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帶你散步東京:「淨化後的新宿區,猥瑣感還是存在呀!」

泉麻人 2018年02月28日 11:00:00
(圖片來源:Flickr @ Toomore Chiang)

(圖片來源:Flickr @ Toomore Chiang)

那麼,我們移動到北方的歌舞伎町吧。戰後,為了招商建設歌舞伎劇院(菊座),因而有此命名,但企畫未能實現,不過仍在中心興建陀螺(KOMA)劇場,發展成具備電影院、餐飲店的一大娛樂街。

 

長年成為指標的陀螺劇場已經變身為容納東寶複式戲院和藤田觀光的飯店(格拉斯麗新宿)的高層大廈,並在八樓設置成為新指標的「哥吉拉頭像」。只要往靖國通唐吉訶德所在的歌舞伎町入口一站,就能仰望到正前方的哥吉拉,宛若町的守護神。

 

要不然到飯店八樓大廳的咖啡館,點一杯有點貴的咖啡,打開旁邊的門時也可以就近看到哥吉拉。櫻花通周邊從白天便閃著霓虹燈的色情行業,也因為淨化運動的推行,比起早些時候要收斂許多。

 

但是,儘管變得收斂,新宿區公所四周的猥瑣感還是存在。只有這裡的區公所環境,會讓人在申請戶口名簿的時候,腦海不自覺往歪處想(池袋的豐島區公所已經搬遷了)。

 

 

 

不知何時成為鬧區通稱的區公所通—的東邊、黃金街(花園街),從藍線時代(一九五七年四月施行賣春防止法之前,非合法賣春的地區,稱為藍線區,相對於法律默許的紅線區。)發展起來、原為軍營建築的酒館橫丁,七○年代當時,成為酒品差的文化人聚集地而聞名一時。近年變身成為懷舊年輕人喜愛的正常鬧區

 

說到懷舊,旁邊開闢的散步道(四季之道),以前是都電的專用軌道。想到現在走懷舊路線的黃金街性質,都電軌道如果原地保留的話,應該會更能提高表演效果吧。

 

從歌舞伎町陀螺旁的路,往新大久保方向北上,賓館街一角的「歐斯羅打擊練習中心」還在經營。另外,稍往東的鬼王神社前的路上,還有一個「新宿打擊練習中心」,這一帶是裡歌舞伎町區域,從長嶋巨人的時代,就是情緒高漲的棒球迷十分熟悉的地方。

 

不只是棒球迷,應該也有用「要不要去揮幾棒醒醒酒?」的藉口,把女人拉進這附近賓館過夜的醉鬼吧。揮棒中心與愛情賓館—很難不感覺到性的隱喻。

 

(圖片來源:大東京23區散步,時報出版 )

 

職安通北方已是韓國系店鋪的集中地,因而稱之為「小韓國區」。

 

唐吉訶德的大樓上也有韓國字的招牌,店頭有賣韓式年糕和糖粉煎餅(類似大阪燒)的小鋪,大門前也看得到裝飾成朝鮮古典民宅的韓迷餐廳。在這一區來往的行人,有八成都操著韓國話。耳邊聽著「~斯密達」的話走在路上,一時有種闖進首爾郊區的錯覺。

 

除了韓國人外,很多亞洲各國的人住在此地,房屋仲介的店門前「歡迎外國人」的文字,尤其醒目。

 

從職安通往西走,超過小瀧橋通的盡頭,改名叫稅務所通。小室哲哉音樂傳遍大街小巷時,這條羊腸小徑路邊都還有些邊陲氣息的店家,現在道路拓寬,直接貫通到青梅街道了。幾年前左手邊掛著昭和質感霓虹招牌的地方性冰淇淋廠商「小島屋乳業」的大樓,也很遺憾的改變成新大樓了。

 

 

好了,繞完一周的新宿界域,最後介紹西新宿一帶吧。

 

從大江戶線的西新宿五丁目,走進臺菜老店「山珍居」後面的巷子,隨處都能看到狹小的石階路,類似澀谷神泉,是個帶點花街氣息的街區,料亭或日本舞蹈的招牌早已幾乎絕跡。

 

但這一帶的町名以前叫做十二社,屬於三業地(在賣春防止法施行前,以藝妓執業形成的地區,區內的餐飯館、約會茶樓、藝妓館合稱為三業,因而也叫三業地。),現在公車站牌還留著「十二社池之上、池之下」的名字。在昭和四○年代前半為止,新宿中央公園的西方有池塘,料亭都開在池畔。

 

 

昭和二○年代跟上挖掘溫泉的熱潮,這裡也挖出南關東瓦斯田特有的黑濁溫泉,不久之前,新宿新都市飯店並排的大樓開了一家「十二社天然溫泉」的浴場。但最後還是關門了。大白天就有凶臉阿伯泡在咖啡色熱水中的光景令人懷念。

 

新設的SPA設施相當風行,但相對而言,麻布十番或十二社的老店卻一一消失,看來東京的溫泉地也有流行趨勢啊。

 

順便補充一下,十二社這個奇妙地名,源自於坐落在中央公園一角的熊野神社。應永年間(一三九四年到一四二七年之間。),綽號「中野長者」的鈴木九郎,將十二所權現神從故鄉熊野三山移祀到此地,因而得名。

 

對面開闊的新宿副都心,是用昭和四○年代還在運作的淀橋淨水場舊地開發而成。對照古地圖,現在的街道幾乎就按著淨水場的棋盤狀區劃鋪設。這座淨水場建設的契機,是明治中期的霍亂大流行。

 

從京王廣場大飯店為始建設起來的副都心,在昭和五○年代大樓還很零星稀少時,周邊的空地經常被當作《向太陽怒吼》等動作電視劇的拍攝場景。舊樓之一的住友大樓旁,保存著淨水場時代的部分水管,供作展示。

 

 

*本文摘自《大東京23區散步》,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泉麻人

1956年生於東京都新宿區,慶應大學商學系畢業後,曾任電視雜誌編輯,後成為專欄作家,以獨特的觀點,寫過多篇描寫東京街頭的作品,具氣象預報員資格。代表作有《東京23區物語》、《地下鐵之友》,近著有《東京常去的喫茶店:散步途中來客鬆餅》、《走過箱根驛傳》。

 

【繪者簡介】

村松昭

1940年生於千葉縣市川市。鳥瞰繪圖作家。高中畢業後,進入桑澤設計研究所等學習設計、油畫、石版畫。另外從1979年起,他以自學方式開始製作山河鳥瞰圖,著作有《多摩川》《筑後川》等日本河川系列繪本。

 

【譯者簡介】

陳嫻若

東吳日文系畢,曾為出版社日文編輯,目前專職日文翻譯。喜歡閱讀文學,也樂於探究各領域的知識,期許永遠在翻譯中學習。譯作有:《小熊》、《怒》、《所以去荒野》、《走一號線北上》、《跟著怪咖物理學家一起跳進黑洞》、《喜樂京都》、《東京下町職人生活》等。

 

 

看更多生活圈文章

 

 

 

美食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美食新聞資訊

請聯繫:上報生活中心 → lifenews@upmedia.mg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交通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速食、連鎖餐廳、甜點、新開店)、市集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蕭芷琳 celine.hsiao@upmedia.mg 

 

能源、醫療、親子、寵物、藝文 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