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季辛吉過世!訪中上百次 今年還見習近平、說兩岸關係「無解」

劉孜芹 2023年11月30日 13:40:00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 歲。(美聯社)

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 歲。(美聯社)

備受爭議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國人的老朋友」、美國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29日去世,享嵩壽100歲。

 

季辛吉在兩任總統任內,在美國外交政策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美國前總統福特(Gerald Ford)稱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不過,與此同時,曾出訪中國超過百次的季辛吉也因為許多爭議立場及政策,而被批評為「沒有原則、不道德」。

 

路透社等媒體報導,根據季辛吉協會(Kissinger Associates Inc.)聲明,季辛吉29日在康乃狄克州的家中去世,享年100 歲,並未透露死因。季辛吉今年5月27日在歡慶他的百歲生日之後,一直很活躍,參加白宮會議、出書,在參議院委員會就北韓構成的核威脅作證,尖銳評論兩岸關係「無解」(insoluble)。2023年7月,他更突然訪問北京,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

 

 

 

 

 

2007年1月31日,季辛吉前往國會山莊作證,與時任參議員的拜登(右)交談。(美聯社)
季辛吉2007年出訪俄羅斯,總統普丁(左)邀請季辛吉在自己家中見面。(美聯社)

 

道德失敗

 

1970年代,季辛吉在共和黨總統尼克森(Richard Nixon)任內擔任國務卿,參與這十年間許多劃時代的全球事件。這位出生於德國的猶太難民努力促成了中國向西方的外交開放、達成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美蘇軍控談判」、協助以色列與其阿拉伯鄰國建立關係,還與北越簽訂的《巴黎和平協定》。

 

然而,季辛吉也因為支持越南和柬埔寨的大規模轟炸行動、支持智利皮諾契(Augusto Pinochet)的獨裁政權,以及對東帝汶和孟加拉國的種族滅絕視而不見,激怒了許多人

 

根據季辛吉的「現實政治理論」,應該使用外交和武力,來實現權力平衡,他對理想主義嗤之以鼻,這讓他在擔任白宮國家安全顧問還有國務卿時,與許多理想及人權主義者產生分歧。季辛吉認為務實的作法,在許多人看來是冷血、「毫無原則」、不尊重人權,甚至無視人的生命

 

季辛吉和越共的黎德壽(Le Duc Tho)曾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此為諾貝爾獎史上最受爭議的授獎之一,當年他們藉由「秘密談判」達成1973年的《巴黎和平協定》,結束美國對越戰的軍事參與。1973年中東戰爭後,季辛吉著名的「穿梭外交」也協助以色列穩定與阿拉伯鄰國的關係。

 

季辛吉致力證明他在越南、智利和中東等衝突地區的政策決定「是合理的」,他不只一次強調:「如果我必須在『正義與混亂』,以及『非正義與秩序之間』做出選擇,我總是會選擇後者。」然而批評者認為,無論發生什麼情況,季辛吉只尋求他自己的秩序,是他外交生涯的「道德失敗

 

1973年,季辛吉與越共前領導人黎德壽(右)共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引發爭議。圖為兩人同年7月在巴黎談判。(美聯社)

 

 

超級國務卿

 

季辛吉在尼克森(Richard Nixon)和福特(Gerald Ford)兩任總統的執政期間,對美國外交政策發揮無與倫比的影響力,甚至超越外交,像是「邪教」

 

作為尼克森的國家安全顧問,季辛吉曾制定「以保密為由而排除審查」的決策程序,繞過國務院和國防部官員,迎合他的老闆(尼克森)對官僚主義的蔑視。有人批評,尼克森和季辛吉實際上是在白宮掌控外交政策,在不通知負責所屬辦公室的情況下,向國際領導人傳達訊息。

 

季辛吉還曾下令對下屬和記者進行竊聽,以確定資訊外洩的來源,從而迎合尼克森的偏執。白宮氾濫的監控行為,導致尼克森於1974年因「水門案」(Watergate scandal)下台,這起惡名昭彰的政治醜聞肇因於尼克森對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總部的竊聽。

 

隨著尼克森的辭職,季辛吉作為美國外交政策第一人的地位遭到削弱。儘管如此,在福特總統任內,季辛吉仍然發揮他不容小覷的外交力量。福特稱季辛吉為「超級國務卿」,但也指出他的易怒和自信,或說是「偏執和自負」。福特曾說:「亨利在他自己心裡,從來沒有犯過錯。」

 

不過在1976年年底,當福特輸給民主黨的卡特(Jimmy Carter)時,季辛吉掌權的日子也接近終結。1977年,季辛吉卸任政府職務,當年還是美國總統的福特授予季辛吉「總統自由勳章」,並稱讚他為「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國務卿」。此後,季辛吉擔任大學客座教授,兼任全國廣播公司顧問、大通曼哈頓銀行國際咨詢委員會主席、美中協會主席等職務。

 

1973年9月22日,季辛吉宣誓就職國務卿,與時任美國總統的尼克森(右)向民眾致意。(美聯社)

 

 

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透過解凍美中關係,並與蘇聯達成和解,季辛吉實現所謂的「三角外交」。尼克森政府利用這兩個共産主義國家之間的裂痕,讓中國擺脫外交孤立,也讓蘇聯重塑自己的外交政策。

 

1971年,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替次年的尼克森訪華行程鋪平道路。這次「外交政變」震驚了美國公衆。當時,由於行程保密,季辛吉從巴基斯坦轉道北京,只在北京停留不到48小時,與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的周恩來會談,奠定美中兩國在隔年破冰、展開溝通的基礎。

 

1972年,尼克森與時任蘇聯總書記的布里茲涅夫(Leonid Brezhnev)簽署「反彈道飛彈條約」(Anti-Ballistic Missile Treaty)。至此,季辛吉的「三角外交」已大致完成,「反彈道飛彈條約」生效近30年,直至美國在2002年因911事件,而退出該條約。

 

在後來的幾年裡,季辛吉的注意力,與許多美國外交官一樣,轉向亞洲。2011年,88歲的季辛吉出版《論中國》(On China)一書,以長達600頁的篇幅,講述了中國的歷史和外交。2020年,在彭博新經濟論壇的採訪中,季辛吉也警告說,美國和中國「越來越傾向於對抗」,這很可能將世界推向「堪比一戰的災難」。

 

作為在1970年代,擘劃美中關係的地緣戰略推手,季辛吉在近50年後,2023年5月還接受「華爾街日報」訪問,以「無法解決」(insoluble)形容兩岸關係。他認為台海問題「除了交給時間解決之外,別無他途」。

 

2023年7月,剛度過100歲生日的季辛吉更以「普通公民」的身分,在北京會見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討論美中關係。

 

季辛吉訪問中國超過百次。圖為2015年11月2日,季辛吉在北京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右)會晤。(美聯社)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