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猶如雙面刃 一場地震震出荷蘭不願面對的「裂縫」

李佳恒 2018年02月02日 07:01:00
數千民眾1月中走上荷蘭格羅寧根(Groningen)街頭,抗議長期開採天然氣引發地震。(美聯社)

數千民眾1月中走上荷蘭格羅寧根(Groningen)街頭,抗議長期開採天然氣引發地震。(美聯社)

荷蘭的天然氣資源豐富,其北部的格羅寧根(Groningen)甚至曾坐擁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田。然而,因這座天然氣田受惠數十年後,格羅寧根現正嚥下苦果,開採天然氣引發的地震讓當地居民蒙受經濟損失與心理壓力,也讓荷蘭被迫正視「荷蘭病」(the Dutch disease),設想若失去天然氣帶來的豐厚利潤,荷蘭該怎麼辦?

 

震出不願面對的「荷蘭病」

 

20多年前,巴斯蒂安斯(Nienke Bastiaans)對格羅寧根的一處村莊小屋一見鍾情,當她準備掏錢買下這棟小屋時,曾有人警告她:周遭在開採天然氣,可能會有地震。

 

巴斯蒂安斯說:「那時沒人聽得進去。」20多年過後,格羅寧根當地居民果真因為這些人為地震苦不堪言。本月8日更發生5年來最嚴重的地震,規模達3.4,造成近3000起財產損失,也在格羅寧根的澤賴普村(Zeerijp)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牆上留下一道長長的裂縫。

 

荷蘭北部的建築牆上因地震而出現裂痕。(美聯社)

 

格羅寧根東北部的數千棟房屋,因為地震不停修修補補,居民也替自家房屋增設防震結構。例如巴斯蒂安斯最近才與丈夫一同修建前門的圍牆,也換了兩根煙囪,以免煙囪在地震時危害屋頂,這些修建費用全由開採天然氣的公司買單。

 

但儘管能做的都做了,還是有部分住屋難抵多年來數百起小地震的侵襲,面臨遭拆除的命運。《美聯社》(AP)報導,數千民眾19日走上格羅寧根的街頭,抗議開採天然氣頻繁引發地震。

 

因應地震隨時可能來襲,荷蘭當地居民整修房子。(美聯社)

 

一切都是拜天然氣所賜

 

能源巨頭殼牌(Shell)與埃索(Esso,現為ExxonMobil)1947年合組天然氣開採公司NAM,1959年在格羅寧根發現大片天然氣田,儲量多達2.8兆立方公尺,是當時全球最大的天然氣田,也讓荷蘭搖身一變成為歐盟(EU)最大的天然氣出口國。

 

然而,開採天然氣引發的人為地震,讓格羅寧根長期不堪其擾,荷蘭政府2014年起開始限制開採量。而本月8日發生規模3.4的地震後,荷蘭經濟部長韋伯斯(Eric Wiebes)更致函國會強調「得更大幅減少天然氣的產量」。

 

荷蘭當地居民為穩固建築而加裝樑柱。(美聯社)

 

70多個國際環保團體組成的「地球之友」(Friends of the Earth)成員尤琳(Jorien de Lege)形容,這就是所謂「荷蘭病」,「(天然氣)給了我們巨大財富,因為我們的政府因天然氣獲益,我們的城鎮也因為天然氣賺的錢而蓬勃發展。現在我們變得有點懶了,因為每當我們想做點改變,就會體認到我們整個社會都是天然氣造就的。」

 

當開採天然氣引發的地震已嚴重到政府無法忽視時,減少或禁止開採天然氣卻恐怕不是最佳解。AP指出,除了天然氣帶來的豐厚利潤與稅收,荷蘭90%的家庭使用國產天然氣,且荷蘭政府與許多鄰國簽有長期的天然氣買賣合約。

 

荷蘭北部的天然氣開採設施。(美聯社)

 

「靈魂的裂縫」

 

除了有形的財產損失,頻繁地震更讓居民承受無形的痛苦。格羅寧根大學(Groningen University)的教授波茲米斯(Tom Postmes)指出:「我們發現房屋因此受損者,起初不會受太大影響,但隨著時間過去,尤其當他們的家園多次受實質損壞時,他們往往非常心煩意亂。」

 

波茲米斯強調,當地有約1萬民眾因壓力引發嚴重健康問題。

 

因地震受損而正進行整修的房屋。(美聯社)

 

當地居民沃林克(Hans Warink)住在一間屋齡25年的老屋裡,他的房子因為地震修修補補,而屋子周遭有一片因房屋拆遷空出的空地,附近一條街道更被圍起來進行整修工程,在在提醒沃林克,開採天然氣引發的地震是如何威脅他的生活。

 

沃林克說:「這麼多壓力與緊張,這樣的悲傷…已不只是牆上的裂縫,而是我靈魂的裂縫。」

 

「我們如何跟跨國公司抗衡?」

 

荷蘭法院曾裁決,即使當地民眾無意出售住屋,若房價下跌,NAM應照價賠償民眾。但NAM堅持,這種賠償應只在居民出售住家時成立,也自2013年開始履行。

 

荷蘭法院日前也裁決,除了上述損失,NAM也應賠償「非物質損失」,例如精神賠償。但NAM不服裁決,提起上訴。

 

 

事實上,格羅寧根居民認為他們的苦痛與擔憂根本不受重視。巴斯蒂安斯的丈夫羅賓遜(Tom Robinson)說:「我認為應該停止開採天然氣。但我個人認為,很難跟跨國公司這麼說。我們只是格羅寧根北部眾多村莊之一,我不認為我們有多大的影響力。」

 

羅賓遜說:「人們不傾聽我們,已經好一段時間了。」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