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比時代的聲音召喚:從「民歌採集」到台南「振聲社」秋祭活動

李志銘 2023年10月16日 07:00:00
1943年7月《台灣文學》雜誌第3卷第3號刊載呂泉生採集宜蘭民謠〈丟丟銅仔〉。(圖片來源:作者翻拍)

1943年7月《台灣文學》雜誌第3卷第3號刊載呂泉生採集宜蘭民謠〈丟丟銅仔〉。(圖片來源:作者翻拍)

過去一百年來,從日治時代到戰後初期,許多本土音樂家為了尋找創作養分,皆曾陸續前往台灣各地採集民間歌謠,藉此發掘屬於台灣自身的生活文化與音樂傳統。

 

譬如最早於1922年,適逢日本殖民政府正欲大興土木、計劃在日月潭興建水力發電廠,致使過去長居日月潭水社的原住民部落被迫遷移。當時具有半官方身分的民間機構「台灣教育會」由於擔心這些原住民傳統音樂受到影響而絕跡,因此特別派遣「台北師範學校」音樂教師張福興(1888〜1954,他也是台灣第一個以官費赴日接受西洋音樂教育的留學生)前往日月潭進行水社原住民音樂採集與調查保存工作,並使用五線譜的記錄方式編纂成《水社化蕃之杵音歌謠》一書出版。後來(1934年)他又擔任日本「勝利蓄音器株式會社」文藝部長,更將當年採集所得運用在流行音樂創作,陸續製作發行《台灣日月潭杵音及蕃謠》與《打獵歌》等留聲機唱片。

 

其後於1942年,彼時負笈日本學習鋼琴及聲樂的呂泉生(1916〜2008)返台奔父喪,隨即定居台北大稻埕,這段期間他經常到附近的永樂市場向民間藝人採集了〈六月田水〉(嘉義)、〈丟丟銅仔〉(宜蘭)等鄉土民謠,刊載於好友張文環(1909〜1978)主導創辦的《台灣文學》雜誌上,並將其改編為合唱曲,於翌年(1943)由「厚生演劇研究會」發表張文環小說改編的新劇《閹雞》當中作為換幕時演唱的串場音樂,開啟了台灣民謠正式登台演出的歷史里程碑。

 

戰後「田野錄音」的時代熱潮

 

來到戰後初期,同樣赴日習樂的台南人許石,因受到日本歌謠音樂學院恩師-作曲家大村能章(1893〜1962)的鼓勵,在他學成返台(1946年)之後,也開始四處採集散落在各地的台灣民謠。根據《百年追想曲:歌謠大王許石與他的時代》書中記載:1949那年夏天,許石和台南高商二年級的王瑞河(後來以藝名「文夏」出道成為台語流行歌手)兩人相約同行,前往台灣最南端,尋找本土音樂創作素材,並且採集到了恆春民謠歌手陳達演唱〈思想起〉。

 

由於早年台灣民謠大多沒有固定歌詞,再加上當時用來進行田野錄音的器材設備並不普及(外型也相當笨重),因此包括張福興、呂泉生、許石等這些音樂家採集民間歌謠的方式,通常都是使用紙筆先以五線譜記下曲詞旋律後,抑或再請人填詞,然後自己重新編曲、發表演唱。

 

早期這些歌謠的採集模式大致如此,直到1951年,來自波蘭的音響工程師Stefan Kudelski開發出了一款高品質的可攜帶式盤帶(磁帶)錄音機,並將其品牌命名「Nagra」(該名詞為波蘭語,意指「它正在錄音」)。從此之後,這套錄音設備很快便被廣泛應用於廣播、電影和電視等相關媒體領域。由於兼具便利性與實用性,以及前所未有的高保真度和強大的聲音捕捉能力,旋即掀起世界各地民族音樂愛好者及研究者(包括台灣戰後60年代「民歌採集運動」)相繼投入「田野錄音」的時代熱潮。

 

常言道:日常生活裡彼此性情和志趣接近之人,總是在無形之中會相互吸引。

 

自從十多年前開始熱衷聆聽、蒐藏早年類比時代的黑膠唱片以來,最初被詩人楊澤(命名)戲稱為「留聲機傳教士」-好友王信凱開設的愛樂空間「古殿樂藏」 更多自2013年創立至今,「古殿樂藏」殿主王信凱不僅長期投入留聲機蟲膠(SP)與黑膠(LP)轉錄技藝的相關研究,並以傳統底片暗房沖印的手工趣味與鍛造工匠精神的不斷實驗,試圖還原古早「單聲道」時代的聲音「靈光」(Aura),同時也持續舉辦各類音樂主題座談活動,甚至還曾自製發行有聲刊物《古殿analogy》。,一直是我經常流連忘返,以及遇見各類絕版唱片與愛樂人士相談的江湖所在。影響所及,平日我所關注的音樂類型也從原本偏愛的台語老歌、古典音樂,逐漸擴展到各種跨界實驗的前衛(現代)音樂,乃至世界各國採集民族音樂的歷史錄音等。最近這幾年,則是對於台灣早年「民歌採集」與其相關田野錄音的歷史研究開始產生濃厚興趣。

 

台南「振聲社」秋祭與整絃大會的現場錄音

 

今年(2023)九月台南振聲社舉辦「創立230週年秋祭與整絃大會活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2023年夏天,「古殿樂藏」陸續策畫了一系列黑膠唱片講座活動,其中有多場關於民族音樂的主題內容,諸如1968年英國BBC廣播出版、約翰.列維(John Levy)採錄台南「振聲社」現場演奏南管曲目〈綉成孤鸞〉的《Chinese Classical Music》(中國傳統音樂)專輯;1970年代英國民族音樂學者大衛.李文斯頓(David Lewiston,1929〜2017)在西藏、印度和中亞等地區的田野錄音;1978年日本「勝利唱片公司」出版、台灣民族音樂學者呂炳川(1929〜1986)採集台南孔廟祭典和南管錄音的《台灣漢民族音樂》專輯;以及1980年由「第一唱片公司」出版「中國民俗音樂專輯」收錄台南「南聲社」蔡小月演唱的南管散曲。

 

此後因緣際會,輾轉透過樂友的連繫,並且基於「讓歷史錄音回歸原地」的初衷,於是便將「古殿樂藏」保存這幾張有關台灣早期南管演奏的黑膠唱片轉錄成CD,寄贈給台南在地歷史悠久的南管館閣「振聲社」 更多振聲社,1793年(乾隆58年)在府城三郊支持下創館,存續至今有230年歷史,是台灣南管歷史最悠久的館閣之一,曾先後移駐於台南水仙宮、普濟殿、祀典武廟。2000年底赤崁清音南樂社大部分成員加入,將社團館址自祀典武廟六和堂移至台南市中西區忠孝街。留作紀念。後來由於這份機緣,台南「振聲社」主事者也因此邀請信凱和我參加今年(2023)(癸卯年九月初七日)盛大舉辦的「振聲社創立230週年秋祭與整絃大會活動」。

 

基本上,南管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項目,素有「傳統音樂的活化石」美譽,目前在台南主要仍有「南聲社」、「振聲社」、「清和社」、「和聲社」等在地館閣進行傳承推廣。

 

所謂「秋祭」與「整絃大會」活動,乃為南管館閣的年度盛事(另有「春祭」於每年農曆三、四月舉行)。大約從早上十點開始,先是循古禮祭拜南管祖師爺「孟府郎君」與「振聲社」歷代先賢,隨即以奏樂開場,整個儀式在樸實、肅穆的氣氛中進行。到了下午一點半起,則是讓「絃友」們輪番上場切磋演出、以樂會友的「整絃大會」。

 

「振聲社」秋祭儀式先是循古禮祭拜南管祖師爺「孟府郎君」與歷代先賢,隨即以奏樂開場。(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陸陸續續,在「振聲社」祖師爺堂前,位居中央的執拍者手持拍板清唱,兩旁分座的絃友們則各持琵琶、三絃、洞簫、二絃等絲竹樂器,演奏者彼此之間必須相互聆聽對方的聲音,各個聲部亦皆細緻可辨,於此相繼合奏出〈梧桐葉落〉、〈暗想暗猜〉、〈共君斷約〉、〈風打梨〉、〈孤棲悶〉等南管曲目特有清雅、內斂、含蓄的綺麗樂音。為此,受邀參與的「古殿樂藏」殿主特地帶來了一部1960年代瑞士製造的「NAGRA」攜帶式盤帶錄音機,透過只用一支麥克風在現場收音的方式,從頭到尾記錄著整場「整絃大會」活動,就這樣一直持續到傍晚六點。

 

「整絃大會」絃友們輪番上場切磋演出、以樂會友,現場使用類比式盤帶(Analog dash)錄音的方式,從頭到尾記錄著整場活動。(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現今數位錄音和影像技術已然全面普及的時代,仍有少數像「古殿樂藏」這般熱愛並且堅持「類比媒介」的老派人士,主要理由即在於,比起在錄音室裡以數位軟體修飾之後整齊乾淨的聲音,使用類比式盤帶(Analog dash)錄音不僅能有效捕捉到聲響流動的空間紋路與溫度,也更能完整保留並呈現聲音的原貌。又比如執導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的大導演諾蘭(Christopher Nolan),直到今天還特別強調要用膠卷拍攝。

 

此外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是,很難得有機會能夠參與這次「振聲社」所舉辦的秋祭與整絃大會,因為在現場不光只是用耳朵聆聽,同時也能透過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互動,讓人親身感受到南管音樂「生活化」的內在本質。尤其如「振聲社」這樣的民間南管團體,正是有了根源於生活傳統的文化底蘊,所以才能夠在台南這個府城古都不斷維繫傳承、穿越數百年的茫茫歷史煙雲而存活至今。

 

※作者於1976年生於台北,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平日以逛書店為生活之必需,閒暇時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聆聽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裝幀時代》、《裝幀台灣》、《裝幀列傳》,書話文集《讀書放浪》、《舊書浪漫》、《書迷宮》,以及聲音文化研究《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留聲年代:電影、文學、老唱片》。新作《藝術與書的懷舊未來式》於2022年十月出版問世。目前專事寫作。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