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綱「去中國化」 歷史分台灣、中國、世界史三架構

上報快訊 2018年08月13日 22:25:00
教育部舉行12年國教課審大會,決議在不增加社會科教學時數下,由研修小組檢視其內容與轉型正義的完整性等等是否適當。(圖片取自公視新聞)

教育部舉行12年國教課審大會,決議在不增加社會科教學時數下,由研修小組檢視其內容與轉型正義的完整性等等是否適當。(圖片取自公視新聞)

教育部13日舉行12年國教課審大會第68次及69次會議,決議在不增加社會科教學時數下,由研修小組檢視其內容與轉型正義的完整性等等是否適當。至於歷史科課程則採分域架構部分,仍以台灣、中國、世界為重點,但會加入多元文化及國際理解的觀點,例如中國史可能改變過往的「天朝史觀」,增加中國與周邊國家的互動情形等等。

 

教育部指出,關於社會領域課綱納入轉型正義的內容,決議在不增加教學總節數之前提下,檢視學習內容與歷史正義、轉型正義有關條目及其說明之完整性是否妥適,並進行必要之調整與補充說明。

 

研修小組亦於會議中表達轉型正義是持續的工作,在《促進轉型正義條例》出現之前就開始。依據《促進轉型正義條例》的精神,轉型正義的目的是在維護憲政民主秩序,促進和解,而其核心問題在面對以及處理威權遺緒,探究真相並重新評價。社會領綱草案在轉型正義的處理是依據學生學習階段,從同理關懷、分析思辨,以及人權與憲政民主秩序概念的建立與歷史脈絡的掌握,循序進行課程安排。

 

至於歷史科課程採分域架構部分,研修小組說明,分域設計是回應總綱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以及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之核心素養。分域是動態的概念,三個分域各以台灣、中國、世界為重點,會隨歷史發展,在不同時期因其與其他分域的關係而有變化。

 

以國中課綱為例,第二個分域以中國主要時代分期作為通史架構,關注人群在不同時期與不同區域的互動。高中則以專題為架構,考量必修學分數調降,在第二分域以中國與東亞的互動與發展作為深入的專題探究重點。另外,亦可利用歷史考察的空間依據學生學習狀況彈性擴充探究範疇。分域設計主要突破單一區域的歷史學習,導向全球互動關聯的系統思考,提升學生歷史素養。

 

針對外界質疑,新的課綱內容會「去中國化」,課審大會社會科領域的研修小組歷史分組主持人、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金仕起指出,草案中仍把中國歷史當程學習重點,只是要讓學生更了解一些中國歷史上與其他區域的互動,增進全球視野,不會「去中國化」。(王薇君籲司改強化被害人保護機制

 

【延伸閱讀】
●【12國年課綱開審】因廣告才知「陳文成」 委員盼轉型正義納入歷史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