蜑家和客家漸沒落 學者籲拯救香港本土文化

王元容 2017年10月28日 09:01:00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城市的快速發展,香港本土的語言與文化已經逐漸被封存在歷史的記憶深處。(湯森路透)

隨著時間的推移與城市的快速發展,香港本土的語言與文化已經逐漸被封存在歷史的記憶深處。(湯森路透)

《半島電視台》(Al-jazeera)日前採訪了數名香港在地居民以及語言學學者,報導許多像是蜑(音同但)家和客家等本土的香港語言正面臨消失的危機。

 

十九世紀一批英國人第一次來到香港時,他們遇到了一群乘著漁舟的當地人,並詢問這是什麼地方,當地人回答:「Hong Kong」,在蜑家語當中有「芳香的港口」(Fragrant harbour)的意思,後來整個島嶼就被稱作「香港島」。

 

《半島》記者找到了少數至今仍能夠講蜑家語的人們,他們有人曾和祖父、父親三代一同住在船上,過著以魚獵維生的生活,但嚴苛的環境法規與政府政策迫使許多蜑家人們後來都搬到了陸地生活。有受訪者表示,他們這個依傍著海洋維生、以大海當作故鄉的族群,在近幾十年內已開始面臨消失的命運。

 

 

香港大學語言學教授林麗素在研究中發現,18世紀時的蜑家人就開始會船上定居,後來逐漸變成聚落。

 

然而,蜑家人的文化在現代社會面臨了非常嚴峻的考驗,蜑家族的年輕世代開始上岸居住,後來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同時為尋求更好的工作機會與生活,這些年輕人們便漸漸到了都市地區謀生。

 

蜑家人們在中國歷史的社會結構中處於低層階級,基於這種身分背景,許多蜑家人後來因此選擇抹去自己的歷史與民族記憶,嘗試將自身融入鄰近的廣東社會,最後在文化上逐漸被涵化而消失。有蜑家受訪者指出,蜑家漁民由於歷史上是弱勢的關係,他們的文化和對社會的貢獻長期以來都被忽視。

 

直到現在,有人開始使用標誌著典型蜑家文化的小船,試圖展開一段旅程,保存蜑家人文化遺產,塑造民族認同,讓歷史的記憶繼續流傳下去。

 

 

重新喚回客家文化

 

廈門大學的教授劉鎮發說,客家族群和蜑家人寫著相似的故事,面臨文化認同的危機。

 

劉鎮發來自香港的元朗村莊,早年於德國柏林研讀生命科學,後來因為意識到家鄉的客家語言逐漸沒落,已經越來越少人在使用,因此轉而攻讀語言學,立志當一名研究客家語的學者。

 

劉鎮發提到,他的家鄉非常小,只有將近100個居民而已,而整個村莊當中,竟然只有他一個人會和孩子使用客家語對話,那些老一輩、通曉客家語的人們,都使用廣東話和孩子溝通。

 

客家人早在距今300年前就已經來到香港定居了,1945年以前他們仍是該區最主要的族群,直到1949年國共內戰爆發後,期間有將近100萬個廣東難民逃往當時為英國殖民地的香港地區。

 

當時英國殖民政府關閉了所有以本土語言授課的鄉村學校,建立了新的教育機構,課程內容只使用廣東話進行教學。後來有很多家長認為,唯有融入廣東文化,使用在當時被認為是「主流」的廣東話作為母語,孩子未來才有可能得到較好的發展機會。

 

 

在民族組成的變遷、政府政策以及現實考量的背景之下,原本的客家語言與文化,隨著廣東話的主流化而逐漸被時間的洪流所埋沒。

 

40歲的香港人Naomi現於城市內的貿易公司工作,但從小和她的父母居住在客家村莊長大。Naomi和家人接受《半島》採訪,過程中她80歲的祖父提到客家話時情緒非常激動,認為客家語是個充滿智慧、不應被時代所淘汰的語言。

 

但Naomi說,像她這樣年輕一代的人普遍認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廣東話比較方便,雖然Naomi會用客家話與客家朋友或是老一輩的人溝通,但平常她仍以廣東話作為主要的語言。

 

《半島》報導,政府並沒有推出具體的措施或運動去提倡、保存香港本土的語言與文化。香港政府並不會將不同的族群做區隔,因此在官方紀錄中也沒有發現有關不同社群的文獻資料。

 

劉鎮發說,他希望能夠讓人們知道客家人在香港的存在。他表示,雖然了解讓客家文化在此永遠流傳下去實際上很困難,但他仍想推廣客家文化,讓大家知道客家文化是香港歷史上不可抹滅的一部份。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

上報 Up Media

facebook youtube instagram thre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