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愛打獵、愛玩cosplay!雍正皇帝不上班時都在做什麼?

李正 2024年02月02日 07:00:00
中國男星張豐毅在《如懿傳》理飾演雍正皇帝(圖片取自網路)

中國男星張豐毅在《如懿傳》理飾演雍正皇帝(圖片取自網路)

奪嫡、新政、奏摺、黑料……政治場中的雍正,其輪廓已然漸漸清晰,儘管政治場很重要,但依舊不能代表一個人完整的一生。雍正這一輩子,從皇子到皇帝,朝堂之外的他又是怎樣的呢?

 

一、熱衷藝術的「文藝青年」

 

正常情況下,滿洲皇族出身的人一生中最大的愛好往往是打獵,射殺各種小動物。早在後金時期,皇太極就和滿洲上下強調過:我國家以騎射為業……欲爾等識之於心,轉相告誡,使後世子孫遵守,毋變棄祖宗之制耳。(《清太宗實錄》卷三四,崇德二年二月二十七日)

 

滿洲子子孫孫都得認真練習騎射,否則就是背棄祖宗。

 

滿洲入關後,康熙和乾隆這對爺孫的騎射功夫都非常好。然而奇怪的是,做為康熙的好兒子、乾隆的好父親,夾在清朝武德最充沛的兩位皇帝中間的雍正,反倒極其厭煩騎射、打獵。

 

像木蘭圍獵這種和蒙古王公溝通感情、必須由皇帝親自參加的活動,雍正除了登基前當皇子時陪著康熙去過幾次之外,登基之後,就把這事全推給老十三怡親王允祥了。朕就不去了,你替朕去就好,我們倆誰去不一樣?

 

對於雍正不愛打獵這事,似乎也容易理解,畢竟他常年勤於批奏摺,怕是想打獵可能都沒時間。不過,現存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一件文物卻為我們找到其他解釋。此文物名叫「木葡萄紋樺皮雍正帝御用弓」,弓身所附二皮簽上用滿漢文書寫了「世宗皇帝葡萄花面弓四力半」。「四力半」指的是拉開這個弓所需用的力氣是四力半。「力」是個計量單位,一般情況下,「力」的數值愈大愈厲害。當時,清朝軍隊中日常使用的弓,若拉開最沉的應該要「十八力」,而雍正的弓只要「四力半」,相當於滿分一百分的考卷,雍正上場只能考二十五分。

 

 

也許雍正還是能拉開更重的弓,只是我們尚未發現,但結合他一生的經歷和遙控指揮軍事的戰績,在武藝方面,雍正可能真的是不及格的水準。不過,東邊不亮西邊亮,雖然雍正的武藝水準比較一般,但文藝水準還是很高。琴棋書畫,除了畫畫可能不太擅長以外,其他三項,雍正的水準都是能拿得出手的。

 

首先是琴。康熙的兒子中,音樂天賦最好的應該是老三胤祉和老十六胤祿,兩人吹拉彈唱的水準都很高,不過老四胤禛在這方面也不差。

 

康熙五十二年,康熙安排老三胤祉帶著大臣編了一部叫《御製律呂正義》的音樂教科書。編到關於音律的部分時,突然遇到問題,進展停滯。康熙就派人去請教南府的教習朱四美。朱四美是康熙朝的音樂高手,當時已經八十多歲,行動不便,才派人上門請教。當時的康熙囑咐道:「問南府教習朱四美,琵琶內共有幾調,每調名色原是怎麼起的,大石調、小石調、般涉調這樣名,知道不知道?還有沉隨、黃鸝等調,都問明白。將朱之鄉的回語,叫個明白些的,著一寫來。

 

康熙剛囑咐完就意識到音樂、曲調這種東西,若是派個不懂的人去請教,根本問不清楚。於是又補充一句:「倘你們問不上來,叫四阿哥問了寫來。

 

能在編音樂教材這種事上被康熙記起來,老四胤禛的音樂水準想必應該是厲害的。而且老四經常寫詩描繪自己彈琴的場景,其中有一首〈偶題〉:秋宵噭噭雲間鶴,古調泠泠松下琴。皓月清風為契友,高山流水是知音。

 

雍正的這首詩韻味尚佳,至少比起他兒子著詩的平均水準高一些。

 

 

接著是棋。儘管史書上沒有記載過雍正的棋藝水準究竟如何,但他對下棋的熱情著實高漲。雍正五年,外邦使臣送給他一對象牙雕刻的鑲銅鍍金的痰盂。雍正一看,東西實屬精美,只是拿來當痰盂實在太過可惜,於是下旨要求改樣。諭旨記錄在《活計檔》中:著將此痰孟,改做大棋盒。

 

這裡的「大棋」,指的就是圍棋。可見雍正對下棋的興趣肯定不一般,對尋常人而言,把痰盂改成棋盒,實在有點不拘一格。

 

最後是書。雍正的書法,之前略有提及。雍正說過:「朕早蒙皇考庭訓,仿學御書,常荷嘉獎。」他從小就模仿老爹康熙的筆跡,而且經常被誇。還有史書記載說:「聖祖最喜世宗宸翰,每命書扇,歲書進百餘柄。

 

康熙喜歡老四的書法,經常讓老四寫扇面。而老四也很熱衷,每年只要康熙吩咐,老四就會寫上一百多把扇子交上去,說留著父親送人時比較方便。

 

倘若大家想要親自辨別雍正的書法水準,今天到北京故宮養心殿的西暖閣,便能看到雍正親筆寫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橫批「勤政親賢」。這副對聯不光字好,意思也好。君主的使命是治理天下,而不是盤剝天下。雍正做為封建帝王,究竟有沒有做到這兩句話暫且不提,單看他能把這兩句話掛到養心殿裡,掛到自己的辦公室,這般警示也算是一種誠懇的態度了。

 

總之,滿洲傳統的搭弓騎射,雍正沒興趣;漢人儒士喜愛的琴棋詩書,他倒是樣樣精通。

 

 

不過要是說到雍正的愛好,最有名的還是做為「cosplay鼻祖」的特殊身分。

 

二、花樣迭出的變裝

 

之所以說雍正變裝這件事,主要是因為雍正留下來一整套造型各異的畫像―《胤禛行樂圖冊》(十三頁)。這套畫冊中,雍正的確是穿著五花八門的衣服、頂著千奇百怪的髮型,模仿了不少人。

 

例如《許遜降龍》中,胤禛在懸崖之上,穿著道袍,揮著拂塵,姿勢很滑稽;而旁邊的波濤之中,盤著一條張牙舞爪的龍。許遜是東晉時期的道士,開宗立派,成為道教的經典人物。今天,桃園大園區有一座仁壽宮,供奉的就是許遜的香火,當地人把許遜稱為「感天大帝」。

 

接下來雍正還模仿的幾個人。《東方朔偷桃》中,雍正扮演的東方朔就像是個變戲法的藝人;《李白行吟》中,雍正站在河邊,似乎正感慨「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阮籍撫琴》中,雍正身著長衫端坐於竹林中,專心撫琴。

 

除了模仿古人之外,還有不少對不同風格著裝的模仿。《岩穴喇嘛》中,雍正模仿藏傳佛教徒,反映他尚佛的一面;《與兔共憩》中,雍正則模仿蒙古貴族。最有意思的是,雍正除了模仿各民族人士之外,還模仿西洋人。《洋裝刺虎》中,他頂著一頭假髮,穿著十七世紀的法國宮廷風的背心和外套,拿著一把三叉戟刺向老虎。但這幅畫中,雍正對他穿的這身洋裝還是有些小改動,他把裡面穿的西服背心織上中國傳統的鎖子甲紋路;然後又把法國式大袖口改成滿洲式小袖口。

 

雍正這些畫在今天來看是有些「魔性」。很多人第一次看到這些畫時,還以為是網路上的惡搞圖片。做為帝王的雍正在歷史上為什麼會留下這樣一組畫作呢?是當皇帝當煩了,需要靠cosplay來愉悅身心嗎?

 

 

儘管已經確認這些都是雍正本人的畫像,但雍正朝內務府造辦處的畫作檔中,根本沒有記載這些畫作的成畫時間。學者們從許多蛛絲馬跡中去找答案,推測出這組畫極有可能是胤禛登基前,還是皇子時的畫像。理由主要有三點:

 

第一,雍正繼位時是四十五歲,而這組畫裡,他的鬍鬚都偏短,年紀似與當皇帝時有差距;

 

第二,畫中的場景相對簡陋,雍正繼位不久就開始翻修圓明園,翻修結束後,雍正在園中的各種畫像,背景都相當漂亮,所以這組畫極有可能是翻修圓明園之前創作的;

 

第三,把沒有準確成畫年代的這組《胤禛行樂圖冊》(十三頁),和登基後成畫的《雍正十二月行樂圖軸》進行對比,明顯發現後者的畫工遠比前者精細。正常情況下,一組皇帝的單人畫像,怎麼可能畫得比在群像畫中的皇帝還要粗糙呢?最合理的解釋就是《胤禛行樂圖冊》(十三頁)創作時,胤禛還不是皇帝。

 

即便成畫時胤禛還是皇子,但看畫中人物的歲數應該是封王以後了。一個滿洲親王為什麼要找人畫這麼一組畫呢?

 

很有可能和康熙朝晚年的政治形勢掛鉤了,老四這場模仿秀是為奪嫡做準備,因為雍正做類似的事情是有「前科」的。

 

 

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為了表達對農業的重視,找人畫過一組《耕織圖》來展現農民的生活。那之後,老四胤禛也找人畫了一組。如果將其中一張擺在一起看,構圖幾乎完全一致。最大的區別是趕牛農民的臉,從普通百姓換成老四胤禛的臉;而遠處房間裡的人物自然就是他的福晉烏喇那拉氏。

 

雍正的目的再明顯不過―拍老爹的馬屁,表示自己同樣重視農業發展,甚至願意身體力行。

 

如果說胤禛版耕織圖是展現自己對經濟的重視,這組《胤禛行樂圖冊》(十三頁)就是展現他對文化的包容。儘管這組畫中胤禛的形象看上去雜亂無章,但仔細數一數就會發現,這組畫把滿洲士兵、蒙古貴族、蒙藏喇嘛、中原儒生、煉丹道士等當時清朝統治下的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的核心社會角色都涉及了,還包括遠在九州之外的西洋人。畫中的服裝都十分考究,但雍正的表情幾乎都呈現淡定自若的模樣。

 

雍正明顯有兩層目的:表面上,展現自己不貪慕權力、無心奪嫡的中立姿態;深層內裡,顯示自己對各類人群,甚至對西洋人都有深入了解,以此來暗示老爹,他在文化素養方面,完全有能力管理好這個國家。

 

同時,考慮到康熙晚年經常去老四胤禛家裡串門子,這組畫很可能是此期間誕生,《雍正像耕織圖冊》也好,《胤禛行樂圖冊》(十三頁)也罷,儘管這些畫作在一定程度上展示老四胤禛的愛好與趣味,但都是胤禛畫給康熙看的,並以此為自己增添奪嫡砝碼的工具。

 

我們不能只看「魔性」、有趣的畫作,便把一個心思深沉的奪嫡冠軍理解成有點萌的搞笑分子。不管怎麼說,雍正都是個在官場混跡多年、在血雨腥風中逆風翻盤的狠角色。

 

 

而老四胤禛做了皇帝後,又會有哪些新的愛好呢?

 

三、燒瓷、遛狗的宅男

 

說雍正是宅男,絕對不是冤枉他。

 

執政十三年中,除了隔幾年會到清東陵給康熙、順治上墳之外,雍正的日常生活不是宅在紫禁城,就是宅在圓明園,每天最大的愛好是批摺子。今天能看到保留下來雍正親自批閱過的奏摺就有四萬多件,其中漢文的有三.五萬多件,滿文的有六千多件。雍正平均每天都要批上八、九本奏摺,再加上日常政務的處理,可想而知會有多麼疲憊。

 

人勞累時,必然需要一些愛好來調劑生活。雍正靠什麼來放鬆呢?簡單來說就是兩件事,一是製瓷,一是養狗。

 

很多人喜歡買一些小擺件,看到喜歡的東西時,賞心悅目、心曠神怡之感油然而生。只不過雍正不是去買擺件,而是親自設計。

 

清朝宮廷器物的製作流程都是固定的,大致分三步:第一步,皇帝下旨,說朕要做什麼東西;第二步,底下的人提供一張設計圖,或是一個臘製的模型,讓皇帝提出修改意見;第三步,待修改完後,正式燒製成型。

 

 

清朝歷代宮廷器物的製作可以說是皇帝個人審美的體現,而雍正設計器物時,有一個明顯的追求和一條明顯的紅線。追求就是必須「文雅素淨」,紅線就是不能「亂蠢笨俗」。

 

有個非常典型的例子,雍正六年,底下人做了一方墨硯給雍正,雍正看了很不喜歡:「蓮艾硯做的甚不好,做素靜文雅即好,何必眼上刻花?

 

乾乾淨淨的多好看,這麼多花裡胡哨的幹什麼?除了圖案,對文字,雍正也很反感那些看起來沒什麼文化的措辭。雍正七年,底下呈上一件蜜蠟如意,上面寫著「萬壽無疆」的字樣。雍正第一反應就是說:「如意柄上『萬壽無疆』四字,俗氣,著去平。」把字磨掉,朕要是握著這麼一個東西,讓人看見還真夠丟人。

 

正因雍正這些吹毛求疵的要求,今天看到雍正朝的宮廷文物往往相對雅致。有些什麼花紋都沒有,唯求素雅、漂亮;即便有圖案花紋,第一眼看上去也是力求精緻,並不雜亂;再有,雍正偶爾在器物上的題字也都注重文化氣息。例如,雍正款松花江石硯的背面,雍正題的是「以靜為用,是以永年」,韻味悠長。

 

只不過物件終究是死物,不會給回應,缺乏生氣。雍正在製瓷之餘,還有一項愛好,就是養狗。

 

有些人養狗,狗吃得比人都好。雍正身為皇帝雖然沒誇張到這種程度,但他和愛狗在吃這方面的對比也挺有意思的。張廷玉經常陪著雍正和伺候他吃飯,他說過:「世宗憲皇帝時,廷玉日值內廷。上進膳時常承命侍食,見上於飯顆餅屑,未嘗棄置纖毫。

 

 

雍正用餐時,不管是吃大米還是啃大餅,從不浪費糧食。可是他不浪費,不代表狗不能浪費。雍正養狗,經常擔心自己的狗吃不飽。按內務府的傳統規定是:「每狗一條,每日食羊腸十兩。」這樣的伙食其實很不錯了,但雍正說:不行,朕養的狗怎麼能只吃這麼點?於是,雍正的狗天天餵牛肉吃。在古代,農民的牛拿來耕地都不夠用。而雍正養的狗天天吃牛肉,想來也是挺諷刺的。

 

雍正替狗起的名字很有趣,最有名的兩條狗,一叫「造化」,一叫「百福」,都取自吉祥話。

 

今天替寵物犬穿衣服不是什麼新鮮事,若看到那些花花綠綠的、用料貴重的,還是會覺得奇怪。但雍正替自己的小狗們做的衣服更邪門。雍正五年,雍正下旨給內務府:給造化狗做紡絲軟裡虎套頭一件,再給百福狗做紡絲軟裡麒麟套頭一件。

 

光做紡絲的衣服還不夠,雍正還給自己的狗做了不少真皮的衣服。像貂皮、豬皮都曾被雍正下令做成狗衣。最誇張的是,連老虎和豹子的皮都被雍正找人扒了,縫成衣服,套在自己養的狗身上。

 

除了吃穿之外,在住的方面,內務府的檔案中,同樣能看到雍正為自己的狗設計籠子、被單、被褥等各種紀錄。雍正五年,他曾下旨:

 

做圓狗籠一件,徑二尺二寸,四圍留氣眼,要兩開的。

著將此狗籠上配做見方四幅、深藍布穵單一塊。

 

 

「穵單」就是滿語「被單」的意思,可見雍正在養狗這件事上非常上心,著實喜歡。

 

只是講到雍正的這些愛好時,叫人難免心生不悅。

 

封建社會,窮人家省吃儉用,只能勉強穿上一件棉布麻衣。可是到了皇家,連一條狗都能穿著貂皮大衣,睡著紡絲軟布。底層人不如富家狗,這就是所謂「萬惡的舊社會」注定要被推翻和摧毀的原因吧。人,終歸需要獨屬於「人」的尊嚴。

 

許多人談及古代那些富家子弟的花樣愛好和生活情趣時,似乎會刻意平添一些美好而令人嚮往之感,但這些皇族、官員、地主鄉紳的幸福生活,這些統治階層每一秒的歲月靜好,底下都是負重前行的無數貧苦百姓。

 

包括雍正也一樣,面對雍正朝文雅的瓷器給我們帶來喜悅的同時,我們找不到當年生產這些瓷器的底層工匠名字。最多會知道當時景德鎮有個督陶官,名叫唐英,但唐英也是官員,再往下的那些髒兮兮的工匠呢?沒人記得。

 

*本文摘自《何以為雍正?:從蓄勢隱忍到權力巔峰》,時報出版。

 

 

【作者簡介】

 

李正

 

天津市重點高中歷史教師,教書育人之外,也是B站百萬粉絲心中的「奪嫡區寶藏Up」。做為新晉B站百大Up主,個人帳號「正直講史-李正Str」創下一億播放量。

 

筆下的歷史總是細節飽滿、人物鮮活。那些藏在歷史角落的「一筆姓名」一向是他關注的重點,把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從歷史的塵埃中打撈而出,使其重新綻放光芒。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高端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連鎖餐廳、新開店、甜點)、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