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傳真:香港立法會補選 民主派大敗的四個啓示

李芄紫 2018年03月22日 00:00:00
香港立法會這次補選,折射了香港政治版圖的四個深刻變化。(路透社)

香港立法會這次補選,折射了香港政治版圖的四個深刻變化。(路透社)

3月11日,香港進行了立法會補選,選出三個直選議席(九龍西、港島、新界東)與一個功能組別議席。這次補選是因爲港府以宣誓問題DQ(取消議員資格)幾個非建制派議員的後果。民主派喊出「四席全贏」的口號,志在必得。其實,在功能組別議席上,民主派的希望不大;但其他三個直選議席,民主派卻大有勝機,畢竟在「一對一」的地區補選中,民主派從未輸過。

 

選舉日期對民主派也有利。3月11日,正是北京召開人大、政協「兩會」之際,很多建制派留在北京開會不能回來助選。建制派對港府安排這個時間補選有很大怨言,認爲是故意向民主派「放水」。

 

事與願違,民主派不但毫無意外地輸掉功能組別,在直選中也表現不佳:大熱門加政治明星姚松炎在九龍西以2000餘票之差輸給民建聯的鄭泳舜,港島區的區諾軒與新界東的范國威雖然都戰勝對手,但均只領先幾個百分點。以往「泛民」vs「建制」的「六四比例」不復存在。一時間,香港民主派陣營紛紛反省。

 

筆者認爲這次補選折射了香港政治版圖的四個深刻變化。

 

香港民主派大熱門加政治明星姚松炎在九龍西以2000餘票之差輸給民建聯的鄭泳舜。(路透社)

 

第一,從2014年雨傘運動之後,本土派崛起改變香港的政治版圖。

 

占中或雨傘運動催生了本土派或港獨派。2016年新界東補選中,此前默默無聞的「本土民主前線」梁天琦,打著「港獨」旗號,竟獲得15.3%的選票高票落選。一時間,本土派勢力大盛。接著在2016年選舉中,雖然梁天琦被選舉主任取消資格無法參選,但同樣支持「民族自決」的「青年新政」游蕙禎與梁頌恆都獲勝,一向被視爲「港獨派」的「城邦派」代表的鄭松泰也獲勝。這些「港獨自決派」共獲11%的支持率。

 

當時有人把「民主自決派」,即朱凱迪、劉小麗和「香港衆志」羅冠聰三人,與「港獨自決派」並列為「自決板塊」,認爲將會與傳統泛民、建制派「三分天下」。

 

筆者當時指出這兩種「自決」差異很大。蓋因民主自決派大多為「左膠」,港獨自決派則為右翼主義,在多個議題特別是關鍵的「如何對待新移民」議題上根本水火不容,無法歸爲一類。他們的支持者也同樣水火不容。

 

其實,從那時開始,本土派就近乎永久地脫離開「泛民主派」的陣營了,相反,民主自決派卻與激進泛民乃至傳統泛民結爲同盟。後來,民主自決派與激進泛民(社民連及人民力量)以及姚松炎等傾向以「進步民主派」自居,與傳統泛民相對。

 

這樣經過一輪組合,香港的反建制派力量,從溫和程度排列,是傳統泛民、進步民主、本土派;從「左右」程度排列,是進步民主、傳統泛民、本土派。無論如何,本土派都不再是「泛民」中的一員了。這就是「非建制派」這個新的「籮筐」產生之故。

 

這次補選失敗,很多人歸咎於泛民候選人無法動員起「非建制派」選民,而且多以這次候選人獲取的票數,與2016年所有「非建制派」的總和票數相比計算「箍票率」(即這次得票除以2016年該陣營的得票總和)。於是,姚松炎的「箍票率」只有62%,相當不濟。但如果在對比的2016年基數中除去本土派的票重新計算,姚松炎的「箍票率」有88%,也不能說很差。

 

其他兩區的情況也相若。以新界東為例,指出梁天琦得票率愈高票站,范國威失票幅度愈大。范國威「箍票率」按照「非建制派」基數只有五成半左右,這無非是新界東的本土派勢力最强大而已。

 

可見,只因爲本土派被分類為「非建制派」,就認爲同是「非建制派」就「應該」得到其選票,純粹是一廂情願的誤讀而已。實際上,這幾個候選人的競選沒有看上去這麽差,只是本土派已經「穩定地」分裂開去而已。

 

本土派這次爲什麽寧願不去投票也不投泛民的候選人呢?除了政治理念差距之外,泛民的「不公正」也是一個原因。比如,港島區的議席本屬於香港衆志的羅冠聰,於是泛民一致為同是衆志成員的周庭讓路(但諷刺的是,她也被指搞「港獨」被選舉主任DQ了)。但九龍西原先屬於本土派的遊蕙禎,新界西本屬於本土派的梁頌恒,泛民卻要搞初選。

 

第二,進步民主派與傳統泛民的分裂。

 

傳統泛民本來就已分爲兩類:一類以中產階級爲選民基礎(公民黨,「專業議政」),它們在回歸後才興起;一類以基層(特別是年紀較大的)爲選民基礎(民協、工黨、街工),它們在回歸前已經活躍;老大哥民主黨可以說兼而有之。他們是因爲「民主」才聯合在一起,此外共同點並不多。而進步派,雖然也有面嚮基層的成分,但主打年輕人,關注左翼議題,採用激進手段(拉布),重網絡宣傳,在偏保守的老一輩民主派基層選民看來相當「離地」。

 

因此,即便刨去本土派之外,在「泛民主派」這張大旗下,仍至少三分天下。值得指出的是,其中基層選民的民主意欲並非這麽大,他們中的很多人之所以支持民主派,很大程度因爲這些政黨支持民主,而他們又支持這些政黨而已。

 

他們支持這些政黨,民主可能衹是原因之一,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原因,這些政黨在基層工作辦實事,幫助選民解決苦難,組織選民活動,甚至在選民閒「混個臉熟」,可能都是重要因素。這樣的基層選民講感情,不太容易「過票」。

 

九龍西初選中的「馮檢基事件」是導致姚松炎失敗的重要原因。有關此事,筆者已在多篇文章論述。簡而言之,民協的馮檢基是民主派元老之一,從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從政,民協也是香港最早的民主黨派之一,又是九龍西的地頭蛇。民協立場溫和,強調對中央「又傾又砌」(一邊談判一邊抗爭)。近幾年一直被本土派與進步派反感。馮檢基本人年紀偏大(60多),又沒有像其他老一輩的民主派那樣交棒給年輕黨員,被譏「政壇李克勤」。

 

泛民主派初選時,支持進步派姚松炎的年輕人已不斷在網上「洗版」攻擊馮檢基。初選結果,姚松炎第一,馮檢基第二。按照事先的協議,如果姚松炎被選舉主任DQ不能參選,「可根據初選結果首兩名至三名參選人的支持度百份比排名的優先次序作爲報名的Plan B/Plan C」,應由馮檢基為「plan B」。但初選剛結束,姚松炎與其軍師朱凱迪就提出,不應該由馮檢基做plan B。

 

姚松炎聲稱,協議中的「可」字説明「預留彈性」,應該「再討論」plan B。朱凱迪提出如果馮檢基做plan B,本土派與進步派就會撇開初選機制,自行派出人選。兩人還游說「民主派元老」出馬,美其名曰預先找「plan D」。壓力下,馮檢基被迫退出。姚朱的運作令輿論嘩然。「民主派不民主」成爲建制派攻擊的藉口,傳統泛民的支持者也多痛心二人破壞規則,打壓傳統泛民。

 

最後姚松炎沒有被DQ,Plan B之爭枉然分裂泛民。姚松炎也幾乎沒有到民協扎根的基層社區拉票。雖然民協努力助選,不少民協支持者因「不認識」姚松炎,或者痛心馮檢基「被欺負」,而不投姚松炎。在民協基層地區得票過低正是其敗選的另一主要原因。

 

「屈基事件」可能只與姚朱兩人的民主素質不足有關。但整件事顯示了「泛民」這個鬆散聯盟内部的選民板塊之間的衝突。激進左派的政見無法吸引基層社區,它們也不屑於做傳統的社區經營;過分強調「年輕人」,輕視了中老年人在選舉中的重要性。這説明,以「民主」口號是否能繼續整合「泛民主派」,也已成爲現實的難題。

 

姚松炎輸給鄭泳舜也是「政治」不敵「民生」的好例子。(路透社)

 

第三,中間派與「民生議題」的興起。

 

這次選舉中最令人矚目的是新界東獨立候選人、西貢區議員方國珊的崛起。在衆人得票普遍下降之際,她逆流而上,取得6萬多票,比2016選舉時多約3萬票,一如2016補選中的梁天琦般耀眼。

 

方國珊沒有政黨背景,一般被歸入「中間派」。在香港,「中間派」是個很奇妙的概念,照理說,一個常態分佈的社會,中間派是最多的;也確實有不少選民自稱中間派。但每次選舉標榜「中間派」的候選人無不鎩羽而歸。這説明,並非標榜中間派就能抓住中間派選民的心。

 

中間派可概述為「淺藍」或「淺黃」;他們有的人對政治完全不敏感(所以也不太投票),也有的人關心政治,只是討厭極端的建制派或民主派。無論如何,注重民生,不喜歡甚至厭倦政治爭拗,是他們的共性。2017香港特首選舉時的「曾俊華現象」,「砸出」一大批平時不太投票的中間派選民,他們感覺「我們太累了」,高呼「只想回到以前那樣」。選舉後,這些被激起的民意被那種勢力收割,成爲熱門話題。

 

方國珊長期扎根社區,在將軍澳深耕多年,有一批街坊鐵票。通常,這類缺乏大黨支持的中間派候選人,缺乏足夠資源,很難與政黨候選人抗衡;而且她都主打民生議題,也遠沒有主打政治議題那麽購吸引。2012年獨立參選起,她的票數不斷增長,但仍徘徊在當選與落敗之間,2016年選舉以一千票左右落敗。這次她同樣主打民生議題,隻字不提政制改革、一地兩檢等。這證明了「不談政治,只談民生」的中間派路線大有可爲。

 

在九龍西,姚松炎輸給鄭泳舜也是「政治」不敵「民生」的好例子。與「空降」的姚松炎不同,鄭泳舜在九龍西扎根十多年,有過硬的服務社區成績,累積了大批街坊鐵票。在這次選舉工程中,鄭泳舜盡量避談政治,只談民生,勤力「洗樓」,獲得大批基層街坊的支持。他是「建制派」中的親中間派路線。其勝選證明這種路線的選舉潛力不可低估。

 

第四,新移民的影響。

 

姚松炎失敗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在兩個新移民較多的新屋邨——啟晴邨與德朗邨大敗。偏偏這時,黃鶴回、馬嶽、林蔚文(黃馬林)等三人又發表了一篇支持「新移民支持建制派」的英文論文,用數據「證明」九七後新移民與本地人確實在投票取向上有顯著差異,並得出結論:「這些大陸移民容易成為獨裁政權(authoritarian regime)收編的目標,並被動員參與選舉投票。」於是「新移民支持建制派」,「中國派新移民來港故意『溝淡』民主派的選票」的陰謀論再起。

 

從大陸往香港的新移民確實越來越多,也會越來越影響香港的政治格局,如果這篇論文數據可靠,那麽也確實證明有利建制派。但是先天性地認爲新移民必然支持建制派,結論無疑過於簡單。「黃馬林」在2016年發表的同一主題論文,就得出觀察「九七後移民和本地出生人士對民主派的支持沒有明顯差異」。

 

兩篇論文用同類數據,卻得出不同觀察,原因只有一個,時間變了。2016年論文用的是2012年的調查數據,2018年論文用的是2012+2016年的調查數據。這幾年來,本土派在社會上加緊煽動「反新移民」的右翼風潮,而建制派卻大力爭取新移民,工作非常細緻。兩相比較,就算原先的新移民支持民主,他們又怎麽會不投向建制派。即便進步派不像本土派一樣仇視新移民,但也很大程度上忽略了他們。比如這次選舉,姚松炎根本沒有到啟晴邨與德朗邨宣傳。新移民又有什麽可能投他一票?

 

新移民增多是無可改變的事實,而且香港面對嚴重老齡化的威脅,引入新移民幾乎是唯一解決勞動力短缺的方案。泛民與其抱怨新移民改變政治版圖,還不如反思不足,重視新移民,努力贏得新移民的一票。

 

※作者為香港政治評論家

 

【延伸閱讀】

●浸會大學「普通話」事件後 香港抗爭將風起雲湧

●香港傳真:香港現實的目標是守住剩餘權力與自由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