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傑:民主當然要有效能

梁文傑 2016年09月13日 00:10:00
因為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時間很長,所以在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我們很習慣把「民主」與「威權」對立起來。(路透)

因為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時間很長,所以在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我們很習慣把「民主」與「威權」對立起來。(路透)

我在上報發表的<從高雄果菜市場拆遷談談台獨的未來>,引發許多人的關注,光是在上報,就有連續五位作者回應我的文章(如相關文章),以現在的社會風氣,當然是批評我的居多。舞文弄墨本非市議員該做的事,但既然丟出了題目,就有責任回應大家的批評。

 

批評我的文章雖多,但都可歸結為一點,那就是我重視政府效率是一種「威權思想」,而這種思想會讓民主倒退。我的根本性答覆是,我看不出為什麼「民主」不能有「效能」,也看不出為什麼重視「效能」就是「威權」。

 

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2016年的報告,在世界上280個國家或政體中,可稱為自由民主的有195個。如果我們只看有沒有民主選舉、政黨輪替和言論自由,那麼美國、英國和日本這一組,與印度、斯里蘭卡、納米比亞、巴西這一組可說是等量齊觀。但誰都知道從國民所得、貪污腐化和貪富差距等指標來看,這兩組國家有如天壤之別。「自由之家」把新加坡和菲律賓、馬來西亞、墨西哥列為「部份自由」也就是半威權的國家,但誰都知道新加坡不論從任何指標來看,都是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墨西哥再過三十年都追不上的。中國和緬甸、北韓、甘比亞、蘇丹同列威權專制國家,但政府在改善人民生活的表現上也天差地遠。每個國家有其發展歷史,但幾乎所有人都會承認,國家發展的良窳和政府的效能有極大的關係。

 

很清楚,民主國家的政府可以有效能也可以無效能,威權國家的政府也可以有效能或無效能。民主是一套決策程序,符合這套決策程序的制度有很多種,放在每個國家的實践經驗也不一樣。同樣是總統制民主國家,美國政府要比巴西清廉有效能;同樣是內閣制民主國家,英國政府比義大利政府清廉有效能。巴西政壇目前正在討論是否要改成英國那種單一選區的一黨執政內閣制,以避免一個民選總統和小黨林立的國會長期對壘,造成決策緩慢和資源分贜的長期發展困境。我們不會說這樣的改革是往威權主義墮落,因為任何國家都有權利選擇一套較有效能的民主制度。

 

因為國民黨一黨專政的時間很長,所以在追求民主化的過程中,我們很習慣把「民主」與「威權」對立起來,然後以為民主就應該是台灣現在這樣,不容改善或進化,不然就是「向威權倒退」。比方說,雖然我們都知道日本就是一個NHK,英國就是一個BBC,像台灣現在這樣有五、六個24小時的新聞台雞毛蒜皮的小事整天報,有十幾個政論節目隨便胡謅,其實是一種畸型。但許多人卻固執的認為民主的媒體環境好像天生應該就這樣。但假如我們大家都同意「媒體亂台」,都認同「在這種環境下任何政黨上台都做不好」,然後我們想集思廣益想塑造一個比較能讓公民理性對話、不要讓台灣人集體弱智化的媒體環境,難道這也是「向威權倒退」?難道我們達成建立民主制度的目標之後,就不能再為民主的優質化努力?

 

民主可以有效能,而且應該比威權更注重效能,因為威權統治靠暴力,民主統治則要看表現。在過去一百五十年中,我們看過太多在民主化以後,因為各種利益和要求擺不平導致政府失能,人民最後又選擇會被迫選擇回到威權主義的例子。無法在民主化後有效決策的國家,民主經常是大夢一場。對現在的台灣來說,真正重要的分野是「有效能的民主」與「無效能的民主」,而不是「民主」與「威權」。在踏入民主國家之林後,我們要和其他194個國家比的就不是誰的政府比較民主,而是誰的政府能在民主的程序性限制下依然有效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台灣人今天也許能在面對中國崛起時還能以「民主」自豪,但走到國際舞台上,真正能讓台灣人被看得起的可不是台灣比較民主,而是我們的人均GDP世界排名20(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否則的話,台灣在歐美國家的眼中和同樣被「自由之家」列為民主國家的茅利塔尼和迦納也沒什麼不同,台灣人到日本旅遊也不會像現在那樣受歡迎。

 

最後,我也許不該把「台獨」和政府效能扯在一起,但我還是堅持,如果我們希望台灣人能面對中國越來越大的壓力和吸力而依然信心堅定,民主和經濟這兩個支柱缺一不可,而經濟發展和政府的效能至為相關。如果一條簡單的桃園第三跑道都要到2030年才能完工,那台灣的經濟怎麼也不可能會好。而又如果到了2030年,台灣可以吸引人的東西只剩下「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這種小文青的詩情畫意,那就真的令人悲哀了。

 

※作者為台北市議員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關鍵字: 梁文傑 台獨 效能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