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台灣科研界浮誇造假風氣盛行

李武忠 2016年11月15日 07:00:00
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日前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人羨慕之餘,是否也該認真思考台灣科技界長期存在的陋習。(湯森路透)

日本生物學家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日前獲頒「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國人羨慕之餘,是否也該認真思考台灣科技界長期存在的陋習。(湯森路透)

日本第25位諾貝爾獎得主出爐,讓國人非常羨慕,然而以目前台灣科技界存在的諸多陋習,若無法透過外界壓力來觸動科研界內部自省與改革徹底予以根除,台灣科研界想要孕育出諾貝爾級的學者無疑緣木求魚。

 

這些年國內過度強調應用研究並以SCI,SSCI等投稿數量作為學術評比,教授升等重要項目,影響所及,國內學者一窩蜂投入容易撰寫報告以及經費爭取容易的議題,隨意更換研究題目,更有大學教授收一大堆研究生到處拿政府計畫,內容五花八門,再交給研究生做,跟包攬工程無異,做出來的研究品質可見一斑;儘管學術報告數量增加了,卻無助於國人生活改善和產業的技術升級,台灣科研要進步,必須打破上述作法。

 

更嚴重的是,國內科研成果浮誇甚至資料造假風盛行,但因多數係屬國內雜誌期刊未引起廣泛重視,也經常以個人行為為託詞,找個替罪羔羊息事寧人。近日台灣大學大腸癌幹細胞研究團隊,刊登在國際知名期刊《自然細胞生物學》論文遭網友踢爆,該論文有造假之嫌,目前已撤下論文並接受校方學術倫理調查,但希望不要又以個人行為,只懲處該論文第一作者了事。

 

日本屬科技大國,一向強調敬業、嚴謹、誠信,在發生著名科學家小保方晴子論文資料造假事件後,當事人不僅遭早稻田大學取消博士學位,其任職的日本理化學研究所主席,曾獲諾貝爾獎的野依良治也引咎辭職。不僅如此,日本科研界同時針對年輕科研人員的急功近利、政府科研補助經費的大幅刪減、大學法人化的得失、重應用輕基礎等等做出深刻檢討反省,而不是以家醜不可外揚為由,息事寧人甚至官官相護。

 

這些年,台灣投入不少科研經費,還有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俗稱五年五百億),但是對於這些經費的審查過程,成果的實際考核,投入產出的評估等,外界多所質疑,然而因為多數計劃研發成果多未對外公開,外界無從一窺全貌也無從監督。

 

事實上,台灣科研人事、經費長期為少數派系、學閥所壟斷,對此媒體曾大篇幅報導,可惜只有五分鐘熱度,等風頭一過一切照舊。以蝦病研究為例,國內養蝦產業自民國76年底,因不明原因發生大量死亡後,農委會、國科會投入龐大的研究經費及人力,並集中在蝦類病毒及疫苗研發,30年過去雖成就不少學術論文與專利,卻無助於國內養蝦產業的復甦;為避免再繼續誤導下去,國際蝦病權威台灣大學陳秀男教授綜合多年研究與實際現場養殖經驗,明確指出蝦類大量死亡病毒不是元凶(非蝦類絕對致死病原),政府及研究機構明顯搞錯方向,虛擲經費,也暴露了國內蝦病資源長期被病毒領域學者壟斷的事實。這絕對不是個案,科技部、農委會、教育部等主管部會都應該勇於面對,深刻檢討,不能斷送國內的科研前途!

 

從事科研本是一條漫長而孤寂的路,也唯有對科學、生命的熱愛以及對未知領域的好奇才能無怨無悔堅定的走下去。近日政府宣稱將斥資109.47億元打造台灣成為亞太生醫研發產業重鎮,若沒有札實的科研實力做後盾,勢將重蹈兩兆雙星覆轍。國人在欽羨日本諾貝爾獎人才輩出的同時,應該要求政府部門拿出具體解決方案打破學閥、派系長期壟斷科研資源的陳疴,給科研界注入新活水,台灣才有孕育出本土諾貝爾獎得主的一天!

 

※作者為農業專欄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