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評:撤除「外館」不如撤換「館長」

主筆室 2016年09月20日 07:00:00
外交部長李大維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關於裁減外交部駐外館一事很快就會做決定。(攝影:葉信菉)

外交部長李大維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表示,關於裁減外交部駐外館一事很快就會做決定。(攝影:葉信菉)

外交部終於對當前中華民國120個駐外館處進行調整,首波計劃,將裁撤美國關島、沙烏地阿拉伯吉達、德國漢堡和駐挪威代表處。背後理由,確為「功能不彰」考量。於此之前,甚有外交部高層直言「砍30個(外館)都沒問題」,算是對「冗館」問題的激進表態。同時亦有朝野立委附和,認為某些館處的作用只剩下替國內訪賓接送機,確實沒有必要繼續留著虛耗公帑。

 

被點名裁撤的館處,情況其實大同小異,其中甚至有僅編制三人辦公的「迷你小館」,在同時兼辦僑務、領務、館舍出納、會計等雜項工作下,著眼當地政務範疇的推展便相當有限,加以駐在國給予台灣的能見度空間不一,很多時候我們不得不採「軟性外交」等旁支路線,以維持某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曝光,但那和實質的外交工作存有偌大差距,國家每年仍得為此付出高達數千萬元的預算,相當不划算。

 

在國家經濟表現持續低靡之際,這些駐外單位的支出,當然就成了各方檢討的標的,以「功能性」做為取捨考量,本是無可厚非,但裁撤館處唯一立竿見影的效果,將僅是縮減了每年的預算編列,其間若沒有實質縝密的革新,中華民國外交部依然同時存在人員戰力、經費預算雙重浪費的問題。

 

包括外館急難救助專線經常遭到濫用,舉凡為旅遊國外的台灣觀光客找路、訂飯店、詢問觀光景點,或者調解當地台灣男女朋友感情問題,又或者另有台灣家長委託幫忙關照遊學在外的子女,總之國外尋人、找工作,乃至移民諮詢不一而足,離譜情事,另有挾帶過量菸酒被海關查扣,卻要求外館人員出面疏通期能免繳罰責;遺失行李,不願犧牲旅行時間,竟委以外館人員代為報案或取回行李等等。諸如此類把「急難救助」當作選民服務,中華民國駐外人員多已見怪不怪,但在「人人都可直通部長」的時代,外交人員多有所顧忌而不敢輕忽,縱有不合理處也得悉當照辦。

 

當然,為國內各級民意代表、官員送往迎來,也幾成外交人員的例行業務,尤其台灣官方公務兼具休閒的「出國考察」風氣依舊,中華民國外交官有時甚且要勉為充當國內高官、立委的在地「地陪」,這些額外工作不盡然都會排擠正常業務進行,但就如同那些枝微細瑣的服務案件,長年來皆已對外交工作形成常態性的干擾。

 

最後,駐外館處的功能是否得以彰顯,關鍵終究繫於「館長」作風。已退休的資深外交官沈呂巡不久前似是為幾處被點名的外館請命,認為:「能幹的館長,小館都會被他做大,不能幹的,大館都會被他做小。」這其實指出了駐外館處另一個棘手的問題。館長派外天高皇帝遠,加以數十年公務生涯訓練,對於個人駐外功績,多有自吹自擂的本事,若非實地研究,旁人很難從一堆陳腔濫調的業務報告中,看出館務成績真正的優劣,那麼,駐外館究竟要讓自己發揮到甚麼地步,很大的程度便得仰仗館長個人的專業能力和道德良知。

 

對外交部來說,就這點觀察,真要為了國家,或得放下官官相護的官僚陋習,揪出不適任的館長,因為「砍30個館長」說不定會比「砍30個外館」,對台灣外交更具積極正面的作用。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關鍵字: 外館 功能不彰 裁撤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