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紐時精選】美國調高鋼鋁材關稅 真正風險「惹怒盟國」

紐約時報 2018年03月07日 21:00:00
美國總統川普欲課徵鋼材、鋁材高關稅,形同對不少盟國開打貿易戰。(湯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欲課徵鋼材、鋁材高關稅,形同對不少盟國開打貿易戰。(湯森路透)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宣布,將對進口鋼鐵、鋁材分別徵收25%、10%關稅,理由是其他國家的貿易行為傷害美國國內的生產,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

 

下面的內容是你需要知道的。

 

關稅是什麼?

關稅不過是對某個特定類別的進口商品徵收的一種稅。如果川普政府貫徹執行總統意見,一家公司把加拿大生產的10萬噸鋼鐵進口到美國時,必須向政府交2.5萬美元關稅。這實際上推高價格。關稅往往是政府保護本國產業和增加收入的一種工具。

 

 

川普是在一個倉促舉辦的活動上公佈這一決定的。儘管他態度廣為人知,但一些共和黨國會議員、商業遊說人士仍大吃一驚。川普總統很多盟友懇請他改變主意。

 

儘管抨擊中國和另一些國家的貿易行為已經成了川普多年公眾人物生活的一個特點,但這項政策的細節似乎還沒有完全制定出來。白宮沒有給出真正的實施細節。

 

徵稅依據是什麼?

 

美國的鋼鐵和鋁業公司長期以來抱怨海外競爭對手的做法不公平,尤其是中國政府的生產補貼。這可能會導致這兩種商品在全球市場氾濫、拉低價格並使美國的生產變得不那麼經濟。

 

美國貿易官員以各種方式尋求補償,包括2002年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決定對鋼鐵徵收高達30%進口關稅。但那是一項更具針對性的法律,目的在保護美國國內受進口危害的行業(川普政府已利用這一條款對進口太陽能電池板和洗衣機徵收關稅)。

 

川普政府進入一個未知因素更多的領域。它依據冷戰時通過的一項法律的第232節,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其中的觀點是,在國內金屬生產遭到破壞的情況下,如果發生中斷貿易流通的衝突,美國會變得岌岌可危。

 

將會有人大力遊說,試圖說服總統把軍事盟友生產的鋼鐵和鋁排除在關稅新政之外。美國國防部長馬蒂斯(James Mattis)警告,關稅應該有針對性,以免破壞與盟友的關係,但總統似乎沒有理會這個建議。

 

南韓出口到美國鋼捲將被課徵高關稅。(湯森路透)

 

美國汽車、重工業是輸家

 

大贏家是美國的鋼鐵行和鋁行業。多年來它們一直遊說政府採取這種強硬行動。
 

最直接的輸家是以鋼鐵和鋁為原料的行業,它們將面臨漲價。其中包括美國最大的一些行業:汽車、航空航太、重型設備和建築業。簡而言之,福特(Ford)汽車的底盤、卡特彼勒(Caterpillar)推土機的車身、波音(Boeing)飛機的機翼和紐約摩天大樓內部的鋼樑都將變得更加昂貴。

 

鋼材進口成本增加,不利福特等美國汽車製造商。(湯森路透)

 

在川普宣佈這一決定後,華爾街很快便反映出了這一差異:美國鋼鐵(U.S. Steel)、世紀鋁業(Century Aluminum)的股價在之後不久各自上漲大約7%,福特、卡特彼勒和波音的股價則分別下跌約3%。

 

使用鋼鐵和鋁的行業在美國經濟中所占的比重,比鋼鐵和鋁生產商要大得多。據哈佛大學(Harvard)的莉迪婭·考克斯(Lydia Cox)和加州大學大衛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卡迪·魯斯(Kadee Russ)估計,鋼鐵使用產業的工作人數是鋼鐵生產業的80倍。

 

增加的鋼鋁成本將轉嫁消費者

 

簡單地來說就是,含金屬的商品將變得更昂貴。但是,預計大多數商品的價格不會大幅上漲。

 

首先,美國進口的鋼鐵只占總使用量的約三分之一,國內生產的鋼鐵不用繳納關稅(鋁對進口的依賴程度更高,只有10%是國內生產的)。因此,價格上漲的幅度只是關稅的一個零頭。不過,消費者一般不會購買鋼和鋁原料。在人們購買的消費品中,這些原料只是部分成本。汽車不僅包含鋼和鋁,還包含塑膠、紡織品和玻璃,更別提控制它的電腦電路、設計實用技術、裝配工作,以及汽車製造商、經銷商的利潤空間。

 

對於某個特定的產品來說,很難預測生產商是會自己承擔更高昂的金屬成本,還是以更高的價格轉嫁成本,或者兩者兼而有之。換言之,如果你最喜歡的啤酒生產商發現自己要為每個鋁罐多花錢,他們可能會自己承擔成本,也可能會提高價格,或者略微提高價格,抵消部分上漲的成本。很難提前知道每種情況會占多大比例。

 

傷害全球貿易體系

 

目前,美國的經濟相對強勁,而且它對以往大部分動盪都表現出很強的適應能力。公司善於重組自己的供應鏈,最大限度地降低此類關稅的干擾。大多數回顧性分析認為,小布希政府2002年的鋼鐵關稅付出過於高昂的代價,相比由此保住的工作崗位是不合算的,但關稅很難造成經濟災難。

 

這項舉措可能會給美國國內金屬生產業創造一些就業機會,同時也會減少以鋼、鋁原料產業工作機會,還會將消費品的價格推高一點。但龐大而富有活力的美國經濟可以應付它。風險來自潛在的連鎖反應。

 

受影響的國家很可能會通過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來進行報復,它們可能會仔細瞄準那些能引起經濟或政治上的痛苦的商品。美國的出口商—無論是出口客機、大豆—都應該擔心另一隻鞋什麼時候掉下來。在類似上世紀30年代籠罩世界經濟的那種全面貿易戰中,幾乎沒有贏家。

 

尤其是,川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徵收關稅,可能開先例,中國等國很樂意將國家安全作為徵收關稅的理由,這會損害世界貿易組織(WTO)仲裁爭端的能力。

 

真正的風險並不是鋼和鋁的價格會變得更高一點。而是美國協助建立的全球貿易體系可能會遭到破壞。

 

 

※ Neil Irwin是《紐約時報》資深經濟記者。他曾為《華盛頓郵報》撰文,著有《煉金術師:三大央行行長如何拯救危機中的世界》(The Alchemists: Three Central Bankers and a World on Fire)。

(本文由美國《紐約時報》授權《上報》刊出,請勿任意轉載)

 

 

關鍵字: 貿易 大戰 關稅 鋼鐵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