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監測印尼127座活火山的辛苦代價:值班32小時

吳栢妤 2017年12月04日 14:43:00
印尼峇里島的阿貢火山(Mount Agung),是印尼127座活火山之一。(美聯社)

印尼峇里島的阿貢火山(Mount Agung),是印尼127座活火山之一。(美聯社)

「做這份工作最難的就是擁有充足的睡眠。」在阿貢火山(Mount Agung)監測中心工作的29歲地球物理學家馬坦托(Martanto)在《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的採訪中說道。

 

位在峇里島的阿貢火山自11月25日開始噴發。過去兩週以來,馬坦托和其他6名地球物理學家從萬隆被調派到這裡,負責輪班監控阿貢火山的活動狀況,偶爾必須連續值班32小時。

 

他們的基地相當簡陋:一個擺滿地圖、圖表跟電話號碼清單的房間。角落擺放著一個地震儀,用來測量地震的圓柱形機器;另一個角落收音機正處於待命狀態,以因應緊急狀況發生。而外頭,一大團的灰燼從阿貢火山頂峰噴出,空氣中瀰漫著濃濃的硫磺味。

 

阿貢火山只是印尼127座活火山之一

 

印尼是世界上火山數量最多的國家,共有127座活火山。而近代最大規模的兩次噴發也都發生在印尼,分別是1815年的坦博拉火山(Mount Tambora)爆發,以及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Krakatoa)爆發。

 

而1963年阿貢火山爆發,則是20世紀印尼最嚴重的一次噴發。火山氣體、岩石與灰燼向上噴發到火山口上方25公里的高度,造成逾1000人死亡。

 

根據The Economist報導,印尼火山與地質災害應變中心(PVMBG)研究員將印尼群島上的火山區分為3個種類。

 

第一類為西元1600年以後至少噴發過一次的活火山,這類的火山共有69座。而同樣屬於活火山,但1600年以後未噴發過的,則被歸在第二類。第三類則是潛在性的活火山,例如火山噴氣孔(fumarole)。

 

 

24小時不間斷的監測工作

                                                 

第一類型的火山,包含阿貢火山在內,必須24小時由觀察員在附近的觀測站進行監控。觀測站內可以清楚看到火山頂的狀況,並將即時的火山動態回報給位於萬隆的監測中心,由逾200名人員分析傳送回來的數據。

 

工作人員正在監測阿貢火山底下的板塊運動。(湯森路透)

 

火山學家仔細研究火山底下的板塊運動,追蹤其表面隆起及其他變化,並對於其排放的氣體與灰燼進行種類與大小的分析。一但發現異常的活動,如劇烈的地震,團隊就會帶著更精密的儀器從萬隆的監測中心前往當地。

 

火山警報

 

「火山警報」PVMBG前負責人蘇羅諾(Surono)特別強調,「必須遵循火山警報的指示,這是最重要的。」

 

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火山學家派爾(David Pyle)表示,9月份時阿貢火山的岩漿明顯上升,政府隨即頒布最高警戒提早疏散上千名居民。11月21日阿貢火山「蒸氣噴發」(phreatic or steam eruption),並於25日開始冒出岩漿。

 

11月印尼阿貢火山噴發時的景象。(湯森路透)

 

據報導,政府的疏散決定是基於阿貢火山1963年噴發的經驗,當時火山在地震後2天爆發,並在短短4週內產生了大量的流動熔岩和灰燼,造成嚴重的災難。

 

火山爆發的不確定性

 

不過,火山的爆發是難以精準預測的。即使已經事先知道火山屬於「活躍的」並進行數據監測,還是很難判斷它爆發的時間以及規模。

 

「這樣的決定需要非常多的專業意見,並在極度不確定的情況下作出預測。」布里斯托爾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研究員沃森(Matthew Watson)接著說,「太早發出疏散警報,會讓居民認為火山爆發的風險被誇大而返回家園。」

 

以蘇門答臘島上的錫納朋火山(Mount  Sinabung)為例,2010年錫納朋火山無預警爆發,並在2013年及2016年再度噴發。

 

在此之前它已經超過400年沒有噴發了,因此當時PVMBG並沒有對錫納朋火山進行監測,附近的居民也尚未做好疏散準備。目前錫納朋火山依然持續在膨脹當中,而上千名居民也已被迫永久遷離。

 

相隔一段距離的Naman Teran村莊,仍可見錫納朋火山爆發的景象。(湯森路透)

 

The Economist的報導中,蘇羅諾提到團隊在蘇門答臘島上監測活火山的經驗。他們長時間探討如何在最適當的時機遷離附近居民,並在2010年10月24日他研判火山即將爆發,並要求居民撤離。促使印尼國家災害管理局(The National Disaster-Management Authority)成功在25日晚間火山爆發之前,安置約35萬名居民。

 

蘇羅諾自豪地表示,從發出警報到火山爆發只間隔約1天的時間是相當理想的,因為這樣能盡可能地縮短撤離所耗費的時間。

 

分身乏術的監測機構

 

印尼政府每年撥給自然災害的預算僅有4萬億印尼盾(約新台幣88億)。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火山學家奧本海默(Clive Oppenheimer)表示,印尼島上有非常多的火山需要進行監測,不過當地的資源卻是有限的,他接著說:「這讓相關機構分身乏術。」

 

儘管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讓當地居民能更直接地接受到專業的資訊,不再像過去只能聽命於村中的長老或巫師。而科技也讓監測工作更進步,如無人機可以代替人們在高危險的環境中進行鑑測。

 

同時,印尼的火山學家也獲得海外資源的協助,例如美國、法國及日本等國家所提供的衛星圖像與研究結果。不過,大多數的監測工作仍必須仰賴那一小群犧牲睡眠駐守在阿貢山腳下的科學家。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