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兒影展專訪】《驕傲大選戰》導演江松長

黃衍方 2016年10月29日 15:00:00
《驕傲大選戰》導演江松長。(酷兒影展提供)

《驕傲大選戰》導演江松長。(酷兒影展提供)

江松長(S. Leo Chiang )是台裔美籍的紀錄片工作者,他畢業自南加大,已推出過《高先生到華盛頓》(Mr. Cao Goes to Washington )、《A Village Called Versailles》等多部紀錄片作品,並獲得許多相關的獎項。今年,江松長推出了他的新作《驕傲大選戰》Out Run),這部片紀錄了世界唯一的LGBT政黨——菲律賓「拉德拉黨」(Ladlad)在2013年競選國會議員的經過。《驕傲大選戰》已經巡迴過許多影展,現在,它終於來到了導演的故鄉台灣,並在第三屆台灣國際酷兒影展上放映。

 

 

江松長透露,他在南加大學的其實是劇情片,一開始他想做也是劇情片。「可是我發現我在寫劇本的時候很痛苦。」江松長表示,自己在寫劇本的時候會有很多自我懷疑,寫到最後常覺得成品根本沒什麼。後來,江松長才意識到自己不適合走這條路,他喜歡的是到處旅行、去以前沒去過的地方,以及認識有趣的人,江松長因此轉往紀錄片領域發展。

 

 

從一個尼泊爾的同志眾議員開始

 

《驕傲大選戰》的起源有些曲折,在2010年的時候,江松長偶然看到了一則新聞報導,內容是講述尼泊爾有一位同志眾議員,他呼籲政府支持同性婚姻。「但是他不是用人權的角度去講,而是用經濟的角度去講。」那名眾議員認為,如果尼泊爾能支持同性婚姻,全世界有消費能力的同志就可以來這裡花錢,到喜馬拉雅山底下辦一個盛大的婚禮。

 

 

「那篇文章讓我想到,同志運動大部分都是從邊緣去挑戰系統,可是如果你是系統的一部份的話,那你會用什麼方法替同志爭取權益呢?」

 

 

於是江松長開始尋找世界上已經出櫃的政治家,希望能紀錄下他們選舉的過程,後來他找到了一位計畫要選肯亞參議員的男同志,這位先生很讓人喜歡、講話也很有魅力,江松長到奈洛比(肯亞首都)跟拍了一段時間,但是後來由於籌措選舉經費的過程不太順利,又受到生命威脅,他只好黯然退出選舉,江松長的拍攝工作也被迫中斷。

 

 

這時,江松長找到了菲律賓的拉德拉黨。

 

 

語言不通憑直覺 素材不足改多線

 

《驕傲大選戰》劇照(酷兒影展提供)

 

「我們做的雖然是一個政治的主題,但我們主要想討論的,其實是酷兒族群他們的生活,關於他們生活上的挑戰,以及他們想要爭取的權益是什麼。」拉德拉黨不是只有一個酷兒,而是整個政黨都是酷兒,如果拍攝拉德拉黨的話,不管是個人或是整體的面向都可以討論到。江松長主動聯絡拉德拉黨的黨主席班米茲,班米茲很快就答應了。

 

 

拍攝工作開始後,江松長遇到的第一個困難是語言。英語雖然是菲律賓的官方語言之一,但是他們只在馬尼拉講英語,到了鄉下後就使用菲律賓語溝通。江松長除了是導演外,同時也是這部片的攝影師,他常常遇到一個狀況就是他雖然在拍,可是畫面裡的人在講什麼他都聽不懂。「我們一開始有請一個翻譯的人,但是後來發現這樣會干擾拍攝的過程,因為這是觀察式的拍攝,事情正在發生時,不能打斷他們,說:不好意思,等我翻譯一下。」後來江松長只能觀察對方的身體語言,憑直覺判斷拍攝的時機。

 

 

另外一個困難出現在主角身上,江松長一開始將班米茲設定為這部片的主角,所以拍攝的重心都放在她身上。「可是我們後來發現,政治家其實不太適合擔任紀錄片的主角,因為他們不太願意把自己心裡想的事情很完整的描述出來。」因為擔心講出來的話會對自己有害,班米茲總是語帶保留,這讓江松長有點挫折。

 

 

由於影片素材不太夠,所以將江松長就想,要把其他參與這次選舉的人也放進來當配角。「但是拍一拍就發現他們真的太有趣了,所以我們決定直接把電影改成多個主角的故事。」因此現在在《驕傲大選戰》裡,除了黨主席班米茲外,我們還可以看到幽默活潑的律師雷蒙,以及其他各形各色的黨內夥伴。

 

 

對於現代酷兒處境的觀察

 

《驕傲大選戰》劇照(酷兒影展提供)

 

江松長在美國長大,問起他美國社會裡酷兒族群的現況時,他表示這要看地區,如果在大城市裡,大家的接受度都很高,但是在一些比較保守的鄉下地方,也有很多人想出櫃但出不來,甚至因此而自殺。「台灣在亞洲因為支持酷兒族群聞名,可是它也不是一個酷兒可以隨便出櫃、在路上可以牽手接吻的地方,大家看到還是會覺得不太對勁。」

 

 

現在全世界普遍越來越能接受酷兒族群,除了一部分的中東和非洲國家對酷兒族群有非常強烈的排斥,但是江松長認為這也是進步的一種象徵。「進步伴隨著的是反對和抵制的聲音會越來越大,現在在中東和非洲能看到反對的聲音,就表示酷兒議題的能見度越來越高。」江松長表示,社會進步的方式不可能是單向的,一定會像這樣前後拉扯。

 

 

希望能帶給觀眾什麼

 

《驕傲大選戰》劇照(酷兒影展提供)


關於希望觀眾從《驕傲大選戰》得到什麼,江松長說:「我希望大家能對這個族群有一個新的了解,他們不是每個人都是一樣的,這個族群是多元性的。 」江松長認為,對於酷兒族群不太了解的人,常會對他們有一些刻板印象。然而,在拉德拉黨裡,我們可以看到像班米茲那樣認真而保守的人,也有像雷蒙那樣活潑的人,他們表現自我方式非常不一樣,但是他們都是酷兒的一份子。



江松長對這部片的另一個期許,就是希望酷兒觀眾看了之後能開始為自己發言。現在有很多異性戀支持LGBT,但是不能一直靠別人幫他們說話,他們需要找到自己的聲音。「They need to present themselves. They can’t be other people.」他這麼說。

 

 

鼓勵年輕導演 有話就要大聲說

 

近幾年看過的紀錄片之中,江松長最喜歡羅拉·柏翠絲(Laura Poitras)的《第四公民》Citizenfour)。「我很佩服她(羅拉·柏翠絲),因為她真的是fearless(無懼的),她講的故事都是我不敢去碰的,看到她能拍出來我覺得很羨慕。」此外,江松長也很喜歡阿西夫·卡帕迪亞(Asif Kapadia)執導的《艾美懷絲》Amy),他認為這部電影的鏡頭語言沒有很複雜,但是卻講出了一個很動人的故事。

 

 

問到有沒有什麼話想告訴年輕的紀錄片工作者,江松長說,首先一定要找到一個讓你有熱情的故事,因為這是一個很辛苦的工作,需要百分之百投入,才能有好的成果,另外就是要保持好奇心、不能害羞,你才能挖到幕後的東西,否則作品就會流於表面。

 

 

「我覺得很多年輕的導演會覺得說,紀錄片就是紀錄,像是在保留歷史,可是不是這樣的,紀錄片是在講導演你要講的故事,紀錄片是有主觀而不是客觀的。」江松長鼓勵年輕的導演,如果你真的有某些事情想對別人講,那你應該要來拍紀錄片,把自己的意見說出來。

 

 

《驕傲大選戰》預告片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