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而上 不被埋沒的天份 - 鄭麗雲

許元龍 2016年08月31日 12:05:00
畫家鄭麗雲在紐約創作作品「Fire Mural」(圖片由鄭麗雲提供)

畫家鄭麗雲在紐約創作作品「Fire Mural」(圖片由鄭麗雲提供)

擅長以「線性」的語彙表達繪畫藝術的畫家鄭麗雲老師,作品曾在2006年被列入美國國家的典藏,同年也被美國白宮邀請作為午宴上的貴賓,與布希總統的第一夫人蘿拉共進午餐,然而能擁有現今的藝術成就,除了需要藝術資質外,更要不被外力束縛的創作決心。

 

1959年出生於陶瓷之鄉—鶯歌的鄭麗雲,兒時家中祖父務農,從小在田野間,赤腳踏青丶到處採野花、挖野菜,輿昆蟲小鳥為伍,沈浸於大自然中,對自然植物、動物的豐富認知也油然而生。

 

鄭麗雲兒時家境貧困,沒辦法學習喜好音樂、舞蹈等藝術活動,恰巧搬入鎮上後開始經營書店,垂手可得的紙和筆,便開啓了鄭麗雲的繪畫創作人生。就讀小學時鄭麗雲有大半時間在補習班準備初中考試,但無論在忙碌也阻擋不了她對藝術的熱情,常趁著閒暇之餘把想像力投注在畫布上,除此之外還把家中書不分類別的全部讀過,從世界名著安娜・卡列尼娜和咆哮山莊到情書大全一概囊括。連書店販售的小樂器也都摸透,才足以宣泄對藝術的求知與熱情。

 

鄭麗雲中學時考上父親理想中的再興中學,當時的全國錄取率僅有千分之一,雖然對於注重課業成績的鄭父是件值得慶祝的事,但繁重的課業、過分的體罰以及填鴨式教育讓鄭麗雲再也無法忍受,不僅成績每況愈下,於是選擇國立藝術專科學校(現台灣藝術大學),然而鄭麗雲與父親理念不儘相同,認為學習藝術在未來無法有所發展,便再也不太願意和鄭說話,父女關係到達冰點,希望她放棄藝術家的夢想。雖然如此,在二、三十年後,鄭才瞭解到父親的確是擔心女兒未來身為藝術家的生計,也是疼愛他的一種方式,但這些日子來她也從未氣餒。

 

鄭麗雲在專訪中表示道,在藝專就學時是她最快樂的日子,可以每天圍繞在畫筆與畫布之間,並三年內參加了無數次的比賽,獲得不少奬項及奬金,1980年便拿到了全亞洲十大傑出才藝青年的頭銜。兩年後鄭麗雲留學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1983年時轉學到紐約州立大學再修碩士,2年後以藝術碩士畢業。1991年又回到紐約州立大學再研修美術碩士於1993年畢業,不斷再藝術中追求專精。從1993年開始鄭麗雲共拿了五次全美國版畫比賽第一名,佛羅倫斯雙年展米提其大奬,同時又得到美國國家文藝奬章、紐約文化基金會榮譽奬、海蓮娜魯賓斯坦奬章等。

 

在1999年底,鄭麗雲在開車途中突然接到一通電話,話筒另一方是美國國務院,表示在約旦的美國大使館國宴廳需要一張24米的大畫。鄭當下覺得難以置信,以為是詐騙集團。殊不知美國國務院在雜誌上看到鄭的作品,經由管道找到手機號碼.從此便與美國國務院結緣。至今共參與了13個美國大使館專案,包括了到非洲包滋華納的大使任務和丹麥的文化交流任務。

 

鄭麗雲與William A. Stanton(前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於國際展覽會場(圖片由鄭麗雲提供)

 

鄭麗雲對藝術的熱情如火,貧窮的兒時生活困不住學習藝術的熱愛,繁重的課業掩蓋不了創作繪畫的動力,父女關係的冰點凍不住夢想的前進,鄭麗雲將創作天份發揮得淋漓盡致,對於藝術的追求沒有上限,藝術的光和夢想的熱愈趨明亮,最終受到關注,踏足世界舞台。

 

 

【加入上報消費圈,隨時掌握好康優惠訊息!】

 

關鍵字: 鄭麗雲 藝術 畫家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