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作的台灣虱目魚在2014年出口至中國達到高峰,但2015年起,承銷契作台灣虱目魚的福建海魁水產集團,收購虱目魚後又全數在台灣轉售,台灣其實少有虱目魚行銷到中國。(翻攝自台灣社區通)
與石斑魚同樣被列入ECFA早收清單的虱目魚,從2011年以來,被中國視為拉攏深綠南台灣養殖業的利器。如今,台灣石斑魚與虱目魚並沒有在中國市場得到好處。而且,中國石斑魚反過來打敗台灣石斑魚;至於虱目魚,實際上中國人不吃虱目魚,這可說是虱目魚的非戰之罪。
2011年,在中國國台辦副主任鄭立中主導下,台灣與中國展開為期5年的虱目魚契作合約。虱目魚契作合約,在2011年至2013年期間,由上海水產集團與台南學甲食品公司合作執行;2014年至2015年期間,則由福建海魁水產集團與學甲食品公司合作。只是,在台灣極受歡迎的虱目魚,卻不合中國人的口味;後來還因虱目魚一詞不討喜,為了推銷也改名為狀元魚,依然乏人問津。
台灣虱目魚賣往中國又回銷台灣
契作的虱目魚在2014年出口至中國達到高峰,但2015年起,承銷契作虱目魚的福建海魁水產集團,收購虱目魚後就全數在台灣轉售,沒有任何虱目魚行銷到中國。2015年有極少量銷售到中國的虱目魚,但都不是契作戶的魚。
的確,契作虱目魚為台灣約200戶的養殖契作戶帶來商機;但數字會說話,即便虱目魚出口到中國在2014年達到最高峰,但依然比不上出口到沙烏地阿拉伯與美國等地的量。
根據農委會的統計資料,以2008年至2015年的虱目魚出口量為例(見以下表格),可以發現台灣虱目魚是出口至沙烏地阿拉伯、美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UAE)為主。即便2011年開始,中國成為出口國之一,但顛峰的2013年、2014年,中國也只是位居第三位,連續兩年略勝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點。同樣地,出口值也呈現與出口量類似的趨勢。
以2008年至2015年為例,美國和沙烏地阿拉伯一直是台灣虱目魚的主要出口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除了在2013年與2014年微幅落後中國之外,也長期位居第三名。至於加拿大、澳洲以及部分中東國家的進口量,也都是呈現穩定的數字。
根據統計數字,顯然,除卻中國市場之外,虱目魚在其他國家市場都有穩定的成績。只是,中國有14億人口廣大市場的迷思,讓台灣虱目魚養殖戶有著美好的想像。但是從媒體的報導來看,多刺的虱目魚並不得中國人的青睞。此外,就另一方面而言,倘若台灣的虱目魚如同石斑魚一樣在中國廣受歡迎,台灣虱目魚也可能淪入台灣石斑魚的慘境。
台灣石斑變中國石斑
石斑魚曾經是馬英九推銷ECFA的得意政績,但現在卻是成就了中國石斑魚,害慘了台灣石斑魚。石斑魚和虱目魚一樣名列ECFA早收清單,兩岸在2010年6月簽署ECFA後,石斑魚隨即創造出口至中國的榮景。
ECFA簽訂後,石斑出口到中國看似爆發性成長,但機警的石斑魚養殖戶在2012年就意識到真正賺錢的是大戶,而且台灣養殖技術也疑似被中國盜取,中國再伺機與台灣石斑魚競爭。以出身東港的石斑達人沈建志為例,沈建志與南京農業大學簽約合作,雙方在海南島養殖龍膽石斑至2019年。沈建志將養殖技術轉移給南京農業大學,然不久後,沈建志在海南島的養殖基地卻被夷為平地。
近年來,中國官方積極扶植石斑魚產業。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廳2016年3月公布訊息,在中國第12個5年計畫中,福建省漁業發展要打造海帶、魚丸與石斑魚等成為20大漁業品牌。
再者,2015年的海南島石斑魚總養殖量達到10萬噸以上,福建也有3萬噸,其他省分如浙江也著手發展石斑魚養殖。僅2015年,海南島與福建的石斑魚產量就達到10幾萬噸;然而,同年台灣出口到中國也不過1.3528萬噸而已,僅約海南與福建兩地產量的10分之1。
此外,台灣業者也承認中國的養殖技術越來越好,例如中國將龍膽石斑和老虎斑雜交而成的「龍虎斑」,口感好成長快,早就打趴台灣青斑。坦白說,台灣石斑的困境早在ECFA簽訂後沒多久就顯露。2013年1月,媒體報導早就點出問題,中國表面上讓利台灣卻搶養石斑,讓石斑價格創新低。曾支持ECFA與馬英九的石斑大王戴昆財早認清,中國其實是台灣石斑魚的競爭對手,而不是台灣的市場與商機。
總的來說,由於石斑魚在中國廣受喜愛,雖然台灣石斑魚業者在中國開放台灣石斑魚進口的前幾年大賺,但中國在取得技術後,隨即大力發展擊垮台灣石斑魚產業。至於根本不合中國人胃口的虱目魚,台灣無論如何開發各式各樣的料理法,依然不得其門而入。至於政治考量的虱目魚契作,中國則隨時可以喊停。
如今,中國不再續約契作虱目魚,這也只不過凸顯中國對台灣所謂的「讓利」,其背後都是有著政治性的考量,而非單純的自由經濟市場機制。台灣虱目魚,最終還是淪為中國操控兩岸關係的政治魚,其實,這也是可以臆測的結果。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