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台灣有沒有玩區塊鏈的本錢

徐祥輝 2016年12月13日 00:00:00
區塊鏈於今年再度受到全球矚目,尤其是跨足金融業後勢必影響到各國既有的金融秩序。(美聯社)

區塊鏈於今年再度受到全球矚目,尤其是跨足金融業後勢必影響到各國既有的金融秩序。(美聯社)

區塊鏈(blockchain)於今年再度受到全球矚目,尤其是跨足金融業後勢必影響到各國既有的金融秩序,使得各家銀行不得不關注區塊鏈在金融創新的應用,一面擔心這樣顛覆性的技術衝擊到本身在市場中的地位,一方面亦摩拳擦掌等著搶攻新的金融版圖。

 

區塊鏈是一種結合密碼學與網路通訊科技的「分散式帳簿」,舉例來說明的話,過去傳統金融機構用的是「中央帳本」的監管,就像是臉書上的動態時報,一旦更動了你的動態,全世界的動態牆也會隨之改變。而分散式的帳簿就像是line,你所有的對話內容都是分別存放在每個人的手機,除非你更改了所有人手機裡面的內容,否則先前的對話內容就被封存於每個人的手機之中。也因此,使用區塊鏈的好處就是,每個人的交易不會因單方面的改變而受影響,過去靠的是對第三方機構的信任,現在則將資料封存在具有良好的資料庫中,亦提升其安全性。

 

區塊鏈的在金融圈子的熱潮,從巴克萊(Barclays)在今年9月,完成第一筆用區塊鏈技術完成貿易融資的交易後再添高峰。此筆交易將過去耗時七到十天的交易過程縮短到四小時內,不僅提高交易速度,並且降低過去繁雜的往來程序,亦減少交易成本。而本國則由中國信託成為台灣第一家加入指標性的區塊鏈平台R3,象徵台灣金融業者的參戰,開始搶佔全球最熱門的區塊鏈版圖。

 

那台灣的本土業者到底有沒有本錢參戰?區塊鏈的技術其實涉及全球合作,運用此技術發行、轉換和結算資產概念的運作模式,單一銀行體系難以企及,而台灣金融機構數過多、單一資本額少,台灣前三大銀行市佔率僅佔25%,若想透過此技術來拓展東南亞市場,只要看新加坡前三大銀行佔94%、香港佔60%,回頭看我們過度分散的銀行格局,連良好運用此技術來拓展業務就有困難,更遑論能與這些國家的銀行競爭。也因此,台灣目前的當務之急是必須先提高市場的集中度,並改善金融監管過度保守而沒有積極促進競爭的特性,增加金融機構的規模才能提高台灣在國際市場的能見度。不過,台灣由政府帶頭的金融整併在二次金改後就已沒有後續行動,台新入主彰銀的案子仍卡在政府的手中而無進展,反倒是民營銀行的元大金併大眾銀、凱基證券與凱基銀行合併設點來提升營運績效,在這方面上,政府可謂遠遠落後民間。

 

區塊鏈的概念,在全球的金融秩序當中還沒有帶來立即性的變革,但事實上,許多國際金融機構已經開始將研究部門設於矽谷,逐步改善此技術的適用性,而台灣除了不能自外於這一頗浪潮以外,更要由政府帶動整併目前金融機構的分散、各自為政的狀態,並建立良好的競爭基礎,才能提高自身的本錢,否則依現在的狀況,我們可能連區塊鏈熱潮的門票都拿不到!

 

※作者任職於私人金融機構的研究部門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一起加入Line好友(ID:@upmedia),或點網址https://line.me/ti/p/%40zsq4746x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