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所跨界合作的對象當中,有一些人是拿圖書當花瓶或裝潢,並沒能幫出版業創造出多少業績。(湯森路透)
最近幾年,台灣的出版產業不可謂不悽慘,年產值剩下不到200億,一堆閱讀類型全都崩盤,銷售狀況一年比一年差,還活下來的出版社,幾乎都是找辦法苦撐。
出版產值崩落的原因有很多,像是網路崛起取代了消費性、資訊性、娛樂性的出版品。總體經濟衰退、可支配所得下降,買書預算自然萎縮。產業外移,團購市場萎縮。人才出走,購書人口也跟著外流…。
總之,壞消息要多少有多少,出版產值衰退看來是會繼續發酵的趨勢。不過,出版產業的產值再萎縮,還是有一群傻氣的出版人堅持推出好書,不管是本土創作還是海外授權翻譯,總之,還是砸下真金白銀買版權、製作優質內容,附上精美的美術設計,放到市場上提供消費者選擇。
讓我感到遺憾與不捨的是,我們這個社會上有一些人,不讀書、不買書也就算了,反正讀書買書這件事情並非民生必需品(雖然我覺得有讀書買書的習慣很重要),竟然還反過來從不斷萎縮中的出版業拿走值錢的商品內容。
好比說,這一兩年網路上新崛起的其中一種衝流量的網路行銷技巧,叫做幫你讀書、抓重點,簡單說就是幫你做書摘,名氣小的就免費在網路上送這些書摘,名氣大一點的甚至做成自己的節目,要看的人還要繳費。
我是不知道這些拿書的內容做自己生意的單位有沒有去跟出版社談授權或分潤(我衷心希望是有的)?也不知道大量摘錄單一本書的重點做成文章發送,到底有沒有著作權法的問題?我只知道,有愈來越多人投入這個領域,拿出版界砸錢製作的內容商品,換自己的流量或知名度。
或許不少出版人,抱持著這是幫書打廣告宣傳推廣的正面態度,看待這些書摘或導讀(嚴格來說,導讀沒有問題,導讀是帶入觀點引領讀者認識一本書,關鍵是某些已經是大量摘錄圖書重點的書摘型文章),我也相信應該會有一些人看完書摘或導讀後找原書來看,也相信應該會有一些書因此而爆紅熱賣。
但是在我看來,更多人拿這些書摘或導讀文章只是想滿足「擁有」這件事情,不管免費還是付費取得這些書籍重點,只要我擁有書摘就夠了,不需要再買書來看的心態,這樣的人應該也不少。特別是某些實用型的書,關鍵重點並不多,一篇文章的篇幅大概就夠整理出重點了。
或許有些出版人願意相信「免費放送」幫忙曝光是好行銷,就算真的是,出版界也該把這些行銷手法收回來自己做,並且更嚴格的審視那些網路上那些拿著出版品的內容精華去創造自己商業價值,審慎挑選合作對象,甚至出手阻止某些未經同意但卻大量摘錄自家作品重點精華的文章分享活動。
有個現象,出版界的朋友難道不會感到荒謬嗎?
如今台灣的網路媒體或雜誌上不少爆紅或引發轉載的內容,是從出版業出版的新書裡摘錄出來的。這些書的重點精華文章經過轉載媒體重新下標或是配圖整理後發送出去,幫自己賺得了一堆流量,充實了自己的網站,但出版界卻不太能從中賺到多少業績?
如果這些行銷手法有效,那麼網路上鋪天蓋地的圖書精選內容照理說應該幫出版業創造出不少暢銷書跟銷售業績啊?
資訊泛濫的時代,人們每天在網路上閱讀非常多文章,但說真的,即便覺得某些文章好,又有多少作者名字被讀者記住甚至因此變成作者的粉絲?
不是沒有,但我覺得轉換率並沒有太好。
這些年我總感覺出版業所跨界合作的對象當中,有一些人是拿圖書當花瓶或裝潢,並沒能幫出版業創造出多少業績。好比說以生活提案見長的書店,很多朋友都說書店很漂亮,可是書區的書很難讓人想要買,就算想買也會上網下單,甚至某些書根本就擺在讀者拿不到的地方。
把實體書店當行銷展示看待不是不行,只是出版界這些年行銷多了很多,轉換率到底如何,我想大家都心裡有數?!
過度供給的時代,內容不能再大量免費提供人看了。我舉個例子,假設我弄一個媒體欄位專門連載筆記主題的文章,每一期都介紹某一本筆記主題書的一或兩篇文章,這個專欄長期連載下來對讀者來說,某種程度是不是已經取代單一本筆記主題書的功能?
對於讀書沒有太專精,或只是想知道一些新知當休閒的人來說,如果我有一個地方可以持續一直看到同一主題的好文章,我還有掏錢買這個主題的書的需求嗎?
如果出版與其他產業的跨界合作只能賺得一些無法轉換利潤的名氣,我衷心的建議,應該要審慎思考,縮小甚至停止這些行銷手法。當你看著別人白白拿走出版人辛苦花錢花心力做出來的內容,賺走流量跟名氣卻沒有換成實際銷售金額落袋,不正說明這樣的行銷模式是失敗(或說能夠成功的機率非常低)的嗎?不應該好好審視或調整嗎?
約莫10年前社群網站開始崛起時,我就跟出版界的一些先進說,出版界要趕快跨足社群,設法佔下一席之地,才能將圖書銷售的一些主控權抓在手上。只可惜眼下看來,有認真去搶佔新媒體的曝光機會的出版人並不多,而過度仰賴其他人來曝光的結果,在我看來並沒能替出版產業創造出眼下業界最需要的業績,反而被人端走不少。(2016年的出版回憶:詩族的華麗演出)
【延伸閱讀】
●投書:陸資嗎?何不先開放出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