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嘉宏專欄:時代力量的未來不容樂觀

陳嘉宏 2018年01月24日 07:02:00
只要國民黨仍是台灣內部有意義的政治力量,就一定會壓抑時代力量的成長。(圖片取自時代力量臉書)

只要國民黨仍是台灣內部有意義的政治力量,就一定會壓抑時代力量的成長。(圖片取自時代力量臉書)

時代力量三週年黨慶,現場冠蓋雲集,除了公布第一波縣市議員提名名單外,還來了不少獨派團體的領導人,期許時代力量要成為一個「堅持台灣立場、勇於揭弊」的政黨。這種恭維話,黃國昌等人聽聽也就罷了;如果當真,恐怕會危機四伏。時代力量往後得以成長的關鍵絕不在於這個政黨有多獨、多衝、多勇敢,而在於台灣整體政治徵候的改變;說得再更白話點,其實是國民黨,而非民進黨得以決定未來時力政治版圖的消長。

 

民主國家的政黨制度取決於兩項關鍵因素,一是政黨發展的歷史淵源,二是選舉制度。台灣的政治反對運動長期以來帶有反體制動員的色彩,關鍵在於它所對應的是一個移入式的政權,以及長期的戒嚴威權統治。這種政治反對模式發展成兩大政黨的統獨分歧。早期,國民黨成功營造的法統神話以及其所代表穩定台灣的力量獲得支持,讓它得以長期執政。不過,馬英九執政後太過急躁的兩岸政策顛覆了傳統國民黨的角色;在太陽花學運後,國民黨被推到統獨光譜的最右端,導致它接連兩次大選落敗。這種光譜定位,短時間並不容易改變(事實上,國民黨目前檯面領導人也無意改變)。

 

然國民黨勢力雖然消退,但並沒有滅絕;尤其在兩岸關係始終是影響台灣政局的關鍵因素下,國民黨在至少未來五到十年都將是台灣內部的主要政治力量之一,可預見統獨因素仍是中央級(總統與立委)選舉的主要分歧。只要統獨因素以及藍綠兩大黨的競爭態勢存在,時代力量要標舉自己是一個「更獨、更左的政黨」來斬獲選票,就一定有其極限。

 

證據之一是在2016年的大選中,時代力量的政黨支持度一度高到15%,但是當民進黨喊告急時,泛綠支持者立刻收回自主配票,最後時力在不分區立委分配比率中僅勉強通過5%的門檻,這顯示兩黨支持者高度互相流動。許多獨派大老在時力黨慶中對這個小黨語多期許,但問問他們樂不樂見時力在單一選舉區(包括總統、立委、縣市首長)選舉中推出候選人與民進黨相爭,黃國昌等領導人對這種尷尬的局勢恐怕也已經了然。

 

證據之二是台灣的選舉制度極不利於時代力量成長。台灣不但總統直選,就連國會也採取有助兩黨制的並立式單一選區兩票制,時力除了在34席的政黨不分區立委能獲得同情支持外,在任何單一選區中都很難有積極性的角色。選制加上統獨因素制約,都導致時力的選舉佈局動輒得咎。

 

從早年的建國黨、新國家連線到台灣團結聯盟,哪一個不是標舉比民進黨更獨、更堅持正名制憲的政黨,但在「對抗國民黨總路線」下,這些政黨如今安在哉?獨派大老陳永興用「堅持台灣立場」、「主張主權公投」等四個理由號召外界支持時代力量;但如果這是小黨成長的關鍵,曾加入新國家連線,擁有台聯黨籍的陳永興,又要如何看待當年自己所屬的政黨團體如今卻已銷聲匿跡?難道是因為不夠堅持台灣立場與主權公投嗎?而時代力量還看不出其中的虛妄嗎?

 

統獨在前,左右退位,只要國民黨仍是台灣內部有意義的政治力量,就一定會壓抑時代力量的成長;相反地,唯有國民黨確定趨小化,時力才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時代力量現階段的挑戰不在於它是不是比民進黨更獨更左,而在於統獨對立與選舉制度雙重不利影響下,如何在新興選民不斷改變台灣政治結構的利基下,持盈保泰、徐圖進取。但這是高難度的挑戰,以日前時力在《勞基法》修法過程中進退失據的表現,這挑戰不容樂觀。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