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JR北海道的經營困境

陳威臣 2016年12月05日 00:05:00
壯麗的山河一直是北海道景觀的特色,但其背後要維持的費用,以及搭乘人數過少的問題,最終拖垮了JR北海道。(作者提供)

壯麗的山河一直是北海道景觀的特色,但其背後要維持的費用,以及搭乘人數過少的問題,最終拖垮了JR北海道。(作者提供)

今年10月底,JR九州風光上市,股市衝破3000日圓,成為第四家上市的JR旅客鐵道,而近年來逐漸轉虧為盈的JR貨物,也力拼2019年可以上市,至於原本已經上市的JR本州三社,更是日本股市的優等生。表面看來,JR集團似乎已經擺脫過去國鐵時代的嚴重虧損,邁向一個新的時代,而在講求環保的今日,鐵道也逐漸受到重視,成為節能減碳的救世主。

 

2016年3月26日,北海道新幹線通車,北海道人期盼了近半世紀,終於可以自東京出發搭乘新幹線,經由青函隧道抵達北海道的函館,就在看似鐵道業界榮景的背後,JR北海道卻陷入了有史以來的最大經營困境,12月4日,位於道北的留萌本線留萌至增毛路段就即將要廢線了,其他多條路線也出現嚴重的赤字,岌岌可危。在環境特殊的北國,從國鐵時代宏大的鐵道開拓計劃,到現在的慘狀,雖然有其歷史與外在條件因素,對於當年為了消彌嚴重虧損的國鐵民營化,為何無法讓北海道的鐵道起死回生呢?

 

JR北海道全名為北海道旅客鐵道株式會社,成立於1987年4月1日,在國鐵民營化之後,承接原本日本國有鐵道(JNR)位於北海道的鐵道路線、巴士路線以及渡輪航路(青函航路),最初擁有21條共3,177公里的鐵道線,但由於北海道幅員廣大但人口稀少,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積,僅有540萬人口,也因此許多鐵道線在公路交通逐漸發達的今日,搭乘人數非常少,所以JR北海道接手之後便進行路線重整,至今剩下2千5百68點7公里共14條鐵道線。然而,北海道的雪季從11月開始到隔年4月為止,一年有長達6到7個月幾乎是受到大雪的覆蓋,大雪時期經常影響列車的運行,此外在融雪時期,對於鐵道的地基影響相當大,也因此必須要耗費更多的資源在路線的維護。

 

可以說,JR北海道就在這種先天不良後天又失調的情形下經營,過去剛從國鐵接手時,一切歸零的狀態讓JR北海道採購了相當多的新型車輛,得以取代國鐵的舊車,而且經營層認為北海道擁有相當多樣的觀光資源,也因此開行許多觀光列車,最為人稱道的就是C11 171與C11 207兩輛蒸汽火車,此外還有針對夏天的釧路濕原所開行的濕原小火車、針對冬天的網走所開行的流冰號小火車等,一時之間JR北海道似乎經營有成,而且多年來一直都維持穩定的經營。

 

JR北海道單獨維持困難路線圖(紅色及黃色路段/作者提供)

 

JR北海道假造維修養護資料

 

直到2010年開始,陸續發生特急列車火燒車、以及路基陷落造成列車脫軌的事件,這一連串的事故,經過各方追查了解之後,赫然發現JR北海道為了彌補虧損,假造維修養護資料,將原本應該要進行鐵道養護、以及車輛維修的預算,挪移彌補營業方面的虧損。在過去剛自國鐵接手時,因為路線保養的部分還算堪用,也有大量新購車輛,所以還能應付,但隨著當年新購車輛逐漸老舊,也終於紙包不住火,最後發生了這一連串事故,JR北海道也招致管理不力的罵名。

 

2011年9月,當時的社長中島尚俊失蹤,後來發現中島社長為了一連串事故引咎自殺,也讓JR北海道社內大亂。然而事情還沒有結束,2013年開始,JR北海道又開始陸續發生特急列車火燒車、旅客被列車門夾住拖行、運轉士吸毒、路線保養不力而導致JR貨物的列車兩度脫軌等事故,最後國土交通省決定介入調查,並且指派JR東日本接管。

 

2014年1月,主導北海道新幹線建設,並且對JR北海道經營有極大貢獻的相談役坂本真一,被發現因自責而自殺身亡。在經歷過一連串的事故,並且導致兩位高階主管自殺的悲劇之後,JR北海道就此進入重整期,但JR北海道的困境並沒有隨之結束,反而面臨更大的危機。2015年以及2016年,極少有颱風侵襲的北海道,居然連兩年發生嚴重的風災,也讓日高本線與根室線部分路段損毀嚴重,這對岌岌可危的JR北海道,更是雪上加霜,因為光是要修復日高本線就得要耗費139億日圓,JR北海道根本就無力負擔。更慘的是,今年初步決算,JR北海道出現了史上最嚴重的虧損,高達235億日圓的赤字,如果要將目前兩條運休的鐵道修復,總虧損將會超過500億日圓。

 

為了挽救瀕臨破產邊緣的JR北海道,11月18日JR北海道社長島田修召開記者會,公佈了JR北海道有10條共13個單獨經營維持困難的線區,總距離高達1237公里,幾乎是目前JR北海道營業路線的一半,而且不乏國人十分熟悉的知名景點,例如1999年的電影名作,由高倉健主演的《鐵道員》,其拍攝地幾寅(幌舞)的根室線,今年因颱風而嚴重毀損,至今仍無法通車,而這個路段也是經營困難的13區間之一,目前JR北海道打算不修復就直接廢線,也讓許多影迷因此而感到失落。然而這些單獨經營困難的線區路段,有些一天只有幾百日圓的進帳,卻每年必須耗費數千萬日圓,進行路線維護,根本就是開行一班就虧損一班,更糟的狀況是這些路段,許多橋樑自國鐵時代興建至今,有些都高達7、80年的歷史,到了非改建不可的地步,這對目前的JR北海道而言,要拿錢出來改建根本是天方夜譚。

 

鐵道「上」、「下」分離經營方式

 

由於北海道總人口有一半以上都是居住在札幌以及周邊的衛星都市,此外還有旭川以及函館兩個中型都市,所以連結這幾個都市與其周邊的鐵道,搭乘人數與經營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然而其他的地區人口稀少,再加上近年來北海道的高速公路網逐漸完工,過去要前往道東的釧路搭乘鐵道與航空是首選,但現在高速公路通車之後,搭乘高速巴士的票價便宜很多,也因此客源逐漸被取代,這些都是導致JR北海道經營惡化的原因。也因此,目前JR北海道為了維持最起碼的經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與經營困難線區的地方自治體逐一會談,如果自治體願意負擔鐵道維持經費,也許會有轉圜空間,但如果地方自治體無力負擔,最終也許只能走到廢線這一步了。然而,對許多北海道人而言,鐵道對於交通的維持十分重要,尤其是鐵道沿線的小村落,大多是年紀大的高齡者與學生,他們無法自行駕車,而公路交通又非常容易受到大雪的影響,對這些民眾而言,鐵道的廢線可以說是影響十分巨大。

 

當然目前除了廢線一途之外,JR北海道與許多交通專家也提出了許多方案,其中最可行的就是上下分離制度,這個制度是將鐵道經營(上)與鐵道路線維護(下)區分開來,由JR北海道負責鐵道事業的經營,並且由政府出資成立鐵道維修公司,進行路線的保養、維修與改建,這樣的制度在國外並不少見,英國國鐵後來就是採用這樣的經營方式民營化,在日本目前也有京都丹後鐵道(鐵道營運)與北近畿丹後鐵道(鐵道維護)的上下分離方式在經營,也因此這樣的方式或許是解決目前JR北海道經營困境的最佳方式。然而,維護公司的部分,政府要如何出資、該怎麼出資,中央要出資多少、北海道以及轄下的三級自治體的出資比例,也是一大問題,而且反對的聲音也不是沒有,所以這樣的方式是否能夠順利推動,還有賴後續的發展了。

 

北國的大地北海道,一直是國人前往觀光的首選,壯麗的山海景色與一望無際的丘陵原野,以及四季分明的美景,讓身處四季如春的台灣人,得以體驗不同於島國台灣的風情,也因此當地最大的鐵道公司JR北海道,就成了台灣人前往旅行的最佳工具了,在過去台灣人還無法在日本開車的年代,搭乘道內的鐵道旅行,享受美麗的風景,吃著美味的鐵道便當,令人稱羨,但如此美好的北海道鐵道之旅,遊人們能否還有機會體驗,JR北海道未來的命運又將如何,留萌本線留萌增毛段的廢線,也許只是一個起點,而非終點。

 

※作者為資深政治工作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