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平衡區域發展 遷都台中

張家銨 2018年04月25日 07:00:00
遷都台中可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分配,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攝影:李隆揆)

遷都台中可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分配,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攝影:李隆揆)

自清領末期,台灣的政經中樞就一直設置於台北;以台北為中心的政經發展,造就了「從台北看台灣」的「天龍國觀點」;更甚的是,台北吸納了台灣的精華,包括媒體、教育文化、金融與稅收、交通等各項資源都過度集中於台北,也導致全台近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於台北周遭,因而導致台北的房地產價格高漲。台灣的產業發展亦因以台北為政經之都,產生了地理上的失衡;雖然多數工廠不在台北,但是其所屬之公司行號卻設立於台北,即產生中南部擁有了工業所衍生的污染,卻沒有台北所擁有的稅收與創造的福利。逐漸地,南北對峙的態勢因而形成,因此遷都是解決如此問題的藥方。

 

許多國家都有遷都的前例,例如臨近的南韓。南韓在二次大戰之後獨立,於1948年建都漢城 (現稱首爾)。類似於台灣,南韓在韓戰之後其國家經濟即起飛;首爾作為南韓的政經中心,包含仁川及周邊城市面積近兩千平方公里,人口卻擁有二千三百萬人,等同台灣的總人口數。然而,首爾與北韓分隔的38o線僅距四十公里,兩國長期處於意識形態上的分歧和軍事對峙,使得南韓人對於遷都「避戰」的呼聲高漲。首爾與台北的處境相同,台北生活圈擁有約六百萬的人口,而與台灣人主張的意識形態完全分歧的中國,隔著台灣海峽擺置飛彈,無不瞄準台灣,特別是政經中心的台北;同樣應該「避戰」,台灣實有遷都之必要。

 

此外,南韓在戰後的城市經濟發展特別集中於首爾,相對制約了其他地區的發展。因此南韓透過遷都至中部,希望從新首都向各方向以輻射方式帶動各地區之均衡發展,避免過份依賴經濟首都首爾。南韓國會為了配合行政首都的遷移,通過了《地方分權特別法》和《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分配,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在2004年,南韓政府公布了新行政首都,也就是現今的世宗市,原因是此處擁有豐富的水資源、交通網絡佳、還有多處未開發的土地。同樣地,台中的地理環境正處台灣的中部,現任台中市長林佳龍於立法委員任內就曾提出「國會遷都臺中」的副首都計畫,以期平衡台灣的區域發展。重要的是,台中如南韓的世宗市,尚有多處未開發的土地可供利用,例如現今的成功嶺,甚至氣候宜人、交通便捷、住民和善,極為適合打造成行政新都,為宜居的美麗城市。

 

一百多年前,劉銘傳即相中台中,他認為這是「襟山帶海、控制南北」的新省城所在地。遷都有利於台中,更有利於台灣;一旦遷都台中,台中也將帶領台灣各地繼續往前邁步。因此,除了繼續推動遷都台中的計劃,還可效法南韓以擬定《國家均衡發展特別法》,解決中央與地方的權力之分配,促進地區經濟和社會的均衡發展。公部門透過立法機制成立國家級專責單位以負責遷都的相關作業;在新首都的土地區段選擇,盡量以獨立區段以及公有地為主,避免徵收私人土地,以免擾民。

 

遷都,將會促進台灣的新發展,也讓台灣再起飛。然而,遷都不僅代表著台灣擁有一個新首都,更是證明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

 

※作者為臺中市青年審議委員會青年代表

關鍵字: 遷都 台中 區域平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