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深圳鹽田港的貨櫃存放區。(湯森路透)
在長達十年的文革後,鄧小平再次回到掌權,並在1982年的中共十二大上,確立在深圳、珠海等地設置經濟特區,大量吸引外資和港資進入中國,更讓私有化與城鎮化快速發展,使得中國經濟能借助這些外來經驗與力量而起飛。
這個「改革開放」,讓與香港僅一水之隔的深圳,得到最大的利多和機會。30多年過去,深圳的地區生產總值在2018年首次超越香港,也成為東方明珠今日最大威脅之一。
《人民日報》報導,中共中央與國務院18日發布,有關《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下述簡稱《意見》),冀望將擴大投注力量於深圳,讓這座城市成為「先行示範區」,並在不久的未來,能達成兩大目標:
中國國務院所發布的這份《意見》,全文總長約4000多字,並洋洋灑灑地列出多達30條、未來發展深圳的「必備政策」,其中有數點也被外界視為,是有意與港澳進行拔河之舉。
像是支持深圳實行更彈性的境外人才引進和出入境制度,允許取得永久居留資格的國際人才在深圳創辦科技型企業、擔任科研機構法人代表;在深圳試點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並在此推動跨境金融與人民幣國際化業務;擬給予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在民生方面同享「市民待遇」;推動國際郵輪港建設,進一步增加深圳的國際輪船航線等諸多新政策。
有香港媒體認為,雖然當前無論在國際金融自由度、法規監管、法律制度等方面,香港仍優於深圳許多;但目前諸多混亂和不穩定因素,卻逐漸傷害香港既有的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與航空樞紐等重要地位。自身實力的削弱,相對地就是讓競爭對手更上一層樓。
《信報》等媒體更直言,從大環境局勢分析來看,北京此時丟出這樣一項「計畫」,也反映深圳再此被委以重任,在香港持續內耗之際,欲刻意提升深圳地位。此時啟動B計畫,倘若有一天連人均收入都落敗,屆時東方明珠名號恐不再亮眼,多家港媒無不呼籲各界,切勿讓內耗自傷七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