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那些捍衛ㄅㄆㄇㄈ的人 有沒有想過章太炎之前中國人怎麼注音

戴成恩 2018年03月08日 00:00:00
那些相當捍衛ㄅㄆㄇㄈ的人,有沒有想過在章太炎之前,中國人怎麼注音?(攝影:陳品佑)

那些相當捍衛ㄅㄆㄇㄈ的人,有沒有想過在章太炎之前,中國人怎麼注音?(攝影:陳品佑)

去年才爭過一回文白,今年又來一場拼音大戰,不管是文白或是拼音之爭,背後都是政治問題,政治問題本該政治解決。

 

葉宜津想廢除章太炎那套假名注音符號(ㄅㄆㄇㄈ)雖然有點過頭(這跟地方首長的職責根本毫無關係),但反唇相譏極力擁護ㄅㄆㄇㄈ這套注音符號的人,實在也沒高明到哪裡去。這樣說還客氣了,事實上是,把注音符號捧得那麼高的人除了不懂文字學、聲韻學,甚至連這是政治問題都搞不懂。

 

語言和文字是兩件事,章太炎這套拼音方式是多麼晚近才「創造」出來的,請想想,在那之前,文字已經存在多久了?這應該是很簡單的數學題。注音符號從來就不傳統,傳統也不見得一定是好的,注音符號確實比中國傳統注音方式好上許多。換一個拼音方式不會消滅掉中國文字,甚至有助益於學習,最多是消滅掉擁護者的中華本位主義。

 

在章太炎之前,中國人怎麼注音?在此舉出其中幾種比較好理解的方式。漢朝許慎《說文解字》用「讀若」來注音,譬如:「 𠧪,讀若調。」意思是,「𠧪」這個字讀成「調」,用常見字來標示少見字的讀音。《漢書・高帝紀》:「子嬰誅滅趙高,遣將兵距嶢關。」服虔注:「嶢音堯。」意思是「嶢」這個字讀成「堯」。

 

接下來再介紹一種中文系學生必定學過的注音方式「反切」。反切法在漢魏時期就已經產生,稱「某某反」,到了唐朝因為諱言「反」字,所以改為「某某翻」(看吧!又是政治問題),最後到了宋朝《廣韻》才改用「切」字。

 

反切的原理是「上字取聲,下字取韻」,譬如:「東,德紅切。」意思是,「東」這個字的聲母跟「德」一樣,發「ㄉ」音,韻母則跟「紅」,發「ㄨㄥ」音,合起來就是「ㄉㄨㄥ」。這個方式比「讀若」和「音」好一些。前一段曾經提及的「𠧪」字,它的反切是「徒遼切」,如果不參照反切,我們沒辦法分辨到底是要讀作「音調」的「ㄉㄧㄠˋ」,還是「調音」的「ㄊㄧㄠˊ」,但透過反切,就可以確定是「調音」的「ㄊㄧㄠˊ」。

 

不過以上幾種比較好理解的「傳統」注音方法還是有其缺點,如果連「讀若」和「音」之後的字都不會念,那你仍舊無法得知前一個字的讀音是什麼,反切也有相同的情形。

 

就我個人而言,注音符號最方便的地方莫過於在電腦上打字,至多按下四個按鍵,各式輸入法就會跑出最常用的幾個字供我們挑選。單就學習發音來看,章太炎這套注音符號也稱不上完美,譬如「潑水」的「潑」,注音是「ㄆㄛ」,中間明明有個「ㄨ」音,在教學現場會跟小學生詳述為什麼在注音符號裡消失了嗎?還不是讓他們以強記的方式背下作結。

 

學習國語或許用注音符號最方便,那台語、客語、原住民語呢?國語之所以為國語,這還不夠政治嗎?為什麼不使用一套能夠兼容其他語言的拼音,不正是害怕國語的獨尊地位被弱化嗎?

 

※作者曾任曾任苗栗南和國中國文代課教師/現為苗栗縣立南和國小表演藝術代課教師

 

【延伸閱讀】

●藍弋丰專欄:是誰教出一堆連用白話文寫自傳都不知所云的學生

●梁文傑專欄:白話文、文言文與假掰文

●教材文白比例辯論 無法光靠文學研究者找到答案

關鍵字: ㄅㄆㄇㄈ 章太炎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