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朝鮮的抉擇】「這一次,我們真的相信統一就要到了」

仇佩芬羅佳蓉 2018年06月05日 07:00:00
北朝鮮人很清楚,外界對北朝鮮的稱呼和他們自己的主張並不一致。(攝影:羅佳蓉)

北朝鮮人很清楚,外界對北朝鮮的稱呼和他們自己的主張並不一致。(攝影:羅佳蓉)

請容許我們在這一系列報導裡,捨棄台灣一貫使用的「北韓」一詞,而以「北朝鮮」做為這個國家的稱謂。因為這不僅是這個國家的正式名稱,更代表他們對國家未來的主張。要理解這個國家對朝鮮半島問題的想法,必須從還給他們「北朝鮮」這個名字開始。

 

北朝鮮人很清楚,外界對北朝鮮的稱呼和他們自己的主張並不一致。「我們的國名是『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因為還沒有統一,所以北邊是北朝鮮,南邊是南朝鮮;就像南邊定的國名是『大韓民國』,北邊是北韓、南邊叫南韓,雖然名字不一樣,但意思都是希望統一的。」在解釋38度線非軍事區的歷史之前,解說員特別先強調了這一點。

 

北朝鮮主張,「朝鮮是一體的」,統一之前,北邊稱北朝鮮,南邊稱南朝鮮。圖中貫穿和平之家的水泥石板,就是將朝鮮半島劃為南北兩部分的38度線。(攝影:羅佳蓉)

 

統一大街 「連接平壤和首爾的必經之路」

 

從平壤市區前往板門店的路名叫「統一大街」,對北朝鮮人來說,這條路的終點不只是非軍事區,而是「連接平壤和首爾的必經之路」;板門店則一如它在地理與朝鮮戰爭史的地位,只是「統一大街」的中間點。從平壤到板門店的這段路長約168公里,而板門店往南連接首爾的道路,與北朝鮮人想像中的「統一大街」南段其實無關,早已由南韓建成高速公路,車程不到一個小時,而北朝鮮人從來無緣親自走一遭。

 

統一大街在平壤市區內的路段,兩側蓋了4萬戶民房,建成時將其中的一半依慣例分配給原本住在此地的居民,另一半則保留著,「等到統一之後分配給南朝鮮的人民」。然而統一之日至今沒有到來,那一半空下來的房子也慢慢地分配出去,如今統一大街兩側已經住滿了人。

 

統一大道兩側蓋了4萬戶民房,原本留下一半要分配給統一之後的南朝鮮人民。(攝影:羅佳蓉)

 

那些刻意留下來的民宅是什麼時候決定要分配出去的呢?「不知道,就是分配掉了」。統一時程遲遲沒有到來的失落,顯然並沒有打擊北朝鮮人對實現統一的堅定信念。北朝鮮在統一大街離開平壤市區的地點立了高聳的「統一門」,兩名長相一模一樣、一起捧著朝鮮半島的朝鮮婦女組成的拱門建築,象徵著他們對南北朝鮮攜手實現統一的願望。

 

「統一門」象徵三大憲章:自主、和平統一、民族大團結

 

「統一門」的正式名稱是「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所謂「三大憲章」,分別是自主、和平統一,與民族大團結,是北朝鮮對國家統一的指導思想。依北朝鮮的說法,三大憲章是由第一代領導人金日成提出;而根據國際社會的紀錄,三大原則是在1972年由金日成和當時南韓中央情報部長李厚洛議定。

 

「統一門」的正式名稱是「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三大憲章分別是自主、和平統一,與民族大團結,是北朝鮮對國家統一的指導思想。(攝影:羅佳蓉)

 

無論三大憲章產生的版本如何,核心思想都在於排除朝鮮統一中的美國因素。《自主統一原則》強調南北朝鮮是兄弟,分裂是「兄弟之間的問題」,應該自己解決,「第三者」不應該干涉。而這謂「第三者」就是美國,是朝鮮人眼中發動朝鮮戰爭的罪魁禍首,也是半世紀來一再以美軍駐守等手段阻撓朝鮮統一的幕後黑手。

 

「統一門」的正式名稱是「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其右下角的浮雕象徵身強體健的北韓人民。(攝影:羅佳蓉)

 

循著同樣的脈絡,《和平統一原則》不僅反映南北政權不願重蹈朝鮮戰爭的戰禍與分離痛苦的想法,更強調美國若再發動戰爭,「受苦的只有朝鮮民族自己」,因此必須由朝鮮民族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

 

而總結統一指導方針的「民族大團結」,在1980年隨著《「高麗民主聯邦共和國」統一方案》的正式提出進一步具體化,旨在考量南北彼此不可能接受對方的政治制度,因此在互相承認對方思想和制度的前提下,以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兩種制度和兩個政府為基礎,建立「統一的高麗」。

 

「祖國統一三大憲章紀念塔」,左下角浮雕象徵生活刻苦的南韓人民。(攝影:羅佳蓉)

 

歷經4次元首會 朝鮮半島走向和解之路

 

意義幾乎形同宗教教義的統一三大憲章,不僅以領導人思想的形式存在北朝鮮人民的生活,也成為主導第一次朝韓峰會的主軸。2000年6月,時任南韓總統的金大中訪問平壤,與當時的北朝鮮領導人金正日舉行會談,發表了涉及統一方案的《南北共同宣言》。然而讓北朝鮮人念念不忘的,是兩人還討論了向南韓人民開放金剛山景區、安排離散家屬見面,以及送還南方關押的北朝鮮人員問題,都是朝鮮戰爭在南北人民心上留下的傷痕。

 

那段時間,北朝鮮報紙傳誦著年邁戰俘在回到北朝鮮之後如何從垂死病榻重獲新生的故事,電視上播出離散家屬重逢時淚灑金剛山的心痛場景。當時只是孩童的導遊動情地回憶起電視上看到的景象,「後來南北朝鮮做為一個隊伍,一起參加奧運的時候,我們真的覺得統一是完全可能的」。

 

 

然而之後南北共舉半島旗參加釜山亞運、開城工業區開始營運,種種讓北朝鮮人民萬分期待的南北交流,隨著南韓李明博、朴槿惠相繼上台而逐漸中斷,金剛山再一次封閉,南北關係重回敵對緊張,北朝鮮人民對統一的期待也降至冰點。

 

直到今年,當北朝鮮啦啦隊再一次隨運動員參加冬奧,當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金正恩握著文在寅的手跨過38度線,當美韓軍演之後,金正恩依舊在統一閣笑迎文在寅,北朝鮮人終於才又重新燃起希望,「這一次,我們真的相信統一就要到了」。

 

當大家在電視上看到金正恩握著文在寅的手跨過38度線,北朝鮮人終於才又重新燃起希望,「這一次,我們真的相信統一就要到了」(美聯社)

 

「承認彼此獨立存在」 是共謀統一的必要基礎

 

從統一大街延伸公路的沿線,每隔一段距離,道路兩側就會出現寫有自主、和平、團結的巨大石牆,提醒著眾人統一之路必將遵循領導人思想前行。從非軍事區眺望週圍的田野,南北兩方的國旗遙遙相對,承認彼此政府體制的獨立存在,成為雙方共謀統一的必要基礎,就像兩方的國旗和非軍事區大門內立著的那幅「朝鮮是一體的」巨大看板,沒有矛盾之處。

 

只是這一次,統一是不是真的能依著北朝鮮人民的願望,由南北兄弟自主實現?這個在國際現實上幾乎不可能成真的命題,從金正恩的態度左右高峰會的成敗,以及文在寅的折衝奔走促成對話不至破局,主要動力來自南北政府卻是無庸置疑。從北朝鮮再一次走上國際對話談判桌的進展來看,南北領導人如何思考半島的未來,如何協調彼此在國家發展上的需要,又如何共同建構接下來的互動進程,或許正是檢驗朝鮮「自主」與否的真正指標。

 

 

【朝鮮的抉擇系列報導】

●「命運的主人就是自己」 北朝鮮人民的統一夢

●南韓一曲〈阿里郎〉 讓北朝鮮走上談判桌

●韓戰停火65年 從敵視到和解

●要與敵人握手? 川金會將顛覆北朝鮮對美國觀感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