起義對抗海珊,好不容易有了「站對邊」的機會,庫德人再度起而抗暴,幾天內橫掃伊拉克北部,並處死數百當年涉及種族清洗大屠殺的復興黨官員,但庫德人沒料到的是,波灣戰爭一下子就結束了。

 

1991年2月28日停戰,3月1日庫德族發起起義,發現復興黨的陸軍坦克在波灣戰爭中有半數並未受到毀滅性打擊,美國也竟然就不聞不問,戰後美國雖然禁止伊拉克戰機升空,但是竟然沒有禁止直升機(配圖),緊接著是報復性的大屠殺與大迫害,日後發現無數屠殺亂葬崗,150萬庫德人不得不逃離家園,流亡土耳其與伊朗成為難民。

 

英國發現波灣戰後釀成人道大危機,在美國打完波灣戰爭只想不負責任地撒手不管時,這個老牌的舊世界領袖看不下去了,連忙介入提出「天堂行動」,遊說歐盟、北約以及不情不願的美國一起支持,出手保護危在旦夕的庫德人,英國動員6000人,出動皇家空軍空襲伊拉克部隊,並派出人道救援,讓難民能安全回到故鄉,在英國號召下,1991年4月,英、美、法將伊拉克北部劃入禁航區,1991年10月伊拉克部隊撤離,庫德區獲得了實質獨立。

 

伊拉克庫德族的苦難好不容易緩解,卻先開始內鬥,庫德民主黨、庫德斯坦愛國聯盟兩度大打出手,還把土耳其的庫德工人黨也牽扯進來,導致土耳其於1997年出兵干預,美國1998年出面要求雙方停火,庫德區好不容易享受了十幾年的和平,但戰爭的陰影再度找上門來。

 

庫德族的戰鬥意志

 

美國以賓拉登911恐攻為藉口,於2003年發動二次波灣戰爭,庫德民主黨、庫德斯坦愛國聯盟都一起與美國共同行動,聯軍徹底打倒了海珊政權,當巴格達海珊銅像倒下,受盡海珊凌虐的伊拉克庫德人無不歡欣雀躍,卻沒想到這只是另一場惡夢的開始,當歐巴馬總統執行撤軍策略,使得伊拉克北部成為權力真空,卻又同情敘利亞反抗軍,而秘密予以資助,敘利亞的大動亂與伊拉克的真空,成為伊斯蘭國發展的溫床,2014年起,伊斯蘭國攻入伊拉克,庫德區很快又面臨新一波的戰爭威脅。

 

敘利亞的庫德人,過去在阿薩德政權執政下,雖然也遭到種種迫害,但尚未體驗過其他國家同胞面臨戰亂洗禮的慘況,敘利亞內戰與伊斯蘭國的崛起讓他們終於也嚐到這種滋味,伊斯蘭國與庫德戰士交手戰況最慘烈的戰場發生在敘利亞,2014年,伊斯蘭國對敘利亞邊境庫德大城科班尼發起全面圍攻,包圍到只剩北面與土耳其接壤之處,打響可歌可泣的科班尼圍城戰役。

 

各國媒體從安全的土耳其境內遙遙相望、充分報導,科班尼遭到嚴重破壞,許多地區都無法居住,無數庫德人在城外英勇戰死,包括反過來以自殺炸彈自我犧牲擊退伊斯蘭國的攻勢,最終仍然不敵伊斯蘭國,遭攻入城內,庫德戰士挨家挨戶進行市街戰,伊斯蘭國部隊因而闖入屋內槍殺無數庫德平民,就在科班尼即將淪陷之際,庫德人誓死奮戰、堅苦卓絕的精神,終於喚來美軍空中支援,加上伊拉克庫德援軍前來助戰,在浴血激戰四個月後擊退伊斯蘭國大軍,並讓他們受到上千人的損失。

 

這場會戰充分展現了庫德人的戰鬥意志與戰力,讓美國對庫德人刮目相看,從此之後進行更密切的合作,由於伊拉克政府軍在伊斯蘭國攻勢下節節敗退,就默許庫德戰士代為把守重要大城,使得庫德占領區遠超過原本的自治區範圍,包括控制吉爾庫克這個重要石油大城。

 

專心打敗伊斯蘭國就好

 

庫德族的努力也將庫德政治領袖推上伊拉克政壇頂峰,伊拉克戰爭之後形成政治默契,總理由人口多數的什葉派擔任,議會議長由遜尼派擔任,而總統由庫德人擔任。2005年,起任職的總統賈拉勒·塔拉巴尼,正是庫德斯坦愛國聯盟創始人之一,2014年接任的福阿德·馬蘇姆,也同樣是庫德斯坦愛國聯盟創始人,甚至其競選對手也一樣出身庫德愛國聯盟。

 

就在流下無數鮮血的艱辛奮戰之後,庫德人終於又看到獨立自主的一線曙光。然而國際情勢仍然對他們不利,儘管總統是庫德人,但伊拉克中央政府無法忍受損失重要油田區域,仍然堅決反對庫德斯坦獨立;土耳其害怕牽動境內的庫德工人黨獨立運動再起,也嚴加打壓;伊朗也不希望誘發境內庫德人獨立,竟然破天荒打算與兩伊戰爭以來的世仇伊拉克聯手進行軍事演習;而美國則要庫德人別旁生枝節,專心打敗伊斯蘭國。

 

如今伊拉克庫德斯坦的總統是穆斯塔法‧巴札尼的兒子馬蘇德‧巴札尼,總理則是穆斯塔法‧巴札尼的孫子內奇萬·巴扎尼,巴扎尼家族一路率領伊拉克庫德人追求獨立,飽嚐血與火的教訓,如今好不容易得到實質獨立地位,卻面臨國際包圍,該如何從中走出一條生路?庫德人靠著堅苦卓絕犧牲奮戰,以鮮血爭取到生存的一席之地,但要獲得真正的完全獨立,從過去的經驗看來,光靠自身的意願與奮戰,若逆向國際大局,也只是以卵擊石,終需耐心等待國際情勢轉變的契機。

 

※作者台大醫學系畢業後,轉行出版、產業分析、業餘歷史研究,著有《橡皮推翻了滿清》、《明騎西行記》等書,譯作有《紙牌屋》等,現任科技新報數位內容行銷總監/台灣世代教育基金會副執行長

 

【延伸閱讀】

黎蝸藤:庫爾德人有權獨立

【影片】庫德族獨立公投通過! 伊拉克呼籲取消公投結果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