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施會性醜聞】海地性工作者吐心聲:「賑災社工給我的錢比較多」

余尹倫 2018年03月02日 07:01:00
一名走在海地街頭的女性。(湯森路透)

一名走在海地街頭的女性。(湯森路透)

海地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2010年的那場強震,不僅震垮了無數棟建築,也震垮了無數海地人的夢想,許多年輕女孩在別無選擇的情況下被迫當起性工作者,而代表國際慈善組織前來賑災的工作人員卻意外增添她們的陰影,但同時也因「錢給得多」成了最搶手的客人。

 

其中當然也不乏選擇吃免錢的人,「他們總是隨心所欲。在那場地震後,隨處可見(外國慈善人員)要求賣身來換補給品。我從沒答應過,但我親眼看到有人同意了。」在太子港從事性工作長達9年的娜塔沙(Natash)說道。

 

31歲的娜塔沙無奈表示自己也想脫離賣身的工作,但現實情況不允許其他可能,她還有三個孩子要養,「這是我唯一的選擇。」就連強震襲擊造成的慘重傷亡-奪去20萬至30萬人的性命,導致230萬人無家可歸,也無法讓她暫時停下腳步喘息。

 

 

賑災之餘充當嫖客出手大方

 

和多數海地人一樣,娜塔沙的許多親屬都在地震中不幸過世,基於情勢所逼,她被迫於當周立刻復工,「當時我別無選擇,這是我能夠賺錢的唯一方法。」對娜塔沙而言,前來協助災後重建的數千名外國人代表著無限「商機」。

 

直至今日,仍可在海地街頭發現非營利組織貨車奔馳的身影。

 

出現在海地街頭的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標誌。(湯森路透)

 

她透露外國嫖客一次最少會給到100美元,金額是本地客的5倍,不過所遇並非皆善類,「他們有錢歸有錢,還是有好壞人之分」。她透露災後沒多久自己被一名慈善機構的員工看上,對方堅持要進行無套肛交,被她回絕後憤而想毆打她,所幸被一旁的友人勸退。

 

娜塔沙堅持客人必須帶套才能發生性行為,但偶爾還是會遇上頑強抵抗的人。

 

捲入性醜聞形象重創

 

英國慈善組織「樂施會」(Oxfam)2月初遭踢爆,旗下男員工曾在前往海地賑災時濫用權力嫖妓,對象包括14至16歲的性工作者,高層卻在知情後選擇包庇。「樂施會」日前已出面就性醜聞風波向海地政府致歉。

 

樂施會高層(右兩位)2月22日前往海地會見當地部長(左)。(湯森路透)

 

聯合國則早在2015年的一份調查報告中發現,其派駐當地的維和部隊成員曾發生不檢點行為。其中有人要求當地婦女獻身來換取物資,時間發生在2008年至2014年期間,受害者超過225位女性。

 

性工作在海地屬非法行為,不過當局並未嚴格執行相關法律。至於接受人口販運受害者性服務的人若是知情,最高可被求處15年徒刑。目前尚不清楚有多少海地女性在性產業工作,專家估計約在數千位左右。

 

慈善組織誓言改變

 

對於捲入的性醜聞事件,包括「樂施會」在內的多個國際慈善機構承諾將對員工的海外嫖妓行為採取行動,如「紅十字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the Red Cross,ICRC)和「英國計畫」(Plan International UK)。

 

 

英國不少非營利組織日前也於《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發表聯合公開信,公布用以保護救助地民眾免再受剝削的新措施。「不管是在我們的機構內或是所做之事上,都不能容忍濫用權力、濫用特權或濫用信任的情況發生。」

 

當地人不以為意

 

儘管樂施會的風波在國際上鬧得沸沸揚揚,遠在海地的第一線受害者卻全然不知。即便在被告知後,娜塔沙稱自己一點也不驚訝,因為當年曾目睹外籍工作人員要民眾賣身來贖補給品。

 

太子港的官員對此亦是感同身受。對樂施會等國際慈善團體於當地做為頗有微詞的市長雀菲維(Ralph Youri Chevry)向《衛報》(the Guardian)表示,「我不認為整起醜聞很出人意料。」「(這些提供援助的工作人員)多年來不都是任意妄為。」

 

 

太子港街頭的性工作者通常會成群出沒在街角攬客,數人一組且年齡各異,也有人會前往高級社區的酒吧等客人。已在街頭賣身一年的25歲年輕母親瑪格達拉(Magdala)透露,每當有車停下,「大家都希望是外國人,因為他們出手要大方很多。有時候我們還會為誰可以先去車窗邊起爭執。」她同樣有個一歲大的兒子要養。

 

待在這裡就得賣身一輩子

 

實際走訪當地的《衛報》記者指出,這些性工作者即便遭遇不利情況,也不敢向警方報案,深怕被捕或被當作騙子。據「賈斯珀之家」(Jasper House)的調查,海地境內的孤兒院據悉有發生幼童被抓去賣身的事件。該婦女之家位於海地的雅克梅勒(Jacmel)小鎮。

 

面對如此慘澹的前景,離開或許代表著重生的機會。寄望某日能帶幼子離開海地的21歲瑪努斯卡(Manushka)向《衛報》說道,「我不介意目的地,或許是美國或許是智利,因為(待在著)意味得永遠做這行。」

 

這些年來夜夜上街報到的娜塔沙也深感絕望,想要離開。「我經常痛哭也常禱告。我孤立無援,但我的孩子滿懷夢想,我想要幫助他們實現。」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