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有左派思想的總統不該是這樣

劉威良 2018年01月11日 00:35:00
自稱左派思想的總統,怎能不汗顏台灣仍是個有過勞死的社會?(攝影:陳育陞)

自稱左派思想的總統,怎能不汗顏台灣仍是個有過勞死的社會?(攝影:陳育陞)

台灣勞基法再修,讓各界大不滿,沒有保障的工會與工會組成的不易,都大大阻斷台灣勞工爭取自己權益的可能。台灣為了勞基法修法,幾近整整兩年的執政,方向完全翻轉,蔡政府方面沒有人道歉負責,只讓人感到政府因為有過半的國會,就恣意妄為,令人失望。謙虛再謙虛,成了虛假的面貌,蔡政府在這場勞工修法的政局中,態度上完全是扣分的。
 

台灣是民主國家,就該有民主國家政府的高度。政府有過半的國會支持,法律通過十足容易,但不代表就可以全面不負責任,當初的第一次修法辯護的意義在哪裡?當初為說服勞工損失的七天假,換得看到卻拿不到的優渥加班費及休假保護,但卻是缺乏彈性的修法,難道蔡政府事前都沒有評估?

 

勞工忍氣同意,一年後,政府現今又認為不好,不給還七天假,加班費核實計算,延長的工時,就推給毫無保障勞工權益的勞資會議協議。勞工在這次修法中其實是慘輸。當初政府護航給糖的說法,現在完全變調又沒人負責,讓人想到,蔡政府就只是為兌現選票,而修第一次法,現在就為了幾個企業家要再度修法,修法基礎是當初修法的相反面,當初負責的政務官仍然可以厚顏地暢談政策反轉的大好。

 

蔡政府拿到選票後,變調的勞基法向企業靠隴,政策朝令夕改,不必擔當也沒人負責,根本違反民主常理運作。
 

蔡政府面對台灣勞工過勞,對過高組工會門檻視而不見,才是蔡政府令人心寒之處。台灣已經是民主國家,為什麼政府可以擅自翻轉民意,而讓民意彰顯的工會組成的修法,完全不見討論?公投法都過了,蔡政府為何不還權於勞工呢?
 

德國罷工
 

在台灣的勞工,很少聽到有真正做到罷工見效的,因為罷工很難,也對組織罷工的幹部員工沒有保障,一旦罷工,組織罷工的領袖,經常要被調職或解職。所以,台灣勞工只好臥軌。說來悲哀,但也是沒有辦法的選擇。

 

德國的勞工運動已經超過百年,德國企業超過五人的員工,即可組成工會,其中只要三人就可以發起。德國工會可以參與決定企業營利所得的支配,要求調漲薪資。爭取工作權是政府應該給人民的保障,勞工要的是工會的法律保障,勞工才可能有與企業主在對等的高度上,爭取勞工自己的權益,工會就是工會,絕不是賴清德院長腦中的功德會,賴院長希望超時的工作可以勞資協商,但是協商沒有平等的基礎與保障,等於是政府陷勞工於不義,這樣的政府不是做功德,而是害死勞工。
 

警示性罷工
 

今年的年才剛過,1月5日德國媒體就報導,德國最大的總工業工會IG Mental( IGMetall(Industriegewerkschaft Metall,IGM)就要發動警告性罷工。德國總工業工會是德國最大的工會組織,擁有270萬的會員,產業包括各知名產業如BMW,Audi,Siemens西門子,汽車金屬工業,紡織材料,木材塑料,電子器材等製造產業,它除了是全德最大的工會外,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工會。

 

德國第二大的工會是聯合服務業工會Verdi.(Die Vereinte Dienstleistungsgewerkschaft,Verdi),會員人數也有超過兩百萬人數。2015年聯合服務業工會為了爭取幼稚園老師的薪資提昇,在幼兒園罷工,罷工結束,讓家長鬆了口氣,結果提昇了近4%的工資。
 

這次總工業工會為了390萬的員工,希望爭取到提昇6%的薪資,並且要求要有彈性家庭工時的選擇,讓員工因家庭因素可最多兩年享有一週28小時的彈性上班的選擇。自去年11月起,各領域的工會幹部與企業界即開始談判,至今毫無結果。和平談判義務時限到去年12月底。

 

和平談判期限過後,總工會宣稱,各產業界勞工已準備好,各界勞工將於自下星期起,要開始警示性罷工。警示性罷工,是讓工會向企業主公開施壓,這是非常重要的。
 

不管是全面罷工、還是前置性或是警示性罷工都是德國憲法保障的勞工權利,法律上保障員工罷工,每個被工會動員的員工都可以罷工,不得被因參加罷工而有減少工資或被調職甚或解職而蒙受權益損益。警示性罷工要求所屬的工會勞工,從小區域與小規模地逐漸擴大地區與罷工時間,從一兩個小時開始的罷工開始。要罷工前,工會組織幹部會把罷工的時間、期間還有聚會地點都公告出來。
 

勞工法庭專審勞資糾紛
 

另外,德國的勞工罷工也允許職訓生一起與勞工罷工。德國並且設有專屬的勞工法庭,專門審理勞資爭議。在德國打官司,如果起訴者沒有足夠經費,都可以申請官司補助,財務狀況不好,律師還是願意接案,因為有官方補助,這可避免有錢人才能打贏官司的困境。
 

記得去年也發生過德國火車司機的罷工,德國國鐵不通造成交通大亂。之前要罷工時,媒體已把訴求說清楚,何日何時多久的罷工都會事前公告,讓乘客心裡有準備。即使這樣,還是造成乘客因罷工而造成不便,乘客也多少可以諒解。因為工會的員工數量非常龐大,每個受到阻礙的乘客,本身也都可能是此工會或其他工會的成員,多少可以互相體會。
 

成就一個國家的經濟強大,不應該建築在血汗的勞工身上。沒能還權於勞工,保障勞工的社會,自稱左派思想的總統,怎能不汗顏台灣仍是個有過勞死的社會?

 

作者為獨立中文作家筆會副秘書長

 

【延伸閱讀】

●社評:這不是曾茂興那場臥軌行動
●廖偉棠專欄:貧窮限制還是豐富了我們的想像力?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